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平荆州,辟为丞相士曹属。后选乐陵太守,徙监冶谒者。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黄初七年迁太常进封南乡亭侯邑二百户。
时新都洛阳,制度未备,而宗庙主祏③,皆在邺都。暨奏请迎邺四庙神主,建立洛阳庙,四时蒸尝④,亲奉粢盛⑤。崇明正礼,废去淫祀,多所匡正。在官八年,以疾逊位。夏四月薨,谥曰恭侯。
《三国志·魏书二十四》(有删改)
[注]:①中国古代五刑之一。隋以前死刑的通称。②受雇而为人劳作。③古代宗庙中所藏的神主。④泛指祭祀。⑤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
1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为陈安危 (2)辟为丞相士曹属
12.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终不害
A.迫害 B.害怕 C.祸患 D.陷害
(2)废去淫祀
A.邪乱 B. 盛大 C.过分 D. 侵犯
13. 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初七年/迁太常进/封南乡亭/侯邑二百户
B. 黄初七年/迁太常/进封南乡亭/侯邑二百户
C. 黄初七年/迁太常进/封南乡亭侯/邑二百户
D. 黄初七年/迁太常/进封南乡亭侯/邑二百户
14. 将第①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阴结死士,遂追呼寻禽茂,以首祭父墓,由是显名
15. 结合文本分析韩暨的人物形象。
答
11. (1)陈述(2)征召、授予官职
12. (1)C(2)C 13. D
14. 韩暨暗地里结交敢死之士,最终追杀呼喊寻找擒获了陈茂,用他的头祭献父亲,因此名声大噪。
15. 为父报仇一事可以体现出是有仇必报;不去做官可以体现出淡泊名利;感化山民可以体现出他宅心仁厚,品质高尚;改变冶炼之法可看出他为官治理才能很高。奏请祭祀之法可以体现出他直言进谏,讲求礼法。
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1)“为陈安危”意思是,向他们陈说利弊。“陈”,陈说,陈述。(2)“辟为丞相士曹属”意思是,征召韩暨为丞相士曹属。“辟”,征召,授予官职。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作答本题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实词的意义,或者是用代入法将加点的实词带入句中去理解,或者以字形推断字的词性和意思。(1)“终不为害”意思是,最终不再成为祸害,“害”,作“为”的宾语,名词,祸害之意,故选C。(2)“废去淫祀”意思是,废除了过度的祭祀。“淫”,过度,过分之意,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
“黄初七年迁太常进封南乡亭侯邑二百户”意思是,黄初七年,进职到太常,进封南乡亭侯,食邑共两百户。“黄初七年”时间词后断开,“迁”“封”是官职上的变动,“封”前断开,“南乡亭侯”是官职名,应在其后断开。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阴”,暗地里;“遂”最终;“以”用;“由是”,因此;“显名”,名声大噪。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准确理解文段的内容,从文本中找出反映人物性格品质的事件,再结合事件加以概括。“阴结死士,遂追呼寻禽茂,以首祭父墓”意思是,暗地里寻找死士,最终杀掉陈茂,用他的人头祭祀父亲,体现他有仇必报;“举孝廉,司空辟,皆不就”,体现他淡泊名利;“暨散家财以供牛酒,请其渠帅,为陈安危”体现他宽厚的品质;“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体现他有治理的才能;“暨奏请迎邺四庙神主,建立洛阳庙”体现他敢于进谏。
参考译文:
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韩暨同县豪族陈茂,曾经诬陷中伤韩暨父兄,几乎令他们判死刑。韩暨表面上没有反应,但却暗地里寻找死士,最终杀掉陈茂,用他的人头祭祀父亲,韩暨就因此出名。后举孝廉,司空征召,都不应命,更加改名换姓,隐居在鲁阳山中。遇到山民结党作贼,四处抢掠。韩暨拿出自己的家财来供给牛肉和酒,请来他们的首领,向他们陈说利弊。山民受到教育感化,最终不再为害百姓。
曹操占荆州,辟命韩暨为丞相士曹属。后任乐陵太守, 监冶谒者。很早的时候用马排,每一熟用很多马;于是改用人排,韩暨又把流水改为水排,计算它的效率是用马排的三倍。任内七年,器具都充实,获朝廷下诏褒赞,加司金都尉,班亚九卿。曹丕称帝后封宜城亭侯。黄初七年,到太常,进封南乡亭侯,共两百户。
当时新都洛阳,制度还未完备,宗庙等都留在邺城。韩暨建议迎邺的神主到洛阳,建洛阳庙,四季定时参祭,尊崇正规礼仪而废弃其他祭礼。使礼仪得以推崇,废除了过度的祭祀,很多都得到了济世纠正。在职八年后以病辞职。景初二年春天下诏韩暨说:“太中大夫韩暨,修养身心,使自己纯洁清白,志向节操高尚,年过八十。遵守道义,可以算得上纯粹忠实,老然而更加高尚的人。任命韩暨为司徒。“韩暨在同年四月逝世,葬法为土葬,谥恭侯。
相关阅读
1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阅读答案与翻译-《廖永忠传》
廖永忠传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敌 【查看全文】
2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以父任入官。丁母忧,哀毁骨立。既葬,朝夕哭墓侧。念父之鳏且疾,七年不调,跬步不忍离左右。父死,绍兴二十三年始登进士第。 金主亮①修汴,已 【查看全文】
3 朱异传翻译赏析_朱异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朱异字彦和,是吴郡钱塘人。父亲名巽,由于为人忠义节烈而著名,官职做到南齐江夏王参军、吴平县令。 朱异刚几岁的时候,外祖父顾欢拍着朱异对他的祖父朱昭之说:这个孩子不是 【查看全文】
4 戚继光传翻译赏析_戚继光传原文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父亲戚景通,曾升迁为都指挥,署理大宁都司,后进京执掌神机营,颇有操行。戚继光幼时即风流潇洒、气宇不凡。家里较为贫寒,但戚继光喜 【查看全文】
5 王绂传翻译赏析_王绂传原文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于诗歌,喜书法,所画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因犯法而罚戍朔州。永乐初,被推荐,以其善书法而供职文渊阁。此后,任中书舍人。 绂在未做官 【查看全文】
6 姚希孟传翻译赏析_姚希孟传原文姚希孟,字孟长,吴县人。出生十个月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文氏立志养育他。年纪稍大点,与舅舅文震孟同学,同时享有名气。考中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进士,改任庶吉士。座主韩火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