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其罪。凉州刺史梁鹄欲杀正和以免其负,计未定。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日:“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鹄从之。正和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中平元年,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使勋屯阿阳以拒贼锋。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
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至活者千余人。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恨!”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后汉书·盖勋传》)
注:滇吾,烧当羌首领滇良之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B.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C.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D.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后来变成明清两朝对举人的雅称。
B.使君,汉代指太守刺史。汉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有时也用作对对方派出的使节或信使的尊称。
C.表,是古代臣下写给帝王的一种文书。表可言事可议论可抒情,著名的表有《陈情表》《出师表》等。
D.长揖,拱手高举,处上而下。即抱拳举过头顶鞠躬。主要用于下级对上级,小辈对长辈所施的隆重礼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盖勋为人正直。他任汉阳长史时,凉州刺史想杀死苏正和向他示好,但他认为不可。谋划杀害好人是不忠诚的,乘人之危是不仁义的。
B.盖勋誓死不屈。在羌族叛乱围攻护羌校尉夏育时,他率兵救助,即使身受多处刀伤,仍然坚守不降。叛军佩服其忠义勇敢,并未加害。
C.盖勋秉公执法。他不听贵戚说情,将长安令杨党倚仗权势、胡作非为、贪赃枉法的犯罪事实全部上报,奉诏追查到底,声名震于首都。
D.盖勋刚直不阿。他为国选材,唯贤是举,坚守标准,不畏皇权,不顾三怨成府,拒绝了宠臣蹇硕想让尚药监高望之子成为孝廉的要求。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5 分)
(2)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恨!”(5 分)

10.(3 分)D
11.(3 分)D(不分长幼尊卑都可用。但大多用于同辈之间的礼节)
12. (3 分)A (“凉州刺史想杀死苏正和向他示好”,无中生有)
13.(10 分)(1)(梁鹄)向盖勋征求意见。盖勋平日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劝盖勋可趁机报仇。(大意2分,“访”“素”“报隙”每处1 分)
(2)盖勋说:“推举贤能的人是用来报效国家的,不是贤能的人就不能推举,(因为没推举)死了也不遗憾!”(大意2分,“所以”“举”,“恨”,每处1 分)

【参考译文】
盖勋字元固,敦煌郡广至县人。开始被推举为孝廉,任汉阳长史。当时,武威太守倚仗权势,恣意妄为,贪污横暴,从事苏正和查办他的罪行。凉州刺史梁鹄想杀了苏正和来免受牵连,计策未定。(梁鹄)向盖勋征求意见,盖勋平日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劝盖勋可趁机报仇。盖勋说:“不行。谋划杀害好人,不忠;乘别人在危难的时候打击他,不仁。”于是劝谏梁鹄不要杀苏正和,梁鹄采纳了他的建议。苏正和免于被杀,前往盖勋那里感谢他。盖勋不见他,说:“我是为梁使君献谋,不是为苏正和。”中平元年,北方羌胡少数民族侵扰陇右,派盖勋在阿阳驻军来抵抗贼寇的前锋。当时,叛羌包围了护羌校尉夏育,盖勋与州郡联合出兵援救夏育,到了狐盘,被羌兵打败。盖勋集合败兵一百多人设鱼丽之阵。羌人精锐的骑兵两面猛烈夹攻,士卒死的很多。盖勋多处受伤,坚守不动,指着旁边的木牌说:“一定要将我的尸首埋在这里。”滇吾平日受了盖勋的厚待,于是用兵器拦着众人说:“盖长史是个贤人,你们杀他便是辜负上天。”
盖勋抬起头来骂道:“死反虏,你知道什么?快来杀我!”众兵你看我,我看你,惊呆了。羌戎佩服盖勋大义勇猛,不敢加害他,把他送回汉阳。后来刺史杨雍上表举荐盖勋兼任汉阳太守。当时闹饥荒,百姓相互掠夺,盖勋调拨粮食救济百姓,先拿出自家的粮食来做表率,救活饥民一千多人。盖勋被任命为京兆尹。当时,长安令杨党,父亲是中常侍,他仗着父亲的权势,贪污腐败,胡作非为。盖勋查实杨党贪赃千余万,贵戚都为他说情,盖勋不听,将全部事实禀奏皇上,案件牵涉到杨党的父亲,皇上下令严办,盖勋威震京师。当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被皇太子宠爱,太子通过蹇硕嘱托盖勋,要盖勋推举高望的儿子高进为孝廉,盖勋不答应。有人说:“皇太子是国家的副主,高望是皇太子所宠爱的人,蹇硕又是先帝的宠臣,你却违背他们的意愿,这就是所谓的‘三怨成府’啊。”盖勋说:“选举贤能的人(为孝廉)是用来报效国家的,不是贤能的人就不能推举,(因为没推举)死了也不遗憾!”等到灵帝逝世,董卓废除少帝,杀了何太后,公卿以下的百官,对董卓没有不卑躬屈膝的,只有盖勋行长揖礼,与之抗礼,在场的人都因此吓得脸色变白了。盖勋虽然正直刚强,不屈服于董卓,但实际上被董卓厌恶,在朝堂上不得志,后脊背发毒疮而死,时年五十一岁。


相关阅读
1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2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3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4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5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6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