明史·鲁穆传阅读答案与翻译-鲁穆,字希文,天台人

发布时间: 2019-01-08
鲁穆,字希文,天台人。永乐四年进士。家居,褐衣蔬食,足迹不入州府。比谒选,有司馈之赆,穆曰:“吾方从仕,未能利物,乃先厉州里乎?”弗受。除御史。仁宗监国,屡上封事。汉王官校多不法,人莫敢言。穆上章劾之,不报,然直声振朝廷。
迁福建佥事。理冤滥,摧豪强。泉州人李某调官广西,其姻富民林某遣仆鸩李于道,而室其妻。李之宗人诉于官,所司纳林赂,坐诉者,系狱久。穆廉得其实,立正林罪。漳民周允文无子,以侄为后,晚而妾生子,因析产与侄,属以妾子。允文死,侄言儿非叔子,逐去,尽夺其赀,妾诉之。穆召县父老及周宗族,密置妾子群儿中,咸指儿类允文,遂归其产。民呼“鲁铁面”。时杨荣当国,家人犯法,穆治之不少贷。荣顾谓穆贤,荐之朝。
英宗即位,擢右佥都御史。明年奉命捕蝗大名。还,以疾卒。命给舟归其丧。
始穆入为佥都御史,所载不过囊衣。尚书吴中赠以器用,不受。至是中为治棺衾,乃克殡。子崇志,历官应天尹,廉直有父风。
(节选自《明史·鲁穆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司纳林赂,坐诉者     坐:定罪    B.穆廉得其实      廉:廉洁
C.穆上章劾之,不报       报:答复    D.穆治之不少贷    贷:宽恕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比谒选,有司馈之赆              曾不知老之将至
B. 林某遣仆鸩李于道,而室其妻      泉涓涓而始流
C. 还,以疾卒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 李之宗人诉于官                  不拘于时,学于余
6.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能表现鲁穆为人刚直、执法严明的一组是(  )
①吾方从仕,未能利物,乃先厉州里乎     ②仁宗监国,屡上封事
③理冤滥,摧豪强                       ④穆廉得其实,立正林罪
⑤时杨荣当国,家人犯法,穆治之不少贷   ⑥尚书吴中赠以器用,不受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王官吏校尉多违法干坏事,人们敢怒而不敢言。鲁穆上奏章弹劾他们,虽没有答复,却因此名声大振。
B.富民林某遣人毒死亲戚李某,并霸占其妻,李某族人告官,反被关进监狱,直至鲁穆任福建佥事才弄清真相,惩治了凶犯。
C.鲁穆生活简朴,拒绝馈赠,廉洁正直,不畏权贵,执法严明。他的儿子鲁崇志有他父亲的风范。
D.鲁穆在福建任福建佥事时,家人犯了法,鲁穆依法治罪,毫不宽恕,因而博得杨荣的赞赏。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方从仕,未能利物,乃先厉州里乎?
(2)因析产与侄,属以妾子。

参考答案
4、B
5、C
6、C
7、D
8、(1)译文:我将要去做官了,还没有为众人谋利,竟先残害州里吗?(准确翻译“利物”“乃”“厉”,意思顺畅)
(2)译文:周允文就把家产分了一份给侄子,并把妾生的小儿子嘱托给他照料。(准确翻译“析”“属”和介宾短语后置,意思顺畅)

【参考译文】
鲁穆,字希文,是天台县人。永乐四年经殿试赐进士出身。平时在家中,布衣素食,不入州府之门。将要进京选授官职,州府官吏送给他路费和物品,鲁穆说:“我将要入仕,还没有为众人谋利,竟先危害州里吗?“没有接受。除授御史。仁宗监国,鲁穆多次上密奏言事。汉王官吏校尉多违法干坏事,人们敢怒而不敢言。鲁穆上奏章弹劾,没有答复,而由此刚直名声震动朝廷。
迁任福建佥事。清理冤案错案,打击豪强。有一个泉州人李某,调动官职赴广西上任,他的姻亲富人林某,派遣仆人在途中用毒酒把李毒死了,并霸占了李妻。李家族人到官府告状,衙门收受了林某的贿赂,竟判告状的李家族人有罪,把他关进监狱,时间已经很久。鲁穆明察暗访,弄清了真相,立即把杀人夺妻的罪犯林某逮捕归案,判罪正法。漳县人周允文没有子嗣,便过继一个侄子为后,晚年妾生了一个儿子,周允文把家产分了一份给侄子,并嘱托他照料妾生的小儿子。后来周允文去世了,侄子便说小儿并不是叔叔骨血,把他赶出门,夺取全部家财。妾于是到官府告状。鲁穆召集县中父老及周氏宗族,预先把妾生小儿和一群儿童混在一起,然后叫大家辨认,大家都指认出这个小儿同周允文相像,于是判侄子把夺取的家产归还给他。民众都称为“鲁铁面“。当时杨荣主持国政,杨府家人犯了法,鲁穆依法治罪,一点不宽贷。杨荣称赞鲁穆正直贤能,把他推荐给朝廷。
英宗即位,升任右佥都御史。第二年,奉命前往大名县捕治蝗虫。回朝,因病去世。诏命派官船送回家乡安葬。
当初鲁穆入朝任右佥都御史,随车行装只有一包衣服,尚书吴中送给他一些器物用品,他不接受。到现在还是吴中替他购置棺木寿衣,方能出殡下葬,儿子鲁崇志,历任应天尹,廉洁刚直有乃父风范。
9、答:上阙写尽了作者的凄惋之情。“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故国旧地,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10、答:下阙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作者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此句运用味觉来写愁:这里的味道不是普通的酸甜苦辣,而是一种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深的感觉;舌品不得,心感方知。作者不是将“愁”诉诸人们的味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相关阅读
1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袁继咸传》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进士。授行人。崇祯三年冬,擢御史,监临会试,坐纵怀挟举子,谪南京行人司副,迁主客员外郎。 七年春,擢山西提学佥事。未行,总理户、工二 【查看全文】

2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杨维岳传》

杨维岳传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百。维岳谢曰:犯罪自有公法。使 【查看全文】

3 海瑞在向明世宗朱厚熜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 【查看全文】

4 张本,字致中,东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张本传》

张本,字致中,东阿人。张本,字致中,东阿人。自国子生授江都知县。燕兵至扬州御史王彬据城抗为守将所缚本率父老迎降成祖以滁泰二知州房吉田庆成率先归附命与本并为扬州知府 【查看全文】

5 许士柔,字仲嘉,常熟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许士柔传》

许士柔,字仲嘉,常熟人。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崇祯时,历迁左庶子,掌左春坊事。 先是,魏忠贤既辑《三朝要典》,以《光宗实录》所载与《三朝要典》左,乃言叶向 【查看全文】

6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刘基传》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起为江浙儒学副提举,论御史失职,为台臣所阻,再投劾归。基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 方国珍起海上,掠郡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