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政传翻译赏析_王思政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王思政字思政,太原祁地人。
  体形魁梧,有计谋。
  魏正光年间(520-525),以平民出任员外散骑侍郎。
  当时,万俟丑奴、宿勤明达等人扰乱函谷关以西,北海王元颢率兵讨伐,写信让王思政随军。
  军事上的所有谋划,都和王思政一块推敲。
  当时,魏孝武还在藩国,一向仰慕王思政的名声,元颢军队撤回以后,就把他请来当宾客,待他十分丰厚。
  魏孝武称帝后,视他为心腹,升安东将军。
  由于参与拥戴魏孝武帝,被封为祁县侯。
  不久,齐神武暗有野心,皇帝认为王思政可担当大事,就任命他为中军大将军、大都督,总领宿卫兵。
  王思政对皇帝说:“高欢之心,路人皆知。
  洛阳四面受敌,不是发展事业的地方。
  关中有崤关、函谷关的险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且兵马精锐强劲,储备粮食很多,进可讨伐叛逆,退可固守关中、黄河。
  宇文夏州纠集同盟,愿意效命立功。
  如果听说陛下西去,必定奔走奉护恭迎。
  借此丰饶险要之地,乘已有的业绩,在一二年间,训练士卒,勉励农桑,修复旧京,有什么事办不到?”皇帝对此十分赞同。
  等到齐神武兵到黄河北岸时,皇帝西迁。
  晋封太原郡公。
  大统年间以后,王思政虽被任用,但自认为不是相府旧人,心中不安。
  太祖曾在同州与众官会宴,拿出蜀锦及杂色绸缎数千匹,让诸将赌博取乐。
  利物赌完后,太祖又解下所佩金带,让所有人都赌,说:“谁最先把五个子都掷成黑的一面朝上,就把金带给谁。”众人几乎快掷完一遍,没有一个人得到金带。
  轮到王思政时,他神色严肃地跪坐在那里,发誓道:“我在外多年,归顺朝廷,承蒙宰相待我以厚礼,正想尽力效命,上报知遇之恩。
  如果此心诚实,让宰相把金带赏赐给知己,希望一掷即五子全黑;倘若此心有假,神灵也当明白,使我掷子不如所愿,我将自杀以向宰相谢罪!”言词激昂,在座之人全都大惊。
  王思政当即拔出佩刀,横放在膝上,抓起五子,一拍大腿便掷了下去。
  等到太祖阻止,已经是五子全黑。
  停了一会儿,才叩拜太祖,接下金带。
  从此以后,太祖对他寄托了更大希望。
  转任骠骑将军。
  受命招募精锐士卒,随独孤信攻占洛阳,又同独孤信一块在那里镇守。
  在河桥之战中,王思政下马,手持长矛左右横击,每一下都能击倒数人。
  当时冲入敌阵太深,随从全部战死,王思政受重伤,昏倒在地。
  这时天色已晚,敌将收兵。
  王思政久经战阵,每次作战都穿着又旧又破的盔甲,敌人怀疑他不是主帅,因此得免一死。
  帐下督雷五安在战场上边哭边寻找王思政,恰巧王思政已经苏醒,才被发现。
  雷五安割下衣服为王思政包扎伤口,扶他上马,半夜才回来。
  仍然镇守弘农。
  王思政认为玉壁地势险要,请求筑城。
  自己经营度量,把治所移到玉壁。
  升并州刺史,仍然镇守玉壁。
  八年(542),东魏来犯,王思政早有准备,敌人日夜围攻,始终无法占领,只得退兵回去。
  以守城有功,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
  又命令王思政镇守弘农。
  于是修葺城墙,筑起了望敌军的高台,经营农田,屯积粮草,凡是可以用于防守的东西,都作了准备。
  弘农的防守有备,是从王思政开始的。
  十二年(546),加特进、荆州刺史衔。
  州内低湿,护城河大多坍坏。
  王思政命令都督蔺小欢监督工匠整修。
  挖得黄金三十斤,夜里秘密送给王思政。
  天明后,王思政召集属吏,拿出金子让他们看,说:“臣子不应有私心。”把金子全部封起来上交。
  太祖嘉奖,赐钱二十万。
  王思政离开玉壁时,太祖令他举荐人来代替自己,王思政就举荐部下都督韦孝宽。
  后来东魏来犯,韦孝宽始终能保全玉壁。
  当时舆论称赞王思政有识人之能。
  十三年(547),侯景叛变东魏,在梁州、郑州拥有军队,被东魏进攻。
  侯景请求派兵支援。
  当时未能及时接应。
  王思政认为如果不趁机进取,后悔就来不及了。
  立即率领荆州步兵、骑兵一万余人,从鲁关向阳翟推进。
  王思政入守颍川。
  侯景领兵前往豫州,对外说是打算攻占地盘,暗中却派人向梁国表示归附。
  王思政指挥各军,占领侯景的七个州十二个镇。
  太祖就把授给侯景的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尚书令、河南大行台、河南诸军事等职,转授给王思政。
  王思政推辞,一个也不接受。
  太祖接连派使者敦促开导,只接受了河南诸军事一职。
  东魏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仪同刘丰生等人,率领步兵、骑兵共十万人进攻颍川。
  城内息鼓倒旗,如同无人。
  高岳仗恃兵多,认为一战即可攻下,就四面呐喊而上。
  王思政选拔城中勇猛之士,打开城门出来突击。
  高岳的部下不敢抵挡,纷纷败退。
  王思政在城上远望高岳阵势混乱,就率领步兵、骑兵三千人,出城截击,杀伤甚多,然后回城,加强防守。
  高岳知道不能仓促进攻,就修了许多营垒。
  又在地势高处,修筑土山,以俯视城中。
  云梯火车,日夜进攻。
  王思政也制作带火的小矛,乘疾风投向土山。
  又用火箭射去,烧毁敌人的攻城工具。
  还招募勇士,从城上缒下出战。
  高岳的部下败退,连守土山的士兵也弃山逃走。
  齐文襄又派兵增援高岳,蓄洧水灌城。
  城中泉水喷涌,无法堵塞。
  将士们只得把锅悬挂起来做饭,粮食与精力都已枯竭。
  慕容绍宗、刘丰生及其将领慕容永珍共乘多层大船观察城内,命令善射者俯射城中。
  不一会儿,突然刮起大风,大船漂到城下。
  城上人用长钩搭住大船,弓箭乱射。
  慕容绍宗走投无路,投水而死。
  刘丰生游向土山,也被射死。
  活捉慕容永珍。
  王思政对他说:“我的败亡,只是早晚的事。
  明知道杀掉你没有什么益处,可是为臣子的,只能守节而死。”于是流泪将他处死。
  并且收容慕容绍宗等人的尸体,以礼埋葬。
  齐文襄听说,亲自率领步兵、骑兵共十一万来攻。
  他亲自到堤堰下,监督激励士兵,增修堤堰。
  当时正是盛夏,水势更大,城墙的北部崩塌,水满城内,无立足之处。
  王思政知道事情无望,率领随从占据土山,对他们说:“我身受国家重托,原想平贼立功。
  精诚无所感动,以致有辱君王使命。
  如今山穷水尽,想不出计谋。
  只有身死,以报国恩。”于是向天大哭。
  随从也都痛哭失声。
  王思政向西方再次叩拜,就要自杀。
  当初,齐文襄曾告诫城中人说:“谁能活捉王大将军,封侯爵,有重赏。
  如果王大将军身有损伤,凡亲近左右之人,一律处死。”都督骆训对王思政说:“您常常对我们说,只要拿着我的脑袋去投降,不仅能得到富贵,还能救活全城兵民。
  如今高相既有此言,您难道不可怜城中将士吗?”大家都坚决阻止,使他无法自杀。
  齐文襄派其常侍赵彦深登上土山,拉着王思政的手表示问候。
  引他去见齐文襄,王思政神色凛然,言词激昂,毫不屈服。
  齐文襄认为他忠于其主,给他待遇十分丰厚。
  王思政当初入颍川时,有士卒八千人,城中既无外援,也没有叛变的。
  王思政常常考虑如何为君王效力,从不经营家产。
  曾被赏赐田园池塘,王思政出征后,家人种上桑树果树。
  王思政回来一见,就恼怒地说:“匈奴未灭,霍去病辞家,何况大贼未平,为什么经营产业?”命令随从们把树拔下扔掉。
  所以被俘之后,家中没有积蓄。
  齐氏称帝,任命他为都官尚书。
  儿子王秉。
  达奚武传达奚武字成兴,代州人。
  祖父达奚眷,曾任魏国的怀荒镇将。
  父亲达奚长,任城镇将。
  达奚武从少年时就卓越豪迈,喜欢骑马射箭,被贺拔岳所了解。
  贺拔岳征伐关西,引荐他担任别将,达奚武于是尽心效力。
  因战功被任命为羽林监、子都督。
  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以后,达奚武与赵贵收殓贺拔岳尸体回到平凉,共同拥戴太祖。
  跟从平定侯莫陈悦,任中散大夫、都督,封须昌县伯,食邑三百户。
  魏孝武入函谷关,任直寝,转任大丞相府中兵参军。
  大统初年,出任东秦州刺史,加散骑常侍衔,晋封公爵。
  齐神武与窦泰、高敖曹分兵三路来犯,太祖打算集中兵力迎击窦泰,诸将多不赞同,只有达奚武、苏绰与太祖意见一致,最后活捉窦泰,齐神武被迫退兵。
  太祖打算进一步向弘农出兵,派达奚武带两名骑兵前去侦察动静,同敌人的巡逻骑兵遭遇,当即交战,杀死敌军六名,俘虏三名而归。
  齐神武向沙苑进兵,太祖又派达奚武侦察。
  达奚武带三名骑兵,都穿着敌军衣服。
  到天黑时,离敌营百步,下马来暗暗窃听,得知敌军口令。
  趁机上马穿过敌军军营,如同巡夜者,发现有不按军令行事者,常常予以鞭打。
  详细了解了敌人的情况,回来报告太祖。
  太祖大加嘉许。
  又跟随太祖击败齐神武。
  被任命为大都督,晋封高阳郡公,又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大统四年(538),太祖援救洛阳,达奚武率领骑兵一千名担任先锋。
  抵达谷城时,与李弼一块击败莫多娄贷文。
  进兵到河桥时,达奚武又奋力作战,杀死敌司徒高敖曹。
  升任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出任北雍州刺史。
  又在邙山作战,当时大军失利,齐神武乘胜进到陕州。
  达奚武率兵抵抗,齐神武才退兵。
  过了很久,升任大将军。
  十七年,诏命达奚武率兵三万人,治理汉川。
  梁国将领杨贤以武兴投降,梁深以白马投降,达奚武分派兵力把守这二城。
  梁国梁州刺史、宜丰侯萧循固守南郑,达奚武包围了几十天,萧循请求归附,达奚武撤去包围。
  这时梁国武陵王萧纪派部将杨乾运等人率军一万余人救助萧循,萧循于是又据城不出。
  达奚武担心敌人援军开到,被内外夹击,于是选派精锐骑兵三千人,在白马迎击杨乾运,把他打得大败。
  杨乾运退走。
  达奚武把被俘的梁军士兵和斩获的首级陈列在城下。
  萧循得知援军被打败,只得投降,率领部属男女三万人入京朝见,从此,剑门关以北全部平定。
  次年,达奚武率军返回京师。
  朝廷最初议论,打算任命他为柱国。
  达奚武对别人说:“我当柱国,不应在元子孝前面。”坚决推辞,不接受任命。
  于是任大将军,出镇玉壁。
  达奚武根据地势,建立乐昌、胡营、新城三防。
  齐国将领高苟子派一千名骑兵进攻新城,达奚武出兵截击,将敌军全部俘虏。
  孝闵帝登基,被任命为柱国、大司寇。
  齐国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举州前来归附,诏命达奚武、杨忠迎接司马消难而归。
  武成初年,转任大宗伯,晋封郑国公,食邑一万户。
  齐国将领斛律敦侵犯汾州、绛州,达奚武派一万名骑兵抵抗,斛律敦退走。
  达奚武修筑柏壁城,留下开府权严、薛羽生把守。
  保定三年(563),升任太保。
  当年,大军东征。
  随公杨忠引突厥兵从北路推进,达奚武率领三万名骑兵从东路推进,预定在晋阳会师。
  达奚武抵达平阳时,就已经晚于约定的时间,此时杨忠已经返回,达奚武还不知道。
  齐国将领斛律明月写信给达奚武说:“大雁、仙鹤已经高翔于天空,而捕鸟的人还在注视着沼泽。”达奚武看了信,就撤兵回来。
  出任同州刺史。
  次年,跟随晋公宇文护东征。
  当时尉迟迥围攻洛阳,被敌军击败。
  达奚武与齐王宇文宪在邙山防守。
  到了夜里收兵。
  宇文宪打算到天明再战,达奚武想回来,双方争执不下。
  达奚武说:“洛阳军败,人心震惊。
  假若不乘着夜色急速回去,明天想回也回不去了。
  我在军中很久了,见识过各种情况。
  大王年轻,没有经历过大事,怎能把数营士卒,一下子抛弃呢?”宇文宪听了他的话,得以把全部军队都撤了回来。
  天和三年(568),转任太傅。
  达奚武没有当官时,生活奢侈,喜欢华丽装饰。
  等到身居高官以后,不带随从仪仗,行路时常常是骑一匹马,身边只有一两个人。
  大门外不立戟。
  白天总是掩着一扇门。
  有人对达奚武说:“大人身居高官,功名盖世,出入时应有仪仗卫队,才合乎您的身份气派,为什么如此轻率?”达奚武答道:“先生的话,不合我的心意。
  我是平民的时候,哪里指望富贵?不可一下子就忘了过去。
  况且天下尚未平定,国家的恩惠尚未报答,怎么可以过分炫耀威仪呢?”言者惭愧而退。
  达奚武在同州时,遇上天旱,高祖诏命达奚武祭祀华岳,岳庙原在山下,常去祈祷。
  达奚武对部下说:“我位列三公,不能调谐阴阳,使得农忙之月,久不下雨,天子费心,百姓惊慌。
  我承蒙重任,责任重大。
  不可与一般人相同,必须登上峰顶表示诚意,寻求神灵。”华山高峻,悬崖壁立,山路险绝,人迹罕至。
  达奚武年过六十,只率领数人,攀藤牵枝,奋力攀上峰顶。
  于是叩拜祈祷,陈述百姓恳切之情。
  夜晚无法返回,就在山顶草地上露宿。
  梦见一个白衣人飘然而至,握着达奚武的手说:“辛苦了,精神可嘉。”达奚武惊醒,神色更加恭敬。
  到天明时,云雾四起,不久下起大雨,远近滋润。
  高祖听说,写去用印章封记的文书,慰劳达奚武道:“公年高德重,辅佐君王。
  近因阴阳乱序,时雨未降,命公求雨,只言赴庙。
  不料公不怕危险,远攀高峰。
  而神灵感公至诚,即降甘霖。
  特予嘉赏,念念不忘。
  今赐公杂色绸缎百疋,望公多思良策,匡正朕之不足。
  顾念陪侍帝王议论朝政的道理,不要再多费气力。”达奚武生性贪婪。
  他当大司寇时,库房里有一条万钉金带,当时很珍贵,达奚武趁入库的时候,把它拿回家去。
  掌管库房的人上报晋公宇文护,由于达奚武功大,就不公开他的过失,趁机把金带赏赐给达奚武。
  当时的舆论十分瞧不起他。
  天和五年(570)十月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追赠太傅、十五州诸军事、同州刺史。
  儿子达奚震承袭封号。


相关阅读
1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2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3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4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5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6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