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广达字遍览,吴州刺史鲁悉达的弟弟。广达少时气度不凡,立志追求功名,他虚心爱士,宾客自远方来归附他。当时江表将帅,各领私兵,动辄数千人,而以鲁氏最多。初任梁邵陵王国右常侍,迁任平南当阳公府中兵参军。侯景之乱,广达与兄悉达聚众保护新蔡。梁元帝接受陈霸先的指令制,授任他为假节、壮武将军、晋州刺史。王僧辩征讨侯景,广达出新蔡候迎他,并资助军需物品,僧辩对沈炯说:“鲁晋州也是王师东道的主力。”接着率众随僧辩。侯景乱平,加任员外散骑常侍,其他官职不变。
高祖受禅,授任他为征远将军、东海太守。不久调任桂阳太守,广达坚决推辞不受官,入京任员外散骑常侍。任假节、信武将军、北新蔡太守,随吴明彻讨伐周迪于临川,每次战役战功居多。接着代兄悉达为吴州刺史,封为中宿县侯,食邑五百户。
光大元年(567),授任通直散骑常侍、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华皎起兵上游,诏令司空淳于量率众进讨。淳于量军至夏口,华皎水军强大,没有敢前进,广达首先率骁勇之士,直冲贼军。战船相碰,广达大声疾呼,登上楼船,激励士卒英勇作战,由于风疾战船转向,广达跌入水中,沉溺良久,后被救活。华皎乱平,授任为持节、智武将军、都督巴州诸军事、巴州刺史。
太建初年(569),与仪同章昭达入峡口,拓定安抚安蜀等诸州镇。当时周氏企图占有江南,在蜀地大造战船,同时运粮饷到青泥,广达与钱道戢等人率兵偷袭,纵火焚烬。因功增加食邑到二千户,接着回原地镇守。广达治政干练,礼贤下士,吏民都服他。到了服官期满,都上表请示,于是诏令留任二年。五年众军北伐,夺取淮南旧地,广达与北齐军战于大岘,大破之。斩杀敷城王张元范,俘虏不可胜数。又攻下北徐州,接着授任都督北徐州诸军事、北徐州刺史。不久加任散骑常侍,入京任右卫将军。八年出京任北兖州刺史,迁任晋州刺史。十年授任使持节、都督合霍二州诸军事,晋号仁威将军,合州刺史。十一年北周将领梁士彦带兵转攻寿春,诏令遣中领军樊毅、左卫将军任忠等分兵赶赴阳平、秦郡,广达率众入淮,形成夹攻周军之势以击之。周军攻陷豫、霍二州,南、北兖、晋等地不攻自破,诸将全都无功,丧失淮南各地,广达因而免官,以侯爵回居私宅。十二年与豫州刺史樊毅率众北伐,攻下郭默城。不久授任使持节、平西将军、都督郢州以上十州诸军事,率水军四万,驻军江夏。周安州总管元景带兵寇掠江外,广达令部分军击退元景。
后主即位,入京任安左将军。不久授任平南将军、南豫州刺史。至德二年(584),授任安南将军,征辟拜官侍中,又任安左将军,改封为绥越郡公,食邑不变。不久任中领军。到了贺若弼进军钟山,广达率众于白土岗南摆阵,与若弼旗鼓相对。广达身着甲胄,手执战鼓,身先士卒以死相拼,冒着危险冲锋陷阵,隋军畏惧退走,广达往北追至营地,杀伤甚众,像这样有四个回合。到若弼击败诸将,乘胜追击至宫城,焚烧北掖门,广达还指挥陈书余兵,苦战不息,斩杀一百多人。日落西山时,广达才脱下战甲,面朝宫城拜哭,对众人说:“我身不能救国,罪孽深重。”士卒皆痛哭不已,接着被俘。祯明三年(589),依旧例入隋。
广达因陈朝沦覆深感伤痛,患病不治,不久含愤而死,时年五十九岁。尚书令江总挽棺痛哭,便提笔为其棺头作诗,曰:“虽抱恨黄泉,但随着岁月流逝会名垂千古,悲君为义而死,不愿做负恩之人。”江总为广达写墓志铭,曰:“灾祸自淮海而起,天险失去金汤之固难守,时运艰难,命数已尽。贼子背恩弃义,将士无辜,君独标榜忠勇之志,千方百计抗御敌人。诚心可贯白日,气节可傲严霜,思恩图报,感抚往事怎么能够遗忘呢?”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2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3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4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5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6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