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请改易制度者,帝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诗人之美也。三祖典制,所宜遵奉;自非军事,不得妄有改革。”
五年夏五月,吴太傅诸葛恪围新城,朝议虑其分兵以寇淮泗,欲戍诸水口。帝曰:“诸
葛恪新得政于吴,欲徼一时之利,并兵合肥,以冀万一,不暇复为青徐患也。且水口非一,
多戍则用兵众,少戍则不足以御寇。”恪果并力合肥,卒如所度。帝于是使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等距之。俭、钦请战,帝曰:“恪卷甲深入,投兵死地,其锋未易当。且新城小而固,攻之未可拔。”遂命诸将高垒以弊之。相持数月,恪攻城力屈,死伤太半。帝乃敕钦督锐卒趋合榆,要其归路,俭帅诸将以为后继。恪惧而遁,钦逆击,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节选自《晋书·景帝纪》)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
B. 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
C. 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
D. 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皇帝”始于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从此,历代君主都称皇帝,俗称皇上。
B. “路”是中国古代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称。在宋代时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本文中“要其归路”即此意。
C. “太傅”周代设置,位列三公,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后来多用于为大官加衔,无实职。
D. “薨”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景帝才华出众。他年少时就博得好名声;高雅有风采,沉者坚毅,深谋远虑;与年少时的景帝名望相同的何晏曾称他是一个几乎能够成就天下事的人。
B. 景帝重视人才。他制定选用人才的方法,提出了选人用人要求,命令百官推举人才,关心人,体恤人,因此赢得了人心,自己也得到了朝廷内外的尊重。
C. 景帝遵守旧制。当有人提出要改变现有制度时,景帝引用一位诗人的诗句,表示祖先留下来的典章制度应当遵守,但他同时也表示,如果有战争则例外。
D. 景帝洞察战况。诸葛恪合肥起兵,应验了景帝战初的判断;景帝下令以防守消耗敌人的力量,再根据战况,令属下主动出击,结果大败敌军,生擒诸葛恪。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2)帝乃敕钦督锐卒趋合榆,要其归路,俭帅诸将以为后继。
答
10. A 11. B 12. D
13. (1) 景帝暗地里收养了三千名不怕死的士人,分散在百姓中,到这时一个早晨就集合起来,众人不知道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阴”“死士三千”“人间”各1分,句意2分)
(2) 景帝就命令文钦督率精锐部队奔赴合榆,拦截敌军的退路,毋丘俭率领众将作为后继。(“敕”“趋”“要”各1分,句意2分)
析
《晋书•景帝纪》,作者:房玄龄,朝代: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注意代词“之”,连词“而”,结合句意断句。句意:将要动手的前一天晚上才告诉他,之后派人窥视,景帝像平常一样入睡,而文帝不能安然就寝。清晨在司马门会集兵队,景帝镇静内外,布置非常严整。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本文中的“要其归路”是拦截敌军退路的意思。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中 “生擒诸葛恪”错误,原文只是说“恪惧而遁”,意思是诸葛恪害怕逃跑了。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在翻译句子之前,首先找准得分点,即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确保得分点准确无误,对于疑难字词要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然后翻译时尽量直译,保持句意通顺。注意得分点:(1)“阴”暗地里;“死士三千”定语后置,三千名不怕死的士人;“人间”百姓中间;各1分,句意2分。(2)“敕”皇帝命令;“趋”奔赴;“要”拦截;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景皇帝名师,字子元,是宣帝的儿子。高雅有风采,沉着坚毅很有远大的谋。他年少时就流传有好声誉,和夏侯玄、何晏名望相同。何晏时常称说:“差不多可以成就天下事的,是司马子元。”魏景初年间,任散骑常侍,多次升官为中卫军。制定选用人才的方法,提拔人不超越他的功绩,任免官吏无私情。宣穆皇后去世,景帝服丧以极其孝顺闻名。宣帝将要诛杀曹爽时,精心秘密谋划,单独跟景帝悄悄策划,文帝不知道这件事。将要动手的前一天晚上才告诉他,之后派人窥视,景帝像平常一样入睡,而文帝不能安然就寝。清晨在司马门会集兵队,景帝镇静内外,布置非常严整。宣帝说:“这个儿子终究真行啊。”当初,景帝暗地里收养了三千名不怕死的士人,分散在百姓中,到这时一个早晨就集合起来,众人不知道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事件平息后,因为有功被封为长平乡侯,食邑千户,接着加封为卫将军。等到宣帝死时,议政的人们都说:“伊尹已死,伊陟继承事业。”天子任命景帝为抚军大将军辅佐朝政。魏嘉平四年春正月,升为大将军,加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命令百官推举人才,明确年少与年长者的尊卑,体恤贫困与孤独的人,清理被废除不用的人。四海倾心向往,朝廷内外恭敬。
间或有人请求要改变制度,景帝说:“‘好像什么都不知道,顺从上代帝王的法度去做’,这是诗人所赞美的。三代祖先的典章制度,是应当遵守的;如果不是有战争,不能随意更改。”
五年夏五月,吴国太傅诸葛恪包围新城,朝廷的议论担心他分兵侵犯准泗,打算守卫各水路口岸。景帝说:“诸葛恪新近在吴国得到权势,想求得一时的好处,聚兵合肥,希望侥幸得手,没有精力再在青徐找麻烦。再说水路口岸不是一个,多守卫就用兵多,少守卫又不足以抵挡敌人。”诸葛恪果然在合肥集中兵力,最终正像景帝所推测的那样。景帝便派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等人抵御敌军。毋丘俭、文钦请求出战,景帝说:“诸葛恪全力深入我方,把军队置于险境,他们的锋芒难以抵挡。再说新城既小又坚固,敌军进攻也难以攻克。”于是命令众将领筑城防守。相持了好几个月,诸葛恪攻城的力量耗尽,死伤超过半数。景帝就命文钦督率精锐部队奔赴合榆,拦截敌军退路,毋丘俭率领众将作后继。诸葛恪因害怕而逃跑,文钦迎上去攻击,大败敌军,杀敌一万多人。
相关阅读
1 戚继光传翻译赏析_戚继光传原文
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父亲戚景通,曾升迁为都指挥,署理大宁都司,后进京执掌神机营,颇有操行。戚继光幼时即风流潇洒、气宇不凡。家里较为贫寒,但戚继光喜 【查看全文】
2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阅读答案与翻译-《廖永忠传》廖永忠传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敌 【查看全文】
3 朱异传翻译赏析_朱异传原文全诗的意思朱异字彦和,是吴郡钱塘人。父亲名巽,由于为人忠义节烈而著名,官职做到南齐江夏王参军、吴平县令。 朱异刚几岁的时候,外祖父顾欢拍着朱异对他的祖父朱昭之说:这个孩子不是 【查看全文】
4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阅读答案与翻译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以父任入官。丁母忧,哀毁骨立。既葬,朝夕哭墓侧。念父之鳏且疾,七年不调,跬步不忍离左右。父死,绍兴二十三年始登进士第。 金主亮①修汴,已 【查看全文】
5 姚希孟传翻译赏析_姚希孟传原文姚希孟,字孟长,吴县人。出生十个月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文氏立志养育他。年纪稍大点,与舅舅文震孟同学,同时享有名气。考中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进士,改任庶吉士。座主韩火广 【查看全文】
6 王绂传翻译赏析_王绂传原文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于诗歌,喜书法,所画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因犯法而罚戍朔州。永乐初,被推荐,以其善书法而供职文渊阁。此后,任中书舍人。 绂在未做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