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篇病传翻译赏析_灵枢篇病传原文_来源黄帝内

  “灵枢篇病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黄帝内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岐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
黄帝曰:此乃所谓守一勿失,万物毕者也。今余已闻陰陽之要,虚实之理,倾移①过,可治之属,愿闻病之变化,婬传绝败②而不可治者,可得闻乎?岐伯曰:要乎哉问也,道,昭乎其如日醒,窘乎其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与俱成,毕将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着于竹帛,不可传于子孙。
黄帝曰:何谓日醒?岐伯曰:明于陰陽,如惑之解,如醉之醒。黄帝曰:何谓夜瞑?岐伯曰:喑乎其无声,漠乎其无形,折毛发理,正气横倾,婬邪泮衍,血脉传溜,大气③入脏,腹痛下婬,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黄帝曰:大气入脏,奈何?岐伯曰: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病先发于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病先发于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肾,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病先发于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入定,夏晏食④。
病先发于胃,五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⑤。
病先发于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肠,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病先发于膀胱,五日而之肾,一日而之小肠,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
诸病以次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间一脏及二、三、四脏者,乃可刺也。

【注释】
①倾移:由陰陽气血盛衰导致疾病的机理。
②婬传绝败:邪气传变,正气败绝的意思。
③大气:这里指弥漫的邪气。
④冬入定,夏晏食:入定,古代的戌时,即晚上七点到九点的时候,此时正是人们夜晚刚入睡的时间;晏食,指吃晚饭,时辰为酉时,即下午五点到七点之间。
⑤昳(yì):午后未时,即下午一点到三点之间。

【译文】
黄帝说:我从先生这里学习 了九针的知识,自己又阅读了一些方书,其中有导引行气、按摩、灸、熨、针刺、火针及服药等疗法,在应用时,是只采取其中的一种疗法呢,还是同时采用多种疗法呢?岐伯说:方书上所谈到的各种疗法,是为适应治疗许多人的不同疾病的,并不是对一个病人将多种疗法都使用上的。
黄帝说:这就是掌握了一个总的原则而不遗忘,就能解决各种事物复杂的问题。现在我已经懂得了陰陽的要点,虚实的理论,因失于调护而造成的疾病,以及治愈疾病的各种方法,我希望了解疾病变化的情况,以及病邪传变致使脏气败绝而不易救治的道理,你能告诉我吗?岐伯说:这个问题至关重要。这些医学道理,明白了它就像白天一样头脑清醒,如不明白就像在黑夜中闭上眼睛,什么都难以察觉,所以不但要接受和掌握这些道理,还要按照它去实际运用,聚精会神地体验和探索,就能达到全部理解的境地,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就会抓住要领,出神入化,得心应手,对这些理论,应当写在竹帛上传于后世,不应据为私有而只传给自己的子孙。
黄帝说:什么是日醒?岐伯说:明白了陰陽的道理,就好像迷惑的难题得到明确的解答,又像在酒醉后清醒过来一样。黄帝说:什么是夜瞑?岐伯说:病邪侵入人体 后所引起的内部变化,既没有声音,也没有形象,看不见、摸不着,就像在黑夜闭上眼睛一样,什么都看不见,常在不知不觉之中出现了毛发毁折、腠理开泄多汗,若正气大伤,而邪气弥漫,可经过血脉传到内脏,就会引起腹痛,脏腑功能逆乱,到了邪盛正虚的严重阶段,就不易救治了。
黄帝说:邪气侵入内脏后,会发生什么样的病变?岐伯说:邪气入脏,若疾病先发生在心,过一天就会传到肺,三天就会传到肝,五天就会传到脾,如再过三天不愈,就会死亡,冬天死于半夜,夏天死于中午。
若疾病先发生在肺,过三天就传到肝,一天就传到脾,五天就传到胃,如再过十天不愈,就会死亡,冬天死在日落的时候,夏天死在日出的时候。
若疾病先发生在肝,过三天就传到脾,五天就传到胃,三天就传到肾,如再过三天不愈,就会死亡,冬天死在日落的时候,夏天死在吃早餐的时候。
若疾病先发生在脾,过一天就传到胃,两天就传到肾,三天就传到脊背和膀胱,如再过十天不愈,就会死亡,冬天死在夜晚,人们刚入睡的时候,夏天死在吃晚饭的时候。
若疾病首先发生在胃,过五天就传到肝,三天就传到脊背和膀胱,五天就上传到心,如再过两天不愈,就会死亡,冬天死在半夜,夏天死在午后。
若疾病首先发生在肾,过三天就传到脊背和膀胱,三天就上传到心,三天就传到小肠,如再过三天不愈,就会死亡,冬天死在天亮的时候,夏天死在黄昏的时候。
若疾病首先发生在膀胱,过五天就传到肾,一天就传到小肠,一天就传到心,如再过两天不愈,就会死亡,冬天死在鸡鸣的时候,夏天死在午后。
上述各脏发生疾病,都依相克的次序相传,这样就都有一定的死亡时间,所以不可用针刺;如果疾病传变次序是间隔一脏相传的,或传至第二、三、四脏的,就可以用针刺治疗。


相关阅读
1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2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3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4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5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6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