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晋书·苻坚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年七岁/聪敏好施/举止不逾规矩/每待洪侧/辄量洪举措/取与不失机候/公岁请师/就家学/洪曰/汝戎狄/异类世知饮酒/今乃求学邪/
B.年七岁/聪敏好施/举止不逾规矩/每侍洪侧/辄量洪/举措取与不失机候/八岁请师/就家学/洪日/汝戎狄异类/世知饮酒/今乃求学邪/
C.年七岁/聪敏好施/举止不逾规矩/每侍洪侧/辄量洪举措/取与不失机候/八岁/ 请师就家学/洪日/汝戎狄异类/世知饮酒/今乃求学邪/
D.年七岁/聪敏好施/举止不逾规矩/每侍洪侧/辄量洪/举措取与不失机候/八岁/请师就家学/洪曰/汝戎狄异类/世知饮酒/今乃求学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经济即“经世济民”,意思是使社会繁荣,百姓安居,是古代贤士的立世准则。
B.庶孽即妃妾所生之子,就如同树有孽生,与嫡子相对,在家族中一般地位较低。
C.关中是古时地域名称,历史上所指范围大小并不相同,但大体上是指中原地区。
D.唐虞是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普遍认为这一时 期为太平盛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苻坚胸怀大志,善于听取建议。他结交天下英豪,为将来治理国家做好准备;薛赞、权翼二人认为他应效仿汤、武,尽心辅佐主上,得到他的采纳。
B.苻坚生性仁友,治国颇有方略。兄长苻法被杀,他与之诀别时,痛哭以至呕血;他采取健全官制,鼓励发展农业,设立学校等-系列措施治理国家。
C.苻坚率军亲征,平叛恩威并施。部下张平在并州叛乱,他亲自带兵征讨;张平战败后向他投降,他不仅赦免了张平的罪行,还让其代理右将军之职。
D.苻坚节约用度,关心百姓疾苦。大早之年,他减看停乐,分赐金玉绸缎,在后宫提倡简朴之风;公私共享自然物产, 停止战争,让百姓休养生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生既残虐无度,臣僚亟以为言, 坚遂弑生,以位让其兄法。
(2)其高年不自存者,赐谷帛有差,其殊才异行者,令在所以闻。
答
10. C
11. C
12. A
13. (1)苻生残暴狠毒不加节制,群臣屡次进言,苻坚于是杀了苻生,将帝位让给他的哥哥苻法。
(2)那些不能自谋生计的老年人,朝廷赏赐不同的谷物布帛;那些才能品行优异的人,朝廷命令所在地上报。
相关阅读
1 耶律良传原文_耶律良传翻译赏析
耶律良,字习睰,乳名苏,著帐郎君之后裔。出生于乾州,在医巫闾山读书。学问既已广博,准备进入南山修习学业,友人阻止他说“:你又没有个驾车马的仆人,就这样千里奔波,即 【查看全文】
2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李祯传》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隆庆五年进士。除高平知县,征授御史。万历初,傅应祯以直言下诏狱,祯与同官乔严、给事中徐贞明拥入护视之,坐谪长芦盐运司知事。迁归德推官、礼部主 【查看全文】
3 杜时升传原文_杜时升传翻译赏析杜时升,字进之,是霸州信安人。时升博学,通晓天文,只是不肯进入仕途。承安年间和泰和年间,宰相屡次举荐时升,说是对他可以重用。时升对所亲近的人说“:我观察正北方赤气 【查看全文】
4 韦叔夏传原文_韦叔夏传翻译赏析韦叔夏,尚书左仆射韦安石的哥哥。年轻时就精通《三礼》,他的叔父太子詹事韦琨曾对他说:“你能够这样,定可以继承丞相的事业。”以明经科中举。高宗调露年间,升任太常博士 【查看全文】
5 曾同亨传翻译赏析_曾同亨传原文曾同亨,字于野,吉水县人。父亲曾存仁,为云南布政使。曾同亨考取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刑部主事。改任礼部,调任吏部文选主事。先例,丞、簿以下的官员,听任胥吏 【查看全文】
6 元暹传原文_元暹传翻译赏析元仲景的弟弟元暹,字叔照。孝庄帝初年,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他在州任职期间,十分残暴凶狠,经常杀人。元颢进入洛阳时,元暹据守本州,不肯屈从。庄帝回宫后,封他为汝阳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