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徐稚传》

发布时间: 2020-11-10
徐稚传
①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不就。
②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上疏荐稚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铺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德行纯备,著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桓帝乃以安车玄粮,备礼征之,不至。
③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途,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④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⑤灵帝初,欲蒲轮聘稚,会卒,时年七十二。
(选自《后汉书》,有删减)
[注]①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希望众多的贤人,诞生征这个王国里。②生刍一束,其人如玉:送给他一把青草,赞美他拥有美玉一样的品德。③蒲轮:蒲轮车。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去则县之(______________)
(2)上疏荐稚(_____________)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________)
A轻装的骑兵        B轻快的马        C轻快的战车        D骑快马
(2)吾无德以堪之(________)
A实现        B胜任        C忍受        D承认
17.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非其力不食                      众怪,不知其故
B.哭毕而去                        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
C.桓帝乃备礼征之                  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
D.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     会卒,时年七十二
18.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
B.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
C.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
D.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
20.联系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徐稚其人。


15.    (1)同“悬”,悬挂    (2)奏章   
16.    (1)D    (2)B   
17.B
18.C
19.屡次被公府征召,他都不肯就任。当时陈蕃任豫章郡太守,按照礼节请求徐稚暂时代理功曹一职,徐稚无法推辞,拜见陈蕃之后就退回去了。
20.从屡次被各级官府征召,可看出徐稚是为有才有德的贤士;徐稚辞不就任,可以看出他的清旷出世,不汲汲于功名;从送葬黄琼和吊唁郭母,可以看出徐稚为人忠诚,不忘情于友人,又脱俗于时事。

【解析】
15.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结合语境进行推断。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类活用现象。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在具体环境中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
(1)“县”:古同“悬”,悬挂;句意:徐稚离开后就把它悬挂起来。
(2)“疏”: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可译为奏疏、奏章;句意:上奏章推荐徐稚。
1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结合语境进行推断。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类活用现象。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在具体环境中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
(1)“轻骑”:动词,骑快马;句意:就选派了一位善于辞令名叫茅容的生员骑上快马去追他。
故选D。
(2)“堪”:胜任;句意:我没有那么美好的品德来承受这样的赞美啊!
故选B。
17.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分析每个选项提供的句子,通过翻译句子,理解内容来确定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最后进行比较根据要求选出答案。
A项中第一个“其”是代词,自己的;第二个“其”是代词,其中的。
B项中两个“而”是连词,表顺承。
C项中第一个“乃”是连词,于是,就;第二个“乃”副词,却。
D项中第一个“会”是动词,参加葬礼聚会;第二个“会”是副词,适逢。
故选B。
1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司,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別注意。作答时可先略过停顿一致的地方,重点分析停顿不一致的地方,再用排除法做出选择。这段话翻译为:如果使他位登三公,辅佐陛下,他一定能够捍卫并发扬光大盛美的国政,为日月增光。“若”是如果的意思,可知本句是提出的一种假设;根据语境可知“使”后省略宾语“之”;“擢登三事”与“协亮天工”都是动宾结构,指让他所做之事。所以在“擢登三事”后停顿。排除A、B两项。“必能”后是结果,“翼宣盛美”与“增光日月”指两个方面,且结构相同,所以在二者之间停顿。排除D项。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词有:屡辟公府,被动句;辟,征召;不起,不出任官职;为,担任;以,介词,按照;署,暂时代理;谒,拜见。
20.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梳理出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并勾画出直接或间接描写人物的语句;最后结合事件认真分析后,选择准确的词句概括作答。解答本题先翻译文章,结合文句“屡辟公府,不起”“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不就”“桓帝乃以安车玄粮,备礼征之,不至”“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可知徐稚多次被征召却不就任,足见其才德之高,但却不慕功名。再结合文句“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可知徐稚对友人有情重义,却不违自己不问世事的做人原则。作答时要条理清晰。


参考译文:
徐稚,字孺子,是豫章郡南昌县人。家里很穷,常常亲自耕种,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就不吃。做人谦恭节俭仁义谦让,周围的人都佩服他的品德。屡次被公府征召,他都不肯就任。当时陈蕃任豫章郡太守,按照礼节请求徐稚暂时代理功曹一职,徐稚无法推辞,拜见陈蕃之后就退回去了。陈蕃在郡府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才特意摆设一副坐榻,徐稚离开后就把它悬挂起来。后来徐稚因有德而被举荐,在家里被授予太原太守的职务,但他都没有就任。
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尚书仆射胡广等上奏章推荐徐稚等人:“我听说贤善之人是天地的纲纪,是治政的依据。《诗经》说:希望众多的贤人,诞生在这个王国里。上天造就的有杰出才能的人,都是为陛下而出现的,他们都是能够担当辅佐盛世重任,帮助陛下成就大业的人。我见豫章郡的处士徐稚,道德品行纯正完备,世人都知道。如果使他位登三公,辅佐陛下,他一定能够捍卫并发扬光大盛美的国政,为日月增光。”桓帝于是用安车玄纁,带上礼物去征召他,结果他不肯来。
徐稚曾经被太尉黄琼征召,但没有就职,等到黄琼去世,归葬家乡,徐稚却背着干粮徒步赶到江夏,在黄琼的墓旁摆设了鸡酒祭奠,痛哭完了,就离开了,也不告诉自己的姓名。当时参加葬礼的四方知名之士有郭林宗等几十人,听说这件事,怀疑这个人就是徐稚,就选派了一位善于辞令名叫茅容的生员骑上快马去追他。在路上赶上了徐稚,茅容为他摆上了饭菜,二人谈些农业劳动之事。临别,徐稚对茅容说:“请替我向郭林宗致谢,大树要倒了,不是一根绳子所能维系,为什么忙忙碌碌无暇安静地待着?”
到后来,郭林宗的母亲去世了,徐稚又前往吊唁,将一把野草放到墓前就走了。众人奇怪,不知这是什么意思。林宗说:“这一定是南州高士徐孺子了。《诗经》不是说‘青草一束,那人美如玉’吗?我没有那么美好的品德来承受这样的赞美啊!”
灵帝初年,朝廷想要用蒲轮车礼聘徐稚,适值徐稚去世,时年七十二。


相关阅读
1 耶律良传原文_耶律良传翻译赏析

耶律良,字习睰,乳名苏,著帐郎君之后裔。出生于乾州,在医巫闾山读书。学问既已广博,准备进入南山修习学业,友人阻止他说“:你又没有个驾车马的仆人,就这样千里奔波,即 【查看全文】

2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李祯传》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隆庆五年进士。除高平知县,征授御史。万历初,傅应祯以直言下诏狱,祯与同官乔严、给事中徐贞明拥入护视之,坐谪长芦盐运司知事。迁归德推官、礼部主 【查看全文】

3 曾同亨传翻译赏析_曾同亨传原文

曾同亨,字于野,吉水县人。父亲曾存仁,为云南布政使。曾同亨考取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刑部主事。改任礼部,调任吏部文选主事。先例,丞、簿以下的官员,听任胥吏 【查看全文】

4 元暹传原文_元暹传翻译赏析

元仲景的弟弟元暹,字叔照。孝庄帝初年,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他在州任职期间,十分残暴凶狠,经常杀人。元颢进入洛阳时,元暹据守本州,不肯屈从。庄帝回宫后,封他为汝阳王 【查看全文】

5 韦叔夏传原文_韦叔夏传翻译赏析

韦叔夏,尚书左仆射韦安石的哥哥。年轻时就精通《三礼》,他的叔父太子詹事韦琨曾对他说:“你能够这样,定可以继承丞相的事业。”以明经科中举。高宗调露年间,升任太常博士 【查看全文】

6 杜时升传原文_杜时升传翻译赏析

杜时升,字进之,是霸州信安人。时升博学,通晓天文,只是不肯进入仕途。承安年间和泰和年间,宰相屡次举荐时升,说是对他可以重用。时升对所亲近的人说“:我观察正北方赤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