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隋书•高劢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劢/亡齐末属/世荷恩荣/不能扶危定倾/以致沦覆/既蒙获宥/恩幸已多/况复滥叨名位/致速官镑/
B.劢/亡齐末属/世荷恩荣/不能扶危/定倾以致沦覆/既蒙获宥/恩幸已多/况复滥叨/名位致速官镑/
C.劢/亡齐末属/世荷恩荣/不能扶危定倾/以致沦覆/既蒙获宥/恩幸已多/况复滥叨/名位致速官镑/
D.劢/亡齐末属/世荷恩荣/不能扶危/定倾以致沦覆/既蒙获宥/恩幸已多/况复滥叨名位/致速官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二十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B.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汉成帝建始四年,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
C.伍子胥是楚大夫伍奢之子,父亲为楚王所杀,后他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人楚都郢城。
D.我国古代根据亡者社会地位不同,对亡者“死亡”的称谓由高到低依次为薨、崩、不禄、卒、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劢性格刚直,嫉恶如仇。他要斩杀专弄权术的苟子溢,并表态若能杀他,纵然明天被杀也无憾。
B.高劢见解独到,建言献策。他先是向后主提出取胜的方法,又给周武帝、隋高祖进言,均受到米纳。
C.高劢仁孝忠良,深受器重。他自幼被北齐显祖宠爱,得以进爵和封官;后又屡被隋高祖委以重任。
D.高劢安定百姓,甚得民心。他任楚州刺史时禁止滥祭,任洮州刺史时治理有方,深受百姓的信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斛律明月雅敬之,每有征伐,则引之为副。
(2)下车大崇威惠,民夷悦附,其山谷间生羌相率诣府称谒,前后至者,数千余户。
答
10. A 解析:加上标点符号为:劢,亡齐末属,世荷恩荣,不能扶危定倾,以致沦覆。既蒙获宥,恩幸已多,况复滥叨名位,致速官谤。
11. D 解析:D.《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称谓由高到低依次为崩、薨、卒、不禄、死。
12. B 解析:B.“他先是向后主提出取胜的方法,又给周武帝、隋高祖进言,均受到采纳”分析错误。
13. (1)斛律明月向来钦敬他,每次有征伐,就任他为副帅。(译出大意给 2 分;“雅”“敬”“引”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到任后振扬威严广施恩泽,民众悦服归顺,那些山谷中的土著羌人相继到州府拜见,先后前来的,有好几千户。(译出大意给 2 分;“下车”“威惠”“谒”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参考译文】
高劢,字敬德,是渤海蓨县人,北齐太尉、清河王高岳的儿子。自幼聪明慧敏,风度仪容美好,以仁爱孝悌闻名,被北齐显祖宠爱。七岁时,承袭清河王的爵位。十四岁任青州刺史,后来改封爵位为乐安王。性格刚直,有才干,很受当时人敬重。斛律明月向来钦敬他,每次有征伐,就任他为副帅。后来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等到齐后主被周军打败,高劢侍奉太后回到邺地。当时宦官任性胡为,仪同苟子溢尤其被宠幸,高劢将要杀他示众。太后救他,高劢才放了他。刘文殊私下里对高劢说:“子溢这些人,一句话就能给人带来祸患或福气,你怎么能这样做?”高劢捋起袖子说:“如今西边的敌人一天天侵扰,朝廷中很多权贵叛国投敌,正是因为这些人把握权力,操持朝政,才导致缙绅、士大夫人心离散。如果今天能杀掉他,明天我就算被处死,也没有什么遗憾。”文殊非常惭愧。回到邺城后,高劢劝后主说:“把五品以上官员的妻儿老小,全都置于三台上面,就胁迫他们说:‘如果出战不胜,就烧了三台。’这些人舍不得妻子儿女,必当死战,可以打败敌人。”后主没有听从,于是弃离邺城东逃。高劢常常殿后,被北周军队俘获。周武帝见到他,与他交谈,很高兴,接着问北齐灭亡的原因。高劢说话流泪不止,悲伤不能自持,武帝也为之变了神色。他被授任开府仪同三司。高祖杨坚此时任丞相,对高劢说:“北齐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任用邪佞的人。你们父子忠良闻名于邻国,应当善自珍爱。”高劢两次下拜谦逊地说:“我是亡国的下等官僚,世代蒙受恩泽荣宠,不能拯救危亡之国,以致倾覆。既然已经获得宽宥,所受恩德已多,何况又充数占得官位,致使招来官中谤 议。”高祖很器重他,让他检校扬州职事。后拜任楚州刺史,百姓安定。先前,城北有一座伍子胥庙,当地风俗敬鬼事神。祈祷的人必须杀牛备酒,以致败家破产。高劢叹道:“子胥是贤者,怎么会损害百姓呢?”于是告诫辖区之内的人,从此停止滥祭,百姓多亏了他。陇右羌人各部多次叛乱侵扰,朝廷因高劢很有威名,任他为洮州刺史。到任后振扬威严广施恩泽,民众悦服归顺,那些山谷中的土著羌人相继到州府拜见,先后前来的,有好几千户。凶横奸猾之徒隐迹无踪,路不拾遗,在职几年,被称为治理有方。后来遇上吐谷浑来进犯,高劢生病不能作战,贼人于是大肆抢掠而去。御史上奏高劢丢失了人口,又说他受了羌人的贿赂,最终坐罪被免职。后来他在家中去世。
相关阅读
1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阅读答案与翻译-《廖永忠传》
廖永忠传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敌 【查看全文】
2 朱异传翻译赏析_朱异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朱异字彦和,是吴郡钱塘人。父亲名巽,由于为人忠义节烈而著名,官职做到南齐江夏王参军、吴平县令。 朱异刚几岁的时候,外祖父顾欢拍着朱异对他的祖父朱昭之说:这个孩子不是 【查看全文】
3 戚继光传翻译赏析_戚继光传原文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父亲戚景通,曾升迁为都指挥,署理大宁都司,后进京执掌神机营,颇有操行。戚继光幼时即风流潇洒、气宇不凡。家里较为贫寒,但戚继光喜 【查看全文】
4 姚希孟传翻译赏析_姚希孟传原文姚希孟,字孟长,吴县人。出生十个月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文氏立志养育他。年纪稍大点,与舅舅文震孟同学,同时享有名气。考中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进士,改任庶吉士。座主韩火广 【查看全文】
5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以父任入官。丁母忧,哀毁骨立。既葬,朝夕哭墓侧。念父之鳏且疾,七年不调,跬步不忍离左右。父死,绍兴二十三年始登进士第。 金主亮①修汴,已 【查看全文】
6 王绂传翻译赏析_王绂传原文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于诗歌,喜书法,所画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因犯法而罚戍朔州。永乐初,被推荐,以其善书法而供职文渊阁。此后,任中书舍人。 绂在未做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