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梁书·列传第二十一》,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朓后为吏部/洽去职/朓欲荐之/洽睹世方乱/深相拒绝/除晋安王国左常侍/不就/遂筑室岩阿/幽居者积岁/
B.朓后为吏部/洽去职/朓欲荐之洽/睹世方乱/深相拒绝/除晋安王国左常侍/不就/遂筑室/岩阿幽居者积岁/
C.朓后为吏部/洽去职/朓欲荐之洽/睹世方乱/深相拒绝除晋安王国/左常侍/不就/遂筑室岩阿/幽居者积岁/
D.朓后为吏部/洽去职/朓欲荐之/洽睹世方乱/深相拒绝除晋安王国/左常侍不就/遂筑室/岩阿幽居者积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拜亲,一种拜见朋友父母的礼节,表示关系亲密,此处指任昉与到洽结为好友。
B.侍读,官职名称,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
C.母忧,母亲的丧事。古代遭逢父母去世,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居家守丧,称“丁忧”。
D.卒,指死。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其中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曰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到洽年少知名,颇具才学士行。谢朓在当时文名卓著,和他结为至交好友,每天招引他清谈;有知人之能的任昉,对他也激赏不已,认为他日后当天下无双。
B.到洽兄弟俊秀,应制文辞无双。天监初年,到洽与到沼、到溉都受到提拔赏识,堂弟到沆也与他名声相等;高祖评价到氏兄弟都可以称为才子,到洽更因侍宴时工巧的诗作受到赏赐。
C.到洽宠命优渥,深受朝廷重用。到洽被格外知遇提拔,屡居要职,先后值勤待诏省,调任尚书殿中郎,直至御史中丞,后出为贞威将军、云麾长史、寻阳太守,死后追赠侍中。
D.到洽正直清廉,履职耿介无私。兼任尚书左丞时,请托不得通行;担任尚书吏部郎时,纠举从不避开贵戚,杜绝贿赂现象;调任御史中丞,弹劾纠察无所顾忌,有强劲正直之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每谓洽曰:“君非直名人,乃亦兼资文武。” (5分)
(2)洽兄弟群从,递居此职,时人荣之。(5分)
10. 【答案】A
【解析】“洽”为人名,充当“睹世方乱”的主语,不应在其后断开,排除B、C两项。“深相拒绝”结 构完整、语意完足,“除”为“授予官职”之意,其后可接官职名称“晋安王国左常侍”;“岩阿”意为
“山岩”,之前省略介词“于”,与之构成介词结构充当状语,而非充当“幽居者积岁”的主语,排除D 项。
11. 【答案】D
【解析】“大夫死叫不禄,士死曰卒”错误,应是“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
12. 【答案】D
【解析】“兼任尚书左丞时,请托不得通行;担任尚书吏部郎时,纠举从不避开贵戚,杜绝贿赂现象” 分析错误,应是“兼任尚书左丞”与“担任尚书吏部郎”位置互换。
13. 【答案】(1)(谢眺)经常对到洽说:“你不仅仅是名人,也兼备文武才能。”(“每”“非直” “资” 各1分,大意2分。)
(2)到洽的兄弟亲族,接连担任这个职位,当时的人觉得他们很荣耀。(“群从”“递”“荣”各1分,大 意2分。)
【参考译文】
到洽,字茂公,是彭城武原人。到洽年轻时知名,清高机警有才学品行。谢眺的文章在当时很著名, 见到到洽颇为赏识喜爱,每天邀请他_起谈论,经常对到洽说:“你不仅仅是名人,也兼备文武才能。” 谢眺后来担任吏部郎,到洽离职,谢眺想举荐他,到洽看到正值乱世,深加拒绝。(到洽)被授任为晋 安王国左常侍,没有就任。于是在山岩边修建房舍,隐居了几年。乐安人任昉有懂得鉴别他人的能力, 和到洽的哥哥到沼、到溉都关系很好,曾经在田间房舍拜访到洽,见到他后赞叹说:“这人日后天下无 双。”于是使用拜见朋友父母的礼节。天监初年,到沼、到溉都受到提拔,到洽格外被知遇赏识,堂弟 到沆也与他名声相等。高祖询问待诏丘迟说:“到洽与到沆、到溉相比怎么样?”丘迟回答说:“(到洽) 正直清廉超过到沆,文章不逊色到溉;加上能清谈,二人恐怕难以比得上(到洽)。”当即征召到洽为太子 舍人。高祖到华光殿,诏令到洽和到沆、萧琛、任侍奉饮宴,赋二十韵诗篇,因为到洽的文辞最为工巧, 赏赐绢布二十匹。高祖对任昉说:“到氏兄弟可以称为才子。”任昉回答说:“臣下时常私下议论,宋得 到武将,梁得到文人。”天监二年,调任司徒主簿,在待诏省值勤,诏令派他抄写经部书籍。天监五年, 调任尚书殿中郎。到洽的兄弟亲族,接连担任这个职位,当时的人觉得他们很荣耀。天监七年.调任太 子中舍人,和庶子陆俺分别掌管东宫文书记载。不久担任侍读,侍读省依然设置学士二人,到洽又充任 人选。九年,调任国子博士,奉命撰写《太学碑》。十二年,外调出任临川内史,在郡中称职。十四年, 入京任太子家令,调任给事黄门侍郎,兼国子博士。十六年,调任太子中庶子。普通元年,以本身官职 兼任博士。不久,进入尚书省担任吏部郎,(当时)请托在他那里全部行不通。不久调任员外散骑常侍, 又兼任博士,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普通五年,又担任太子中庶子,兼任步兵校尉,未就任,随之调任给 事黄门侍郎,兼任尚书左丞,纠举从不避开贵戚,对尚书省实施贿赂也行不通。当时皇帝想要亲自出征, 军队国家的礼仪,多由到洽制定。普通六年,调任御史中丞,弹劾纠察无所顾忌,有强劲正直之称,当 时风气为之整肃。因公事降职,仍然身居职位。按旧制度,中丞不能进入尚书下舍,到洽的哥哥到溉担 任左民尚书,到洽援引亲属不应有妨碍的条款,送尚书省详细决断。左丞萧子云建议准许进入到溉的官 署,也是因为他们兄弟一向忠厚,不相区别的缘故。普通七年,外出任贞威将军、云麾长史、寻阳太守。 大通元年,在郡中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追赠侍中。谥号为理子。昭明太子给晋安王萧纲下令说:“明 北、到长史相继逝世,悲伤惋惜,不能平息。去年陆太常亡故,现在二位贤人长辞。到洽风度开放爽朗, 文采章法都可作为榜样,身居职位而处理政事,耿介没有私心。这样的嗟叹惋惜,还有什么可谈论的? 谈论、对话仿佛在昨天,声音还在耳边,相继辞世,都成阴间之人。每当想到这里,何时可以谈论?”
相关阅读
1 元暹传原文_元暹传翻译赏析
元仲景的弟弟元暹,字叔照。孝庄帝初年,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他在州任职期间,十分残暴凶狠,经常杀人。元颢进入洛阳时,元暹据守本州,不肯屈从。庄帝回宫后,封他为汝阳王 【查看全文】
2 杜时升传原文_杜时升传翻译赏析杜时升,字进之,是霸州信安人。时升博学,通晓天文,只是不肯进入仕途。承安年间和泰和年间,宰相屡次举荐时升,说是对他可以重用。时升对所亲近的人说“:我观察正北方赤气 【查看全文】
3 耶律良传原文_耶律良传翻译赏析耶律良,字习睰,乳名苏,著帐郎君之后裔。出生于乾州,在医巫闾山读书。学问既已广博,准备进入南山修习学业,友人阻止他说“:你又没有个驾车马的仆人,就这样千里奔波,即 【查看全文】
4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李祯传》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隆庆五年进士。除高平知县,征授御史。万历初,傅应祯以直言下诏狱,祯与同官乔严、给事中徐贞明拥入护视之,坐谪长芦盐运司知事。迁归德推官、礼部主 【查看全文】
5 韦叔夏传原文_韦叔夏传翻译赏析韦叔夏,尚书左仆射韦安石的哥哥。年轻时就精通《三礼》,他的叔父太子詹事韦琨曾对他说:“你能够这样,定可以继承丞相的事业。”以明经科中举。高宗调露年间,升任太常博士 【查看全文】
6 曾同亨传翻译赏析_曾同亨传原文曾同亨,字于野,吉水县人。父亲曾存仁,为云南布政使。曾同亨考取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刑部主事。改任礼部,调任吏部文选主事。先例,丞、簿以下的官员,听任胥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