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长字》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
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
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前言】
《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长字》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首写景诗,写的是泛舟江上所见,因时点景,构织出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综合起来又构成诗情画意的境界。江面上各种景物被诗人描写得层次井然而又浑然一体,衬托出诗人欢畅的愉悦的心情。
【注释】
⑴梁州:唐州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汉中市。赵行军:作者友人,生平未详。行军,即行军司马,官名,唐时出征将帅或节度使下皆置行军司马,管理军中事务,负责作战参谋。龙冈寺:在梁州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西龙冈山,其地北临汉水。北庭:向北的庭院。泛:浮行。侍御:唐代称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为侍御。
⑵霜台:御史台的别称。因御史纠察非法,威严如肃杀秋霜所以御史台又有霜台之称。
⑶行军:指赵行军。粉署郎:即尚书省的郎官,这里是诗人自指。当时岑参被任为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唐时职方郎中属于尚书省右司的兵部。粉署,汉代尚书省用胡粉涂壁,后世因称尚书省为粉署。
⑷没:意即不知飞向何处。
⑸岸花:岸边的鲜花。
⑹新月:夏历初一的月相。
⑺滩声:波浪在滩边的冲击声。聒:喧扰,嘈杂。
⑻江钟:江边钟声。
⑼棹:舶桨,这里指船。
【翻译】
是谁宴请你这霜台使者?行军司马还有我尚书郎。舟中唱歌江鸟飞出天外,岸边吹笛飘来阵阵花香。杯中酒影摇动初升弯月,夕阳之下滩头涛声喧嚷。钟声传来江面天色已晚。划船归去绿水多么悠长。
【赏析】
这首诗勾划出一幅极其优美的画面,江面上渔歌声起,江鸟展翅向远方飞翔,随着悠扬的笛声,飘来阵阵醉人的花香;天上的月几在酒影中晃动,滩头的涛声在夕阳下喧嚷。当诗人听到江边传来的钟声时,已是暮色沉沉了,于是荡起轻舟归去,而眼前那碧绿的江面还是那样悠远,给归去的人们提供赏玩的风光。
诗的开头两句点出“宴”字,并点明宴饮者,虽纯用交代,但字里行间充满怡悦轻快之感。作必要说明之后,诗的以下几句便写泛舟江上所见。
三、四两句,上句“唱歌”为所闻,“江鸟”为所见,诗人巧妙地写出二者的顾盼关系;下句“吹笛”又是诉诸听觉,而“花香”则是诉诸嗅觉,诗人巧妙地把二者融为一体,为诗人的感觉同时接受,遂构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
五、六两句,借眼前的酒影写及天上的新月,由滩头的涛声牵出天边的夕阳。诗人与友人泛舟江上,随着时间的流逝,眼前酒杯中的月影寓于目,远处夕阳下的涛声聒于耳。“酒影”照应“宴”字,而一“摇”一“聒”,一近一远,一见一闻,都是动态描写,并无喧闹不定之感,只衬托出人们心境的快活。
诗的结尾两句写归舟。“江钟”巧妙地暗示中题目的“龙冈寺”,又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推移。“闻已暮”,写诗人们心情快活,忘却时间的流逝,不知暮色之将至。一“绿”一“长”,勾划出单纯而又丰富的美景,人们虽荡舟归去,然而眼前尚有无限风光供人们在归途中赏玩,照应“泛舟”二字,使诗歌留不尽之意。
这首诗写泛舟江上所见,因时点景,构织出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综合起来又构成诗情画意的境界。江面上各种景物被诗人描写得层次井然而又浑然一体,衬托出诗人欢畅的愉悦的心情。
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
2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
3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
4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
5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
6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