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不花传原文_朴不花传翻译赏析

朴不花,高丽人,亦名王不花。皇后奇氏在入宫前与不花同乡里,且相互依靠。奇氏选入宫后,得宠,遂为第二皇后,居兴圣宫,生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于是不花以太监的身份入宫,长期服侍皇后。皇后很喜欢不花,两人情意甚笃,不花因而得以不断升官,直至荣禄大夫、资政院使。所谓资政院便是管理皇后财赋的机构。

  至正十八年(1358),京城大饥荒。当时河南、河北、山东兵荒马乱,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避聚京师,因而死的人很多。不花为了树立自己的声誉,便奏请顺帝由政府购买土地收葬这些饥民的尸体。帝赞同所请,赐钞七千锭。中宫及兴圣、隆福二宫,皇太子、皇太子妃等也赐了金银及其他物资助。省、院等政府部门也送了很多东西。不花自己也捐出玉带、金带各一条、银二锭、米三十四斛、麦六斛、青貂、银鼠皮袍各一件,作为买地收葬之费。于是,选择自南北两城到卢沟桥的地段,掘深沟为葬坑,男女分坑而葬。百姓凡抬一尸入坑者,立即给钞票以资鼓励。故背尸抬尸者络绎不绝。收尸完毕,便在坑上覆土,还在万安寿庆寺设不分贵贱僧俗一律布施的无遮大会。到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先后埋葬尸体二十万具,用钞二万七千零九十余锭,米五百六十余石。还在大悲寺举行盛大的三昼夜水陆大会,凡百姓有病的发药物,有丧事不能安葬的给棺材。翰林学士承旨张翥曾撰文歌颂此事,称为《善惠之碑》。

  顺帝在位日久,太子年岁日长,军国大事皆太子决断。奇氏皇后谋求顺帝禅位,使不花向丞相太平示意,太平不置可否。至正二十年(1360)太平被罢免,搠思监继为丞相。当时顺帝更不理朝政,不花便乘机过问军国大事,与搠思监相互勾结。将四方警报和将臣功状,都压下来不上奏。于是以皇帝为中心的政治体制趋于解体,而以不花为中心的势力,根株磐固,气焰嚣张。内外百官趋附者十有其九。又宣政院使脱欢和不花狼狈为奸,为国之大蠹。

  至正二十三年(1363),监察御史也先帖木儿、孟也先不花、傅公让等联名上奏顺帝,揭发朴不花和脱欢的奸邪勾当,认为应把他们罢黜。御史大夫老的沙,也向皇太子报告不花的情况。但皇太子下不了决心,奇氏皇后又极力包庇,御史们反而皆受降职处分。后来,治书侍御史陈祖仁多次上书皇太子,恳切陈词;其他弹劾官员也以辞职的行动上谏。这时,皇太子才向顺帝报告,顺帝以让二人自动辞官的形式罢免了不花和脱欢。在二人辞官后,祖仁仍向皇帝上书说:“二人是祸乱之根本,今日不除,后必不利。汉唐之末,因先有此辈为祸,权臣、藩镇才能乘机滋事。千寻之木,吞舟之鱼,其腐败无不首先起自内部。皇上实事求是地想一想,这是很使人寒心的。希望皇上听从台谏之言,撤销他们的职务,不要使他们假“辞退”之名,以售其奸。果如此,国人皆知皇上信赏必罚,将士谁不效力,寇贼谁不丧胆。天下因而可全,祖宗之业可守。若优柔不断,不花、脱欢之势日盛,将不可制。我宁可在家饿死,也不愿与不花之辈同朝。”详见《陈祖仁传》。

  时侍御史李国凤亦上书皇太子说:“不花骄傲专横,揽权纳贿。趋炎附势之徒,无不出其门下,颇有点像赵高、张让、田令孜的样子,实不能任其继续发展。不花的罪恶,众人共知,唯皇上与殿下还不了解。古来的宦官,因近君亲上,稍有得志,没有不为祸国家的。望殿下及早警惕,行于霜上而知严寒之将至,早日上奏皇上,处以流刑,以快众心。如能这样,法度森严,政治修明,百废可举了。”但太子上奏后,顺帝大怒,国凤、祖仁等皆被降职。

  当时老的沙对自己的御史大夫之职颇为尽力,皇太子因而讨厌他。奇氏皇后也在顺帝面前诽谤他。但皇上因念老的沙是母舅,没有公开处分他,而是封为雍王后遣其返国。接着提拔不花为集贤大学士、崇正院使,这当然都是奇氏皇后之力。老的沙至大同时,留孛罗帖木儿军中。这时,搠思监、朴不花正以扩廓帖木儿为外援,怨孛罗帖木儿收留老的沙,便在顺帝面前诬谄孛罗帖木儿与老的沙图谋不轨。至正二十四年(1364),顺帝下诏削去孛罗帖木儿官职,令其交出兵权,回四川去。孛罗帖木儿知是朴不花等诬陷,乃拒不奉诏。宗王不颜贴木儿等也力陈孛罗帖木儿受到冤枉。朝廷当时也有点怕孛罗帖木儿的势力太大,不可强制。故又再次下诏,说处分孛罗帖木儿是因为搠思监、朴不花封锁消息,蒙蔽圣上所致,为了惩治彼等之罪以平众愤,朝廷决心放逐搠思监于岭北,放逐朴不花于甘肃,并恢复孛罗帖木儿的官爵。不过,这次的诏书,并未实行。朴不花和搠思监都未离开京城。

  不久,孛罗帖木儿遣秃坚帖木儿兴师上都,声言要“清君侧”。四月十二日,兵抵清河,顺帝遣国师往返问明“清君侧”是指谁,得知必交出搠、朴二人才退兵。不得已,乃执二人交送孛罗帖木儿,其兵乃退。朴不花后为孛罗帖木儿所杀。详见《搠思监传》、《孛罗帖木儿传》。


相关阅读
1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2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3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4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5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6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