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绝汉甬 道/围汉王于荥阳城。
B.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绝汉甬 道/围汉王于荥阳城。
C.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绝汉甬 道/围汉王于荥阳城。
D.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绝汉甬 道/围汉王于荥阳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社:本文中指“社祭”,古人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B.骨鲤:比喻有骨气、刚直。骨鳗之臣,指刚正忠直的官员。
C.太牢具:本文中指用来盛放祭祀用的牛、羊、豕的器皿。
D.请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休的婉称,使骸骨能归葬故乡。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平足智多谋。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最后成功地分 裂了楚军。
B.刘邦用贤不疑。他接受了陈平的计策并配合陈平,故意降低规格接待楚使,使陈平计 策实施成功。
C.项羽猜忌多疑。他不信任属下,也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并因此中计而贻误 战机。
D.亚父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时受到项羽猜忌,便任气使性,忿而离去,最终因病 而死。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
(2)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答
10.(3分)答案B (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 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句意为:魏咎让陈平作太仆。陈平向魏王提出 建议,魏王没有釆纳,又有人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因此逃跑了。陈平就到修武归降了汉王。 后来,楚军加紧进攻,截断汉军后退的通道,把汉王包围在荥阳城里。)
11.(3分)答案C (“太牢具”这里指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待客的最高礼数)
12.(3分)答案C (错在“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错。原文为:“项王为人, 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13 (1)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
翻译(5分):因为陈平穷,张家就借礼物给他来下聘礼,还给他置办酒宴的钱来娶妻。
(“假贷”''币” “内”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乃岀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翻译(5分):(汉王)就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他随意使用,不过问使用情况。
(“与” “恣,,“出入,,各1分,大意2分)
附: 译文
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里贫穷,喜欢读书。等到陈平成年,可以娶妻了, 没有富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陈平以娶穷人家的女子为耻辱,过了很久,富人张负对他的儿 子张仲说:"我想把孙女嫁给陈平。”张仲说:“陈平贫穷不做事,整个县的人都嘲笑他的所 作所为,为什么把女儿嫁给他呢? ”负说:“人难道有相貌品德像陈平这样而一直贫穷低贱 的吗? ”最终把孙女嫁给了他。因为陈平穷,张家就借礼物给他来下聘礼,还给他置办酒宴 的钱来娶妻。乡里举行社祭,陈平主持分祭肉,分得很公平。父老们都说:“陈平这孩子主 持分祭肉,分得好!”陈平感慨地说;“要让我主宰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公平)!”陈涉起 兵在陈县称王以后,派周市攻下魏国之地,立魏咎为魏王,在临济与秦军作战。陈平带着一 些年轻人一道去临济投奔魏王魏咎。魏咎让陈平作太仆。陈平向魏王提岀建议,魏王没有釆 纳,又有人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因此逃跑了。陈平就到修武归降了汉王。后来,楚军加紧 进攻,截断汉军后退的通道,把汉王包围在荥阳城里。过了一些时间,汉王为此忧虑起来, 请求割让荥阳以西的地方向项王求和,项王不答应。汉王就对陈平说:“天下纷争,什么时 候才能安定呢?”陈平说:“项羽这个人恭敬爱人,那些讲究谦节礼仪的人大都归附他。但是 到了按照功劳应该封给爵位和食邑的时候,他却很吝啬,人们因此又离开。现在看来楚军中 存在着可以导致分裂混乱的因素。项王身边刚直而又忠实的臣子,只有亚父范增、钟离昧、 周殷这么几个。如果大王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用反问计去离间项王君臣,使他们互相怀疑, 项王这个人又爱听谗言,容易猜忌别人,这样他们内部会互相残杀。然后汉军趁势发兵攻打, 必定能打败楚军。”汉王赞成他的意见,就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陈平随意使用, 不加过问。陈平用大量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让人在楚军将领中公开散布,说钟离昧 等人为项王领兵打仗,功劳很多,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裂土为王的封赏,他们都想与汉王联 合起来,灭掉项氏,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不再相信钟离昧等人。项王既然 对这些人产生了怀疑,就派使者到汉王那里去。汉王特地让人准备了丰盛的饭菜,端了进去。 一见使者,就假装惊讶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又端了回来,换 了粗劣的饭菜给楚军使者吃。使者回去后,把情况如实报告项王,项王果然更加怀疑亚父。 亚父打算加紧进攻,很快攻克荥阳城,项王不相信他的话,也不按他的意见做。亚父知道了 项王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天下大事基本上定局了,君王自己干吧!请把这把老骨头赏给 我,让我回家去吧!"范增在回家的路上,还没有走到彭城,因背上生了毒疮而死去了。
相关阅读
1 姚希孟传翻译赏析_姚希孟传原文
姚希孟,字孟长,吴县人。出生十个月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文氏立志养育他。年纪稍大点,与舅舅文震孟同学,同时享有名气。考中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进士,改任庶吉士。座主韩火广 【查看全文】
2 戚继光传翻译赏析_戚继光传原文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父亲戚景通,曾升迁为都指挥,署理大宁都司,后进京执掌神机营,颇有操行。戚继光幼时即风流潇洒、气宇不凡。家里较为贫寒,但戚继光喜 【查看全文】
3 王绂传翻译赏析_王绂传原文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于诗歌,喜书法,所画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因犯法而罚戍朔州。永乐初,被推荐,以其善书法而供职文渊阁。此后,任中书舍人。 绂在未做官 【查看全文】
4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以父任入官。丁母忧,哀毁骨立。既葬,朝夕哭墓侧。念父之鳏且疾,七年不调,跬步不忍离左右。父死,绍兴二十三年始登进士第。 金主亮①修汴,已 【查看全文】
5 朱异传翻译赏析_朱异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朱异字彦和,是吴郡钱塘人。父亲名巽,由于为人忠义节烈而著名,官职做到南齐江夏王参军、吴平县令。 朱异刚几岁的时候,外祖父顾欢拍着朱异对他的祖父朱昭之说:这个孩子不是 【查看全文】
6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阅读答案与翻译-《廖永忠传》廖永忠传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