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释:①傅岩:古地名。相传商代贤士傅说为奴隶时版筑于此,故称。后因以泛指栖隐之处或隐逸之士。②渭滨:代指姜子牙。《韩非子·喻老》:“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指太公望吕尚。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
B.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
C.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
D.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揖,古代汉族交际礼仪,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上古时开始流行,长幼尊卑都可用。但多数用于平辈之间。
B.经年,经过一年。此处的“经年”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中的“经年”词义不太相同。
C.世族,原指先世有功之官族,后泛称世家大族和书香门第为世族。如,韩愈《卢氏墓志铭》中有“夫人本宗,世族之后”可谓佐证。
D.五伯,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楚出身官宦世家,其才学文章无与伦比,且性情爽朗超逸,但却常有凌侮他人居高自傲的言行,故在当地缺少美誉。
B.孙楚自负才气过人,对待上司、同僚、同乡态度均十分轻慢,武帝虽然对其非常欣赏,也不得不公布其罪状,将其停职处理。
C.孙楚见识高远,不同流俗。当时“龙见武库井中”,他认为大臣们的看法均属错误,朝廷应从这种自然现象中得到感悟和启发。
D.孙楚才思敏捷,重情重义。好友王济对其颇为推崇,称赞其才识突出,对孙楚悼念妻子诗作大加赞赏,认为诗作情意深重,令人感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独管库之士或有隐伏,厮役之贤没于行伍?故龙见光景,有所感悟。
(2)楚少所推服,惟雅敬济。楚少时欲隐居,谓济曰:“当欲枕石漱流。”
14.针对“龙见武库井中”,孙楚向皇帝提出了什么建议?请简要回答。
答
10.B
11.C
12.B
13.(1)难道预兆着管库房的人中或者有英才隐藏潜伏,服劳役的人中有贤者埋没在行伍里?所以龙出现这种情况,应令人有所感悟。
(2)孙楚很少有所推崇佩服的,仅王济一人。孙楚年轻时想隐居,对王济说:“想以山石为枕以江水洗漱。”
14.①赦免犯有小过错的人,举用贤才;②修建学校,起用有才德者而久沦下位的人;③明令三公九卿,要优先从隐逸之士或普通人中推荐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
【解析】
【分析】
10.
故选B。
11.
C项,“世族,原指先世有功之官族,后泛称世家大族和书香门第为世族”错误,后泛称世家大族为世族,不包括书香门第。
故选C。
12.
B项,“对待上司、同僚、同乡态度均十分轻慢”“武帝……也不得不公布其罪状”错误。原文只是说“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可见只是对石苞很是轻视简慢;“武帝虽不显明其罪”,可见并未张扬公布其罪过。
故选B。
13.
(1)岂独,难道只;隐伏,隐藏潜伏;厮役,服劳役的人;故,所以;见,通“现”,出现;光景,情况。
(2)所推服,名词短语“所推崇佩服的人”;惟,只;雅敬,很敬重;欲,想;枕,意动用法,以……为枕头;漱,意动用法,以……来漱口。
文言文参考译文:
孙楚字子荆,是太原中都人。祖父孙资,曾是魏骠骑将军。父孙宏,曾任南阳太守。孙楚的才学文章(当时的人)无与伦比,爽朗超逸高于同辈,多有凌侮他人居高自傲的言行,在当地缺少美誉。年纪到了四十多岁,才开始参与镇东将军的事务。文帝派符劭、孙郁出使吴国,将军石苞叫孙楚写信给孙皓。符劭等人到吴国,不敢通报此信。孙楚后来迁任佐著作郎,又参与石苞骠骑军务。孙楚既然自负其才气,对石苞很是轻视简慢,刚来到时,拱拱手说:“天子叫我参谋你的军务。”因此两人从此有了隔阂。石苞启奏孙楚与吴国人孙世山一起诋毁朝廷大政,孙楚也上表申述论理,纷争混乱了一年,事情尚未判明,又和同乡人郭奕因事愤怒相争。武帝虽然不张扬他的罪过,但因他小有轻贱而受人指责,于是被停职埋没多年。初时,参军多不尊敬其上司,孙楚既已轻慢石苞,于是制订了参军要尊敬上司的规定,这是从孙楚开始的。征西将军、扶风王司马骏和孙楚旧时友好,起用他为参军。转任梁县县令,迁任卫将军司马。这时有龙出现于武库水井中,群臣将要上表称贺,孙楚上奏道:“最近听说武座的水井中出现了两条龙,众臣中有人认为是吉祥之兆而称贺,也有人认为并非吉祥而没什么可贺的,可以说是楚人已错,而齐人也不算对。龙有时俯身潜藏于深泉,有时高入云端游于苍天,然而现在盘伏在坑穴水井中,与青蛙小虾同伍,难道预兆着管库房的人中或者有英才隐伏,服劳役的人中有贤者埋没在行伍里?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应令人有所感悟。希望陛下赦免犯有小过错的人,举用贤才,也托梦给在傅岩筑墙为奴的奇才,仰慕吕尚那样的高人、修建学校,起用有才德者而久沦下位的人,明令三公九卿,推荐可使风俗淳朴而激励世俗的君子,并举荐明达事理,才能出众且优异特出的人才,且能够处理繁忙的政务疑难、纠正世俗高声而言的人,不要拘泥于世袭贵族,而一定要优先从隐逸之士或普通人中选拔。事实上,百战百胜的大势,兼并统一的威风,那是(春秋)五伯和韩信、白起所建的功勋;至于制定礼乐,阐明和弘扬道德教化,正是士人出力的时候。谨望陛下择用我这个狂人的意见。”惠帝初年,任冯翊太守。元康三年去世。当初,孙楚和同郡的王济友好,王济为本州大中正,访找考察乡邑人士的品行表现,访问到孙楚时,王济对同僚说:“这人不是你所能了解的,我自己来办。于是就评述孙楚道:“天才博识,格外突出,超出一般人。”孙楚很少有所推崇佩服的,仅王济一人。孙楚年轻时想隐居,对王济说:“想以山石为枕以江水洗漱。”误说是“以山石洗漱以江流为枕”。王济说:“江流不能枕,山石不能洗。”孙楚说:“所以说以江流为枕,是想洗净耳朵;所以说用山石洗漱,是想磨砺牙齿。”当初,孙楚在因妻死服丧期满除去丧服后,写诗给王济看,王济说:“我不明白文生于情,还是情生于文,但读此诗很令我伤感,增加了夫妇间的相互敬重。”
相关阅读
1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李祯传》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隆庆五年进士。除高平知县,征授御史。万历初,傅应祯以直言下诏狱,祯与同官乔严、给事中徐贞明拥入护视之,坐谪长芦盐运司知事。迁归德推官、礼部主 【查看全文】
2 曾同亨传翻译赏析_曾同亨传原文曾同亨,字于野,吉水县人。父亲曾存仁,为云南布政使。曾同亨考取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刑部主事。改任礼部,调任吏部文选主事。先例,丞、簿以下的官员,听任胥吏 【查看全文】
3 杜时升传原文_杜时升传翻译赏析杜时升,字进之,是霸州信安人。时升博学,通晓天文,只是不肯进入仕途。承安年间和泰和年间,宰相屡次举荐时升,说是对他可以重用。时升对所亲近的人说“:我观察正北方赤气 【查看全文】
4 元暹传原文_元暹传翻译赏析元仲景的弟弟元暹,字叔照。孝庄帝初年,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他在州任职期间,十分残暴凶狠,经常杀人。元颢进入洛阳时,元暹据守本州,不肯屈从。庄帝回宫后,封他为汝阳王 【查看全文】
5 耶律良传原文_耶律良传翻译赏析耶律良,字习睰,乳名苏,著帐郎君之后裔。出生于乾州,在医巫闾山读书。学问既已广博,准备进入南山修习学业,友人阻止他说“:你又没有个驾车马的仆人,就这样千里奔波,即 【查看全文】
6 韦叔夏传原文_韦叔夏传翻译赏析韦叔夏,尚书左仆射韦安石的哥哥。年轻时就精通《三礼》,他的叔父太子詹事韦琨曾对他说:“你能够这样,定可以继承丞相的事业。”以明经科中举。高宗调露年间,升任太常博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