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宝,字硕真,荥阳阳武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晋书·毛宝传》

发布时间: 2020-05-29
毛宝,字硕真,荥阳阳武人也。王敦以为临湘令。敦卒,为温峤平南参军。苏峻作逆,峤将赴难,而征西将军陶侃怀疑不从。峤屡说不能回,更遗使顺侃意日:“仁公且守,仆宜先下。”遗信已二日,会宝别使还,闻之,说峤日:“几举大事当与天下共同众克在和不闻有异假令可疑犹当外示不觉况自作疑耶!便宜急追信,改旧书,说必应俱征。若不及前信,宜更遗使。”峤意悟,即追信改书,侃果共征峻。宝领千人为峤前锋,俱次茄子浦。
初,峤以南军习水,峻军便步,欲以所长制之,宜令三军,有上岸者死。时苏峻送米万斛馈祖约,约遣司马桓抚等迎之。宝告其众日:“兵法,军令有所不从,岂可不上岸邪!”乃设变力战,悉获其米,虏杀万计,约用大饥。峤嘉其勋,上为庐江太守。
约遣祖焕、桓抚等欲袭湓口,陶侃将自击之,宝日:“义军恃公,公不可动,宝请讨之。”侃顾谓坐客日:“此年少言可用也。”乃使宝行。先是,桓宣背约,南屯马头山,为焕、抚所攻,求救于宝。宝众以宣本是约党,疑之。宣遣子戎重请,宝即随戎赴之。未至,而贼已与宣战。宝军悬兵少,器杖滥恶,大为焕、抚所破。宝中箭,贯髀彻鞍,使人蹋鞍拔箭,血流满靴,夜奔船所百余里,望星而行。到,先哭战亡将士,洗疮讫,夜还救宣。宝至宣营,而焕、抚亦退。宝进攻祖约,军次东关,破合肥,寻召归石头。
陶侃、温峤未能破贼,侃欲率众南还。宝谓峤日:“下官能留之。”乃往说侃日:“公本应领芜湖,为南北势援,前既已下,势不可还。且军政有进无退,非直整齐三军,示众必死而已,亦谓退无所据,终至灭亡。往者杜强非不强盛,公竞灭之,何至于峻独不可破邪!賊亦畏死,非皆勇健,公可试与宝兵,使上岸断贼资粮,出其不意,使贼困蹙。若宝不立效,然后公去,人心不恨。”侃然之,加宝督护。宝烧峻句容、湖孰积聚,峻颇乏食,侃遂留不去。
(选自《晋书·毛宝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举大事/当与天下共同众克在和/不间有异假令可疑犹当外示不觉况自作疑耶
B.凡举大事/当与天下共/同众克在和不闻有异/假令可疑犹当外/示不觉况自作疑耶
C.凡举大事当与天下共/同众克在和不闻有异假/令可疑/犹当外示不觉况自作疑耶
D.凡举大事当与天下共同众克在和/不闻有异假/令可疑犹当外示不觉况自作疑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仁公”是对有位者的尊称,文中指陶侃。类似的称谓有“明公”“阁下”“足下”等。B.“太守”指一郡的行政长官。晋朝实行州郡县制,州长官叫刺史,县长官叫县长。
C.“石头”,即石头城,现今南京,是东晋都城。历史上又称金陵、建业、建邺、建康等。
D.“加”是升官之意,“拔”“擢”“陟"“晋”“进”“拜"“右迁”等都是表官职升迁的词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毛宝见识非凡。在苏峻发动叛乱、东晋危亡之际,毛宝劝说温峤要联合陶侃同襄义举,共赴国难,温峤听从了毛宝的意见。
B.毛宝用兵机智。温峤虽有不许上岸的禁令,毛宝却能根据战场形势,突破禁令,灵活用兵,杀敌馁敌,战果十分辉煌。
C.毛宝作战勇猛。毛宝打了败仗,中箭负伤,血流如注,却在洗净伤口之后,搬来救兵,重新投入战斗,并反败为胜。
D.毛宝勇于任事。毛宝带兵烧毁苏峻的粮草,使叛军受到很大困扰,用战果留住欲撤退的陶侃,振奋了土气,稳定了军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乃设变力战,悉获其米,虏杀万计,约用大饥。
(2)公可试与宝兵,使上岸断贼资粮,出其不意,使贼困蹙。


10.A
11.D (拜,授予官职。)
12.C (“重新投入战斗,并反败为胜”理解有误。
13. (1)就运用机变拼力作战,全部缴获了他们的粮米,俘虏斩杀的贼兵用万来计算,祖约军队因此大饥。(“设变”“用”各1分,大意3分)
(2)您可以拨给我支部队,让我上岸去切断贼军的物资粮草,出其不意,使贼军(因缺粮而)困顿。(“与”“困窘”各1分,大意3分)


相关阅读
1 杜时升传原文_杜时升传翻译赏析

杜时升,字进之,是霸州信安人。时升博学,通晓天文,只是不肯进入仕途。承安年间和泰和年间,宰相屡次举荐时升,说是对他可以重用。时升对所亲近的人说“:我观察正北方赤气 【查看全文】

2 耶律良传原文_耶律良传翻译赏析

耶律良,字习睰,乳名苏,著帐郎君之后裔。出生于乾州,在医巫闾山读书。学问既已广博,准备进入南山修习学业,友人阻止他说“:你又没有个驾车马的仆人,就这样千里奔波,即 【查看全文】

3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史·李祯传》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隆庆五年进士。除高平知县,征授御史。万历初,傅应祯以直言下诏狱,祯与同官乔严、给事中徐贞明拥入护视之,坐谪长芦盐运司知事。迁归德推官、礼部主 【查看全文】

4 韦叔夏传原文_韦叔夏传翻译赏析

韦叔夏,尚书左仆射韦安石的哥哥。年轻时就精通《三礼》,他的叔父太子詹事韦琨曾对他说:“你能够这样,定可以继承丞相的事业。”以明经科中举。高宗调露年间,升任太常博士 【查看全文】

5 曾同亨传翻译赏析_曾同亨传原文

曾同亨,字于野,吉水县人。父亲曾存仁,为云南布政使。曾同亨考取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刑部主事。改任礼部,调任吏部文选主事。先例,丞、簿以下的官员,听任胥吏 【查看全文】

6 元暹传原文_元暹传翻译赏析

元仲景的弟弟元暹,字叔照。孝庄帝初年,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他在州任职期间,十分残暴凶狠,经常杀人。元颢进入洛阳时,元暹据守本州,不肯屈从。庄帝回宫后,封他为汝阳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