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彫武,中山北平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北史·张彫武传》

发布时间: 2019-08-08
张彫武,中山北平人也,家世寒微。好学,精力绝人,负卷从师,不远千里。遍通“五经”,尤明“三传”。弟子远方就业者以百数,诸儒服其强辩。齐神武召入霸府,令与诸子讲说。乾明初,累迁平原太守,坐赃贿失官。武成即位,以旧恩,除通直散骑常侍。琅邪王俨求博士有司以彫武应选时号得人历泾州刺史散骑常侍。及帝侍讲马敬德卒,乃入授经书。帝甚重之,以为侍讲,与侍书张景仁并被尊礼,同入华元殿,共读《春秋》。加国子祭酒、假仪同三司,待诏文林馆。
以景仁宗室,自托于其亲何洪珍,公私之事,彫武常为其指南。与张景仁号二张博士。时穆提婆、韩长鸾与洪珍同侍帷幄,知彫武为洪珍谋主,忌恶之。寻除侍中,加开府,奏度支事。大被委任,言多见从,特敕奏事不趋,呼为博士。
彫武自以出于微贱,致位大臣,励精在公,有匪躬之节。议论无所回避,左右纵恣之徒,必加禁约。数讥切宠要,献替帷扆,帝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彫武便以澄清为己任,意气甚高。尝在朝堂谓郑子信曰:“向入省中,见贤家唐令处分,极无所以。若作数行兵帐,彫武不如邕;若致主尧、舜,身居稷、契,则邕不如我。”
长鸾等阴图之。及与侍中崔季舒、黄门侍郎郭遵谏幸晋阳,为长鸾所谮,诛。临刑,帝使段孝言诘之。彫武曰:“臣起自诸生,光宠隆洽。今者之谏,臣实首谋,意善功恶,无所逃死。愿陛下珍爱金玉,开发神明,数引贾谊之伦,语其政道,令听览之间,无所拥蔽,则臣虽死,犹生之年。”因歔欷流涕,俯而就戮,左右莫不怜而壮之。
子德冲等徙北边。南安王思好之反,德冲及弟德揭俱死。德冲聪敏好学,以帝师之子,早见旌擢,位中书舍人。其父之戮,德冲并在殿廷就执,目见冤酷,号哭,殒绝于地,久之乃苏。
(《北史·张彫武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坐赃贿失官              坐:因为
B.乃入授经书              乃:于是
C.寻除侍中                 除:免官
D.长鸾等阴图之              阴:暗中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张彫武出身贫贱,读书勤奋而有成效,他通晓“五经”和“三传”,很多读书人都佩服他强大的论辩能力。
B.张彫武自托于他的亲戚何洪珍,不论公事私事,张彫武常常为他出谋划策。穆提婆、韩长鸾知道此事后,妒忌讨厌他。
C.张彫武认为自己出身微贱,蒙受皇恩而做了大臣,就应该报效朝廷。他在朝堂上议论得失,不加回避,多次抨击权贵。
D.张彫武被杀,他的儿子德冲和德揭一并在殿廷被捉,亲眼看见冤枉无罪而被施以刑戮,昏死在地上,很久才苏醒过来。
7.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3处,3分)
琅邪王俨求博士有司以彫武应选时号得人历泾州刺史散骑常侍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因歔欷流涕,俯而就戮,左右莫不怜而壮之。(3分)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


5.C[解析]除:授予官职。
6.D[解析]文章没有提及他的儿子德揭在殿廷被捉。
7.琅邪王俨求博士/有司以彫武应选/时号得人/历泾州刺史散骑常侍
8.(1)(张彫武)于是感叹流泪,俯身被杀(赴死)。左右的人没有谁不怜悯(同情)并认为他是壮士的。(1句1分,句意通顺,落实“因、就戮、壮”)
(2)(我)派遣将士(军队)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事。(句意通顺,落实“所以、出入、非常”)
(3)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它的困难(您知道它是困难的),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增加(土地)呢?(句意通顺,落实“鄙远、焉、陪”)

【参考译文】
张彫武,是中山北平人,家庭世代贫寒低微。好学,精力过人,背着书卷跟从老师,不远千里。贯通“五经”,尤其通晓“三传”。弟子从远处来向他问学的,数以百计,各儒生都佩服他强大的辩论能力。齐神武帝把他召入藩王的府署,命他给各个儿子讲说。乾明初年,一直升至平原太守,因为贪赃受贿失去官职。武成帝即位,因过去的恩情,任为通直散骑常侍。琅邪王高俨求博士,有关官员以张彫武应选,当时人们都说选对了人,历任泾州刺史、散骑常侍。到皇帝的侍讲马敬德去世,就入宫讲授经书。皇帝很看重他,任他为侍讲,与侍书张景仁一起被尊崇、给予礼遇,同入华元殿,一同解说《春秋》。加任国子祭酒、假仪同三司,待诏文林馆。
因为和张景仁是同宗,自托于他的亲戚何洪珍,公私的事情彫武常常为他出谋划策。与张景仁号称二张博士。当时穆提婆、韩长鸾与何洪珍共同侍候君主,知道张彫武为何洪珍出谋划策,妒忌讨厌他。不久任为侍中,加开府,奏财政收支的事务。他被委以重任,奏言大多被听从,皇帝特敕令他奏事可以不急步而行,称他为博士。
张彫武自以为出身于寒门,一直到位居大臣,励精为公,有忠心耿耿不顾自身的节操。议论从不回避,身边骄纵放肆的人,一定严加约束。多次讥讽劝谏宠贵,在君王与群臣之所进献可行的,废去不可行的。皇帝也深深依仗他,把朝政委托给他。彫武便把澄清朝政作为自己的任务,意气很高。曾经在朝堂对郑子信说:“以前入省中,见到贤能干练的唐令处理事务,极无所以。假如行军打仗,彫武不如唐邕;假如辅佐皇帝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主,身居稷、契的官位,那么唐邕不如我。”
韩长鸾等暗中图谋他。到与侍中崔季舒、黄门侍郎郭遵谏阻皇帝巡幸晋阳,被韩长鸾进谗言,被杀。临刑时,皇帝派段孝言询问他。彫武说臣从诸生起家,受到恩宠深厚。今天的进谏,我实为首谋,意愿是善的,效果不好,无法逃避死罪。但愿皇帝珍爱金玉,开发神明,多用贾谊这一类人,让他们讲论政道,使得听看之间,不会被蒙蔽,那么臣即使死了,仍像活着一样。”(张彫武)于是感叹流泪,俯身被杀,左右的人没有谁不怜悯(同情)并认为他是壮士的。
儿子德冲等迁移北边。南安王思好反叛,德冲及弟弟德揭都死于此事。徳冲聪敏好学,因为是皇帝师傅的儿子,很早就被提拔,官位中书舍人。他父亲被杀,德冲一并在殿廷被捉,亲眼看见冤枉无罪而被施以刑戮,大哭,昏死在地上,很久才苏醒过来。


相关阅读
1 戚继光传翻译赏析_戚继光传原文

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父亲戚景通,曾升迁为都指挥,署理大宁都司,后进京执掌神机营,颇有操行。戚继光幼时即风流潇洒、气宇不凡。家里较为贫寒,但戚继光喜 【查看全文】

2 王绂传翻译赏析_王绂传原文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于诗歌,喜书法,所画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因犯法而罚戍朔州。永乐初,被推荐,以其善书法而供职文渊阁。此后,任中书舍人。 绂在未做官 【查看全文】

3 姚希孟传翻译赏析_姚希孟传原文

姚希孟,字孟长,吴县人。出生十个月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文氏立志养育他。年纪稍大点,与舅舅文震孟同学,同时享有名气。考中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进士,改任庶吉士。座主韩火广 【查看全文】

4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阅读答案与翻译-《廖永忠传》

廖永忠传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敌 【查看全文】

5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以父任入官。丁母忧,哀毁骨立。既葬,朝夕哭墓侧。念父之鳏且疾,七年不调,跬步不忍离左右。父死,绍兴二十三年始登进士第。 金主亮①修汴,已 【查看全文】

6 朱异传翻译赏析_朱异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朱异字彦和,是吴郡钱塘人。父亲名巽,由于为人忠义节烈而著名,官职做到南齐江夏王参军、吴平县令。 朱异刚几岁的时候,外祖父顾欢拍着朱异对他的祖父朱昭之说:这个孩子不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