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史记·苏代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人燕/终归齐/
B.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
C.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人/燕终归齐/
D.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人/燕终归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衡,即纵横,合纵与连横。本文中苏氏兄弟的纵横之术指的是合纵之术。
B.鄙人,是一种谦辞,对人称自己,不能用于指称他人;也指地位低下的人。
C.长城,秦统一后开始大规模地修建,把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绵延万里。
D.质子,即“以人为质”,诸侯国之间常以王子为质,来对双方关系加以约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代受兄影响,志向远大。看到兄长实现了自己的志向,苏代也发奋学习纵横之术,他最先求见的是燕王,并进行了游说。
B.苏代尽心竭力,助燕灭齐。苏代指出了燕王的过失,认为燕王听得进意见,真心诚意想要助力燕王灭掉齐国,成就一番霸业。
C.苏代富有谋略,善于进谏。苏代劝谏燕王不要以“质子”为羞耻,结果燕王派了一位公子到齐国做人质,还派苏代去侍奉公子。
D.苏代终受重用,实现抱负。燕昭王召回苏代,和他一起策划攻打齐国的事情,齐国战败。苏代还联络各国合纵,声名远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5分)
(2)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5分)
答
10. A(原文标点: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
11. B(“鄙人”是知识浅陋的人,不是地位低下的人)
12. C(“派苏代去侍奉公子”的人是“子之”,不是“燕王”)
13.(1)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策略上的失误,不让这种失误使您听到的人,就不是忠臣。(得分点:“虑”“计”“闻”和判断句式各1分,大意1分)
(2)像苏秦在世时一样,燕王派(苏代)联络各国合纵联盟,诸侯国有的加入了联盟,有的没加入,各国从此都尊崇苏氏兄弟所倡导的合纵联盟。(得分点:“从”“或”“不”“宗”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苏秦的弟弟叫苏代,苏代的弟弟叫苏厉,他们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苏秦已经因为反间计而死,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泄露出来。齐国听到这些秘密,就恼恨燕国,燕王很害怕。苏代就去拜见燕王哙,想要承袭苏秦的旧业。他对燕王说:“我,是东周学识浅陋的人。私下听说大王德行很高,我很愚笨,放下农具来求见大王。到了赵国邯郸,看到的情况和我在东周听到的不同,我暗地里认为有负于我的一片期望之心。等到了燕国朝廷,看到大王的大臣和一般官吏,才知道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国君啊。”燕王说:“凭什么认为我是贤明的国君呢?”苏代回答说:“我听说贤明的国君一定愿意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而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请允许我列举一下大王的过失。齐国和赵国,是燕国的仇敌;楚国和魏国,是燕国的后援国家。如今,大王却帮着仇敌去攻打能援救自己的国家,这对燕国是没有好处的。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策略上的失误,不让这种失误使您听到的人,就不是忠臣。”燕王说:“我听说齐国据有清济可以用来固守,长城足以作为要塞,果真是这样吗?”苏代回答说:“天时不给他有利的机会,即使有清济,怎么能够固守呢?百姓已经疲劳困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骄横的国君只贪图眼前的利益,亡国的臣子一定贪婪。大王如果能够不把侄儿、弟弟做人质作为羞耻,用宝珠、美玉、布帛去贿赂齐王的亲信,那么,就可以灭掉齐国了。”燕王说:“我终于凭借您而可以从天那里接受意旨(灭掉齐国了)。”燕国就派了一位公子到齐国充当人质。燕国的宰相子之与苏代结为姻亲,子之想夺取燕国的政权,就派苏代到齐国去侍奉做人质的那位公子。齐王派遣苏代回复燕国,燕王哙问道:“齐王可能要称霸了吧?”苏代回答说:“不可能。”燕王说:“为什么呢?”苏代回答说:“齐王不信任他的臣子。”于是燕王专一重用子之,不久又把王位禅让给子之,燕国因此大乱。齐国趁机攻打燕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燕国拥立昭王即位,因此苏代就再不敢回到燕国,最后归附了齐国。齐王友好地对待他。苏代经过魏国,魏国替燕国拘捕了苏代。后来魏国释放了苏代。苏代到了宋国,宋王友好地对待他。齐国攻打宋国,宋国危急,苏代就写了一封信给燕昭王。燕昭王认为他写的这封信很好,说:“先王曾对苏家有恩德,后来因为子之的乱国,苏氏才离开了燕国。燕国要向齐国报仇,非得苏氏不可。”于是就召回苏代,又很友好地对待他,和他一起策划攻打齐国的事情。终于打败了齐国,迫使齐湣王逃离齐国。像苏秦在世时一样,燕王派(苏代)联络各国合纵联盟,诸侯国有的加入了联盟,有的没加入,各国从此都尊崇苏氏兄弟所倡导的合纵联盟。苏代、苏厉都寿终正寝,他们的名声在各诸侯国显扬。
相关阅读
1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李祯传》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隆庆五年进士。除高平知县,征授御史。万历初,傅应祯以直言下诏狱,祯与同官乔严、给事中徐贞明拥入护视之,坐谪长芦盐运司知事。迁归德推官、礼部主 【查看全文】
2 耶律良传原文_耶律良传翻译赏析耶律良,字习睰,乳名苏,著帐郎君之后裔。出生于乾州,在医巫闾山读书。学问既已广博,准备进入南山修习学业,友人阻止他说“:你又没有个驾车马的仆人,就这样千里奔波,即 【查看全文】
3 杜时升传原文_杜时升传翻译赏析杜时升,字进之,是霸州信安人。时升博学,通晓天文,只是不肯进入仕途。承安年间和泰和年间,宰相屡次举荐时升,说是对他可以重用。时升对所亲近的人说“:我观察正北方赤气 【查看全文】
4 曾同亨传翻译赏析_曾同亨传原文曾同亨,字于野,吉水县人。父亲曾存仁,为云南布政使。曾同亨考取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刑部主事。改任礼部,调任吏部文选主事。先例,丞、簿以下的官员,听任胥吏 【查看全文】
5 韦叔夏传原文_韦叔夏传翻译赏析韦叔夏,尚书左仆射韦安石的哥哥。年轻时就精通《三礼》,他的叔父太子詹事韦琨曾对他说:“你能够这样,定可以继承丞相的事业。”以明经科中举。高宗调露年间,升任太常博士 【查看全文】
6 元暹传原文_元暹传翻译赏析元仲景的弟弟元暹,字叔照。孝庄帝初年,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他在州任职期间,十分残暴凶狠,经常杀人。元颢进入洛阳时,元暹据守本州,不肯屈从。庄帝回宫后,封他为汝阳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