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即位,迁东上阁门使,充枢密都承旨。会八作副使綦廷珪因疾假满不落籍,愈日不朝参,即入班中,宣徽使潘美、王仁赡并坐夺奉一季,从信与阁门使商凤责授闲厩使、阁门祗候,余抵罪有差。太平兴国三年,改左卫将军,复为枢密都承旨。太宗征并、汾,以为大内副部署。七年,坐秦王廷美事,以本官罢。明年,分使三部,以从信为度支使,赐第于浚仪宝积坊,加右卫大将军。九年,卒,年七十三,赠太尉。(节选自《宋史·陈从信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
B.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
C.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
D.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官,谓积功升官,意思与“累迁”相似,文中指经过多次升迁后担任某官职。
B.漕运,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一般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
C.郡县,古代地方两级行政单位,大体相当今天的省与县。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D.太宗,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称的唯一名号,如文中的“太祖”“太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从信善于理财,深得信任。宋太宗赵光义将朝廷中的财务费用交由陈从信主管,宫中大小事务全都委托给他办理。
B.陈从信精明能干,为国分忧。他周密核算运粮船只往返时间,建议由每年三运增至四运,解决了京城仓储不足的问题。
C.陈从信体察民情,关心民生。京城米价日益上涨,民不聊生之时,他建议放开米价让百性自由买卖,使米价得到平抑。
D.陈从信恭敬谨慎,颇受重用。虽然历经仕途的浮沉,他却始终能够恪尽职守,因而得到太宗的器重,最终加右卫大将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三司欲籍民舟,若不许,则无以责办,许之,则冬中京师薪炭殆绝矣。
(2)虽居商厚储亦匿而不粜,是以米益贵,民将饿殍。
10.C(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
11.D(有的君主死后,因追尊、改谥等原因,会有多个庙号,庙号并不唯一。)
12.A(此事发生在赵光义还是晋王的时候,让陈从信主管的只是晋王府事务。)
13.(1)如今三司想征用民船,如果不同意,那么不能责成办理,如果答应他们,那么冬天京城的柴炭恐怕断绝了。(得分点:“籍”“许”“殆”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即使商栈储存多也藏起来不卖,因此米价更贵,百姓将要饿死。(得分点:“足”“粜”“饿殍”各1分,句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从信字思齐,亳州永城人。恭敬谨慎很有能力,思虑谋划精细敏捷。太宗在晋王府时,命令他主管财物费用,王宫里事无大小全部委任给他。多次升官任右知事押衙。开宝三年秋,三司报告皇帝:仓储月俸只能维持到第二年二月,请分驻各地的军队率领所有民船,以资助长江、淮河的漕运。太祖非常愤怒,斥责道:“国家如果没有九年的储蓄叫不足,你们不早作打算而使仓库的储备将近用完,这才请求驻军调集民船来运送,这可以仓促办到吗?如今设置你们这三司有何用?假使供给短缺,就要定你们的罪来告诫众人!”三司使楚昭辅害怕,到太宗那儿请求免罪,使他得以竭尽全力。太宗答应他之后,叫来陈从信询问对策。陈从信回答说:“我曾游历楚州、泗州,知道粮运的症结。实在是因为船工的费用,每天由所经过的州县核实供应,因此停滞拖拉。如果从开船时计算日程往返所需用度一次过支付,可以责令他们按规定期限办妥。另外,楚州、泗州用船运米,到了京城又用车运入粮仓,应 该早早预备运粮隶卒,让他们即时卸粮入仓,这样,每次运输可减少几十天。楚州、泗州到京城有一千里,旧例八十天运一次,一年运三次;如果除去拖延停留的时间,那么每年可以增加一次运输。如今三司想征用民船,如果不同意,那么不能责成办理,如果答应他们,那么冬天京城的柴炭恐怕断绝了。不如募集结实的船运送粮食,用其中破损的船承载柴炭,那么公私都有利。如今市场上的米价昂贵,官价每斗七十钱,做买卖的人不能得利,不敢运粮到京城,即使商栈储存多也藏起来不卖,因此米价更贵,百姓将要饿死。如果听任百姓自行贸易,他们就会从四面八方运粮到京城来,米多了价格自然低廉了。”太宗第二天详细奏报,太祖同意了,这件事果然办成了。
太宗即位,陈从信升为东上阁门使,担任枢密都承旨,适逢八作副使綦廷珪因为病假满没有销假,过了日期没有上朝参拜,就进入朝班中,宣徽使潘美、王仁赡一同因此获罪而扣去一季度薪俸,陈从信与阁门使商凤被责罚授为闲厩使、阁门袛候,其余的人抵罪不等。太平兴国 三年,改为左卫将军,再次担任枢密都承旨。太宗征伐并州汾州,任命他为大内副部署。太平兴国七年,因为秦王廷美的事情牵连获罪,在原职上被罢官。第二年,撤销三司改为三部,任命陈从信为度支使,赏赐宅第在浚仪宝积坊,加官右卫大将军。九年,去世,享年73岁,赠官太尉。
相关阅读
1 《宋史·杨业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杨业,并州太原人。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 【查看全文】
2 杜衍,越州山阴人阅读答案与翻译杜衍,越州山阴人,字世昌,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擢进士甲科,知平遥县,诏举良吏,擢知乾州,徙知凤翔府。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夺我贤太守也?点河东路刑狱 【查看全文】
3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阅读答案与翻译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 【查看全文】
4 《宋史·刘随传》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刘随传 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以进士及第,为永康军判官。军无城堞,每伐巨木为栅,坏辄以他木易之,颇用民力。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民遂得不 【查看全文】
5 宋史•李光传阅读答案与翻译-李光,字泰发李光传 李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人。童稚不戏弄。父高称曰:吾儿云间鹤,其兴吾门乎!亲丧,哀毁如成人,有致赙者,悉辞之。及葬,礼皆中节。服除,游太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 【查看全文】
6 陈尧叟字唐夫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陈尧叟传》陈尧叟字唐夫,解褐光禄寺丞、直史馆。再迁广南西路转运使。岭南风俗,病者祷神不服药,尧叟有《集验方》,刻石桂州驿。又以地气蒸暑,为植树凿井,每三二十里置亭舍,具饮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