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之字希季,是琅笽临沂县人。祖父王裕,在宋朝曾任左光禄仪同三司。父亲王升之,官都官尚书。王延之早年就过继给伯父秀才王粲之。
王延之少年时就沉静寡言,不太与人往来。州里聘他做主簿,他不去。推举他当了秀才。被授予北中郎法曹行参军,转署为北中郎将府外兵曹参军,司空主簿,他都没接受。后被授为中军建平王主簿、记室,调入司空、北中郎二府,转任秘书丞,西阳王抚军谘议,州别驾,寻阳王冠军、安陆王后军司马,加授武将军,出任安远护军,武陵内史,都没拜受。宋明帝为卫军时,延之调任长史,加宣威将军。司徒建安王刘休仁征讨赭圻,调延之为左长史,加授宁朔将军。
延之清贫,房屋破漏,褚渊去看望他,见此情况,禀告明帝,明帝立即命材官为他建三间斋屋。调他为侍中,兼射声校尉,未拜受,出任吴郡太守。离任还京时,家产一点没有增加。又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侍中,领右军,都不受。又任吏部尚书,领骁骑将军,出任后军将军、吴兴太守。又调任都督浙东五郡、会稽太守。转任侍中,秘书监,晋熙王师。调为中书令,师如故。未拜受。转任右仆射。升明二年(478),转左仆射。
宋朝衰败,太祖辅政,朝野人心,所向不一。王延之和尚书令王僧虔保持中立不趋附任何一方,时人因此说:“二王持平,不送不迎。”太祖因此而喜欢他。升明三年(479),出任使持节、都督江州、豫州的新蔡、晋熙二郡诸军事、安南将军、江州刺史。建元二年(480),进号镇南将军。
王延之和金紫光禄大夫阮韬,都是宋朝领军刘湛外甥,都是美誉早著。刘湛很喜欢他们,说:“阮韬以后当为第一,延之次之。”延之非常不服气。每次下面送饷来时,王延之都把阮韬和朝士一例对待。太祖听说他如此,写信给延之说:“阮韬说你没有格外看待他,应是因为刘家当初的评价吧!”在州俸禄以外,王延之一无所取,独处斋内,吏民很少见到他。
建元四年(482),王延之调为中书令,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又调任左仆射,光禄、中正如故。不久任竟陵王师。永明二年(484),王延之因病请求解职,世祖答应了他。又调为特进,右光禄大夫,王师、中正如故。这年去世,时六十四岁。追赠他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特进如故,谥号“简子”。
王延之治家严格,不轻易见子弟,即使年节问讯,都先定好日期。其子王伦之,见儿子也是这样。永明年间(483~493),任侍中。世祖到琅笽城,伦之和光禄大夫金景文等二十一人因没参承,被有司检举,皇上下诏以伦之身为陪侍之职,而和外官一样惰慢,被免官,景文等人检讨认错。建武年间(494~498),官至侍中,领前军将军,都官尚书,领游击将军,后去世。
本史作者认为:朝廷的中枢近臣,历来被视为美缺,穿金戴玉富贵荣华,长期以来这些职位的人选已不讲究儒术,只是看重门第。加之不精,有权有势的人,关系通天,于是选人时先看面貌后看才能,其情形有如接待员,这是以模样为官,和以往的准则相去太大了!辟强在汉朝时,从小就很会观察人才;仲宣在魏国,则见贬于容陋。何戢的辞让,虽然不能和古人完全比美,但和那些尸官混职的相比,已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赞语:万石号称谨慎,王琨可与他比伦。张氏一门五龙,张岱可以继荀。褚炫在其家族中最是清正,何戢则和王室保持了婚姻。王延之居官简静,是有名的严官王臣。
相关阅读
1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2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
3 郑鲜之传翻译赏析_郑鲜之传原文全诗的意思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4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5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6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