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他的先世是齐国的公族,那时有所谓左右公子,便以左为姓氏。家庭世传儒家学说。父亲左雍,起初作小吏,因才能出众被提升为殿中侍御史。左思自幼学习钟繇、胡毋敬书法及弹琴,皆未学成。左雍对友人说:“左思理解的事物,不如我自幼所知。”因而感愤勤于学习,并喜好阴阳之术。他的面貌丑陋,说话迟钝,但书面表达文辞壮美。生性不爱交往,只求安居从事其所好。
他撰写《齐都赋》,一年便完成。继之又计划以赋赞颂三都,恰值妹左芬被选入宫,举家迁居京都,遂趁机拜见著作郎张载,采访有关岷州和邛州的事物。从此构思历时十年,室内外甚至篱笆厕所都置笔纸,每思得一句,就随手记录。因认为自己所见不广,恳求作管理图书的秘书郎。后完成了赋作,但一时未引起世人重视。左思自信所撰的赋不比班固、张衡之作逊色,只恐因个人微贱而辞被鄙弃。那时安定皇甫谧声望很高,他便往拜见出示其赋,谧阅后称为佳作,给他的赋写了序文。接着张载为《魏都》作注,刘逵为《吴都》、《蜀都》作注及序。刘逵序文中说:“察自中古以来作赋的人很多,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独扬名于前,班固的《两都赋》理胜其辞,张衡的《二京赋》文过旨意,至于像左思写的《三都赋》,议论取各家之长,辞意表达极明,且有精致独到之处,如果没有反复深究的功夫,便不能熟练表达其旨意,如果没有博览实物的积累,便不能全部析明实物之类别。世俗只以远者为贵近者为贱,不肯用心明察事物鉴别其优劣。此赋我有不同的看法,特趁读后感怀,姑且为它作注,也像胡广对《官箴》的增补、蔡邕对《典引》的正定那样。”陈留卫权又给左思赋作《略解》,他在序中说:“我看《三都》赋文,言不矫揉造作,必合经典要籍,对各类不同产物的陈述都有图书或典籍的依据,辞义奇伟,的确很可贵。晋征士故太子中庶子安定人皇甫谧,本是西土隐逸之士,一向沉湎于研究典籍,安贫乐道,以其行为高尚,阅览此赋感慨不已,便给《三都赋》作序。中书著作郎安平人张载,中书郎济南人刘逵,都以经学广博、辞章丰美著称,他们都喜爱欣赏《三都赋》,为赋作注释考证;赋中所述的山川地域、草木鸟兽以及珍稀之物,无不详究其由来,分别表达其意义。我赞美此赋,不甘心缄默,且借张、刘二君遗忘之处,又为赋作《略解》。不过难免烦琐重复,希望读者批评。”从此以后,为世人所重,可惜多未记载。司空张华见此赋感叹地说:“这是班固、张衡一流的作品啊。它可使读者读后留有余思,久读更觉有新意。”于是许多富豪显贵人家纷纷争相传抄,洛阳受此影响纸价也上涨了。原在左思作赋之前,陆机入洛阳,打算作此赋,听人说左思正在拟作,抚掌讥笑,给弟弟陆云写信说:“这里有无知之辈,竟想作《三都赋》,待他把成品拿出来,我可以用它盖酒坛子。”终于左思把赋写出来了,陆机叹服妙绝,自觉无法超过他,于是把笔搁下了。
那时秘书监贾谧曾经邀请左思讲《汉书》,贾谧受诛,他便退居到宜春里,专心致志于研究典章经籍,随后齐王司马礒任命他为记室督,托辞有病,未就职。不久西晋将领张方在洛阳掳掠烧杀,左思全家迁至冀州。又过了几年,他便因病逝世了。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 【查看全文】
2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 【查看全文】
3 盖苗传原文_盖苗传翻译赏析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 【查看全文】
4 冯文通传翻译赏析_冯文通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 【查看全文】
5 后妃传翻译赏析_后妃传原文全诗的意思(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 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 【查看全文】
6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阅读答案与翻译-《隋书·赵绰传》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