黼初入国子监为国学生。泰定四年(1323)科举考试中明经一科,名列第一,授翰林修撰。致和元年(1328),黼代君王祭祀西岳。后改任河南行省检校官,迁升礼部主事,又拜为监察御史。黼提出三条意见:古今大祭,一年有四次,即春祠、夏筤、秋尝、冬。而今太庙唯二祭,却经常拜神求佛,这不合礼,应据《礼经》办事。各省学校是教化重地,不当隶属于集贤院,宜由行省官员兼领。诸侯王每年赏赐都有定额,在分封和易代之际,往往陈请恩赐,而世系亲疏如何,都无成书可考。应模仿先代,修正皇帝族谱。但这些建议都未得到答复。
后转江西行省郎中,入为国子监丞,升任宣文阁监书博士,兼经筵官,常向皇帝讲解至贤之道,不久中书命黼巡视河渠,黼视察后建议:“蔡河源自京西,宋朝因运输需要,平地作堤,今河底填淤,高出地面,秋汛一至,横溃为灾,故宜按旧道修浚。他日东河受阻,江淮北运财物,当由此分道达京,此万世之利也。”这一建议也未得答复。其后,朝廷决定内外官互调,于是授黼为江州路总管。
至正十一年(1351)夏五月,河南农民起义,北据徐蔡,南陷蕲黄,驰骋数千里。并在长江北岸造船,准备南下。九江处于下游,乃江东、西咽喉之地,黼筑城挖壕,修械募兵,分守要害,并建议江西行省屯兵江北,挡住起义军进攻,俾得独拥大江之险,行省不听从。十二年正月九日,起义军渡江攻陷武昌,威顺王及地方官相继逃遁。起义军乘胜破瑞昌,右丞孛罗帖木儿正陈兵江上,闻义军来也逃走了,黼势孤立。
此时黄梅县主簿也孙帖木儿愿与起义军战,黼与之誓盟,共抗义军。及义军至,一面急檄诸乡落聚木石于险塞处,以断义军归路;一面统兵出战。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也孙帖木儿亦继进,义军败退六十里,损失两万余人。战后,黼又谓左右说:“义军在陆上打了败仗,必将由水路以舟接近我,若不防备,我们都活不成。”于是以长木数千,杪头装上铁锥,暗置于沿岸水中,是为七星桩,阻挡义军船只靠岸。恰好当时西南风急,义军舟数千,扬帆鼓噪而至。舟为铁锥所刺,进退无措。黼率将士发火翎箭射之,焚、溺死者无数,黼亦因功升为江西行省参政兼江州、南康等路军民都总管,有自行处置军政事务之权。
其后义军声势大张,元朝守臣往往弃城逃遁。黼困守孤城,外无援兵。二月五日义军迫近城下,行省平章政事秃坚不花自北门遁。黼领兵登城,指挥坚守。义军焚西门,又转攻破东门而入。城破,黼与之巷战,高呼“杀我”“,毋杀百姓”,被刺堕马后,不屈而死,葬于九江东门外。
朝廷得报告后,赠黼摅忠秉义效节功臣、资德大夫、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陇西郡公,谥忠文。诏立庙江州,赐额崇烈。
相关阅读
1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2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3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4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5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6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