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琼传翻译赏析_陆琼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陆琼字伯玉,吴郡吴县人。祖父陆完,梁琅邪、彭城二郡郡丞。父陆云公,梁给事黄门侍郎,掌著作。

  陆琼幼年聪慧,富于才情,六岁作五言诗,颇有文采。大同末年,云公受梁武帝诏校定《棋品》,到溉、朱异以下都来了,陆琼时年八岁,当着客人之面复盘,从此京师称之为神童。朱异说给武帝听,武帝下令召见,陆琼风采照人,对答如流,举止周密审慎,皇上十分惊奇。十一岁时,因父丧过度哀伤而变得极度瘦弱,表现出天赋的卓绝品性,其堂祖父陆襄感叹说:“这孩子必能光耀门庭,正所谓一不为少。”及至侯景作乱,陆琼带着母亲避乱,寄居于吴县之西乡,勤奋刻苦地读书,不分白天黑夜毫不懈怠,从此学识渊博,擅长作文。

  永定年间(557~559),州中举为秀才。天嘉元年(560),为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不久以本官兼任尚书外兵郎,以文学转兼殿中郎,任职期满成为正职。陆琼一向有美名,深为世祖所赏识。待到讨伐周迪、陈宝应等,都官之符及朝廷各种诏令文书等,均由朝廷下令交给陆琼完成。迁官新安王文学,掌东宫管记。

  及至高宗为司徒,精选属官,吏部尚书徐陵向高宗举荐陆琼,说:“新安王文学陆琼,智识博洽通达,通晓典籍,足以为用,任职为郎署,历时已久,左西掾现正缺员,他正好适合这一人选,虽然从品位上讲是略有破拔之嫌,然而他久居下位,已是积年累月了。”于是任为司徒左西掾。不久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出访齐国。

  太建元年(569),再以本官掌东宫管记。任太子庶子,兼通事舍人。转任中书侍郎、太子家令。长沙王陈叔坚为江州刺史,不遵法度,高宗以长沙王年少,授陆琼为长史,兼摄江州府国事,又兼浔阳太守。陆琼以母亲年老,不愿远离,太子也坚持请求留下他,于是没有前往。历任给事黄门侍郎,领羽林监。转任太子中庶子,兼步兵校尉。又兼大著作,撰国史。

  后主即位,以陆琼代理中书省,掌诏诰。不久授散骑常侍,兼度支尚书,兼扬州大中正。至德元年(583),任度支尚书,参掌诏诰,且可判理廷尉、建康二狱之事。当初,琼父云公奉梁武帝敕令撰写《嘉瑞记》,陆琼遵循其宗旨续作,起自永定,迄于至德,编成一家之言。迁吏部尚书,著作如故。陆琼审练谱牒,善于品察人才,当初吏部尚书宗元饶去世后,右仆射袁宪举荐陆琼,高宗没有用他,到这时居官摄事,号为称职,后主十分倚重。

  陆琼生性谦逊俭约,从不为自己私家聚敛财货,尽管地位资望日高一日,却坚持素志,不改操守,更加虚己下人。园池屋宇,不曾改建,车马衣服,不求鲜艳华丽,一年四季之俸禄,都发散给家族,家中没有多余的财货。晚年固锁心志,足不出户,想避开权要之地,常常托病引退而不去莅官治事。不久母丧忧郁而离职。当初陆琼侍奉太子时,母亲随同居住在官舍,后主赏赐优厚。等到丧棺还乡,下诏加给资助丧事之财货,并派遣谒者黄长贵手持册文祭奠,后主又亲自撰写志铭,朝野以为荣耀。陆琼哀伤思慕过于毁顿,至德四年(586)去世,时年五十岁。诏赠领军将军,由官府资助丧事。有集二十卷行于世。


相关阅读
1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2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3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4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5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6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