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人张氏传原文_乞人张氏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乞人张氏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楚之南,天地之气,不钟于人而钟于石;流沙之西,天地之气,不钟于人而钟于鸿雁;近世以来,天地之气,不钟于士大夫,而钟于穷饿行乞之人。
  合肥张美之,家在域北八十里之元潭。有女年十五,而同邑马彦章来赘。张氏年二十八,而父母皆已死,生二女亦死。其舅马青芝妻早死,有三子、二女。三子彦章为长,彦章年四十余又死。彦章死而青芝之二子皆幼,赖张氏以养;其二女赖张氏以嫁。其后,合肥岁连不登。张氏奉其舅青芝及二叔南走池州乞食,而二叔又皆死。张氏复奉其舅自池州之桐城,依左氏之庑下,乞食、挑野菜以养。当是时,桐之民有欲娶张氏者,而张氏以其舅老穷无归,相依至死,不忍去,青芝死,而张氏年早已六十余,犹间至余家行乞也。
  古者妇事舅姑,鸡初鸣而盥漱,其礼旷千载不行矣。然吾以为民秉之彝,不尽绝于人心。缙绅大夫之家必有隆礼守义善事其舅姑,与孝子之事父母无异者,而往往求之不可得。夫缙绅者,衣食奉养之物备具也;然勃谿诟谇,禁之而不止.穷饿至于行乞,苟可以依人而得食,不能禁其改适也;然至死不去,而养其舅以终身,岂非其天性之笃挚有过人哉?惜乎,其为女子且穷而行乞也!设使斯人为丈夫而登于朝堂,则其于君父人伦之间,出其至性,必有建树非常者。
  夫天地之气不能无所钟也。明之亡也,金陵之乞人闻之而赴水以死。丈夫不能,而女子能之;富贵者不能,而乞人能之,亦可慨也夫!
  【注释】
  ①舅姑:公婆
  ②彝:法度,规则
  ③勃谿诟谇:争吵、辱骂
  【翻译】
  楚地的南面,天地没有把自然界的灵秀之气集聚于人而集聚于山石;流沙的西面,天地没有把自然界的灵秀之气聚集于人而集聚于鸿雁;近代以来,天地没有把浩然正气聚集于士大夫之流,而聚集于困窘饥饿的乞讨之人。
  合肥有个叫张美之的人,家住在城北八十里的元潭。他有个女儿十五岁,同镇的一个叫马彦章的人来入赘。张氏二十八岁时,她的父母都死了,所生的两个女儿也死了。张氏的公公马青芝的妻子早死,马青芝有三个儿子、两个士儿。三个儿子中,马彦章是老大,马彦章四十多岁的时候也死了。马彦章死的时候,马青芝的另外两个儿子还很年幼,都依靠张氏养活;马青芝的两个女儿也要依靠张氏才能出嫁。这以后,合肥连年歉收。张氏侍奉着公公马青芝,带着两个弟弟向南到池州行乞。不久,两个弟弟又死去。张氏侍奉着公公从池州到桐城,住在左家的屋檐下,靠乞讨、挖野菜来养活公公。当时,桐城有个人想娶张氏,但张氏因为公公年老、困窘没有归宿,她要与公公相依为命,直到公公老死,不忍心离开。等到马青芝去世时,张氏已经六十多岁了,还不时到有钱的人家乞讨。
  古代,儿媳妇侍奉公公婆婆,是鸡开始鸣叫就洗漱,(然后去侍奉公婆,)但这种礼仪已经有一千年不能实行了。但我认为,人坚持道理,不应该在心中完全忘掉,迭官贵人的家庭—定有尊崇礼仪、坚守道义,很好地侍奉公婆,和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没有区别的儿媳妇,但这样的人往往是找不不到的。达官贵人,衣服、食物等奉养的东西十分充足;但家庭的争吵、辱骂却禁止不了。穷困、饥饿到行乞的状态,如果可以依靠别人得到食物,谁也不能禁止张氏致嫁;但是张氏就是到公公死也没有离开,给公公养老送终,难道不是她的天性的真诚超过了别人吗?可惜啊,她作为女子十分贫穷还要行乞!假如这个人能为男子并且登上朝堂,那么她对待天子、人伦关系时,因为她高尚的品格,一定会有不同寻常的建树。
  天地之间的正气不能没有集聚的地方。明朝灭亡时,金陵的乞讨者听说后就投水自尽。大丈夫不能做到的但一个弱女子能够做到,富贵的人不能做到的但乞讨的人能够做到,这不使人十分感慨吗? 


相关阅读
1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2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3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4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5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6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