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十年三过苏台路翻译赏析_青玉案·十年三过苏台路原文_作者吴潜

  《青玉案·十年三过苏台路》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年三过苏台路。还又是、匆匆去。迅景流光容易度。鹭洲鸥渚,苇汀芦岸,总是消魂处。
  苍烟欲合斜阳暮。付与愁人砌愁句。为问新愁愁底许。酒边成醉,醉边成梦,梦断前山雨。
  【赏析】
  这里词人以“匆匆”这一双关性的意象,将抒情主人公行色匆匆的奔忙,与时间流水不舍昼夜的匆匆流驶联系起来,在空间与时间上取得了共位和同一。“鹭州鸥渚,苇汀芦岸”概括而又形象地突出了环境气氛的萧索和悲凉,词人目睹如此萧瑟的秋景怎能不引发黯然销魂的愁情愁绪。
  下阕进一步渲染环境氛围的悲凉和无可排遣的愁绪。“苍烟欲合斜阳暮”一句极有意境,它使大家看到词人当时所处的情境:田野苍茫,暮烟缭绕,一轮渗淡的夕阳即将西沉,一位孤独的旅人踟蹰在这般情境中,心中的滋味,任谁人都可以想到。“付与愁人砌愁句”一语极有分量,词人的这首小令岂不正是通篇的“砌愁”之句。“愁”本为一种无形无影的抽象物,以“彻”加以描摹,就使它具有了砖石般的体积和重量,无限积郁的愁情,一如层层砖石似的积累起来压在词人心头,词人心绪的沉重则可以想见。“为问新愁愁几许?”以下数句是词人对愁情的进一步描画:“酒边成醉,醉边成梦,梦断前山雨。”不仅句句沾连造语工巧,而且对“愁”的描写也准确、具体、生动。人因愁而借酒相浇,因酒而醉,由醉而梦,因梦而泣……共同根由皆因为一个“愁”字,亦可以说:醉,梦、泣都是愁情的种种表现形态。两个“边”字用得极妙它把酒——醉——梦三字紧密相依次第转化的关系作了十分形象的表达,而“梦断前山雨”这结尾之句也极有意蕴,它既写出归梦被雨声惊断后的索寞,也暗示着梦醒后的泪雨滂沱,愁情愁绪的咏叹至此已可谓淋漓尽致矣。


相关阅读
1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

2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

3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

4 燕公为汉将翻译赏析_燕公为汉将原文_作者胡皓

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

5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

6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