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衣曲·忆郎赴边城》作者为宋朝诗人罗与之。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郎赴边城,几个秋砧月。
若无鸿雁飞,生离即死别。
【前言】
《寄衣曲三首》是南宋诗人罗与之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写思念丈夫,从忆旧开始,三、四句,转而写失望,说如不是还有书信往来,眼前的分离就如同死去永无相见之期。
【注释】
⑴寄衣曲:乐府题。《乐府诗集》收有张籍《寄衣曲》,入“新乐府辞”,七言八句。
⑵秋砧月:秋天在月下捣衣。砧,捣衣石。
【翻译】
想起了当年,丈夫当兵,远赴边疆;撂下我一人在家,凄凄凉凉。多少次,在昏黄的秋月下,我捣着寒衣,把你思想;假如没有那南来北往的大雁捎来你的消息,生离和死别,有什么两样。
【赏析】
自从边塞诗盛行后,一般有两个主题,一是写边疆战士浴血沙场及征战的苦楚、思乡的愁怨,一是写征人之妻对丈夫的怀念及独守空闺的寂寞。后一个主题,往往通过为丈夫寄征衣来表现,有名的如陈玉兰的《古意》云:“夫戍萧关妾在吴,秋风吹妾妾忆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罗与之这组《寄衣曲》,也是通过制寒衣、寄寒衣时的心理动态,表示对丈夫的思念。
第一首,写思念丈夫,从忆旧开始。丈夫去边城已有多年,自己便一年一度地捣衣。“几个秋砧月”,极言时间之长,难以挨熬,“秋砧月”三字又切合时令,包容了女子多少次的织布、捣素、裁衣的辛苦,不由得使人想起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来。这女子默默捣衣,正同李白诗所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思想丈夫回来。三、四句,转而写失望,说如不是还有书信往来,眼前的分离就同死去永无相见之期没有什么两样。这两句,下得很沉痛。以鸿雁代指书信,切合边塞风光,说丈夫离得很远。末句用《楚辞》“悲莫悲兮生别离”句,予以加深,呼应第二句“几个秋砧月”,表现因为离别太久,相见无期的怨恨与失望。
寄衣诗带说鸿雁,表达对丈夫消息的渴望,也是诗家常用的手法。如张纮《怨诗》云:“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罗与之借鉴了这一手法,翻过一层,写得到音讯但丈夫不能回来引起的悲哀,道人所未道。
相关阅读
1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
2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
3 燕公为汉将翻译赏析_燕公为汉将原文_作者胡皓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
4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
5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
6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