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金陵·此君堂后青苍玉翻译赏析_怀金陵·此君堂后青苍玉原文_作者张耒

  《怀金陵·此君堂后青苍玉》作者为宋朝诗人张耒。其古诗全文如下:
  此君堂后青苍玉,别后何曾寄一声。
  想见秦淮月堂下,西风吹浪拍堤平。
  【前言】
  《怀金陵三首》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当写于不同时时。第一首诗追忆金陵的风光;第二首诗实为金陵怀古诗,借亡国之君陈后主与张丽华的一段史事,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革是非只待后人评说的感慨;第三首诗追怀金陵的昔日之游。三首诗艺术风格相似,手法相同,都是一、三、四句一脉相承,第二句宕开一笔,另换一意,含意深婉,用典简净,具有“自然奇逸”的艺术特色。
  【注释】
  ⑴此君堂:堂名。“此君”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常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⑵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六朝故都。
  ⑶秦淮:即秦淮河,河畔一带为金陵名胜。
  【翻译】
  记得此君堂后面有着美好的青苍玉,自从离开金陵之后哪里有一点音信?想起当年在此堂下,美丽迷人的秦淮月夜里,西风吹起河中浪花拍击着河堤的情景,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赏析】
  《怀金陵三首》似乎不是写于同时。第一首回忆金陵秦淮的风光。第二首实为金陵怀古诗,所咏的是亡国之君陈后主与张丽华的一段史事。数百年之后,作者回想这段荒淫误国的丑事,对于张、孔的容色无需再评论了。她们早已魂埋幽石,埋骨穷壤了。就连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秦淮河,也有它兴衰的历史,后来有一半被荒野的榛子树所侵夺,失去了昔日的繁华。“青溪天水相澄映”二句是承首句而来,接咏张丽华之事。当隋军攻克台城之后,陈后主与张丽华一同逃入井中,隋军把他们从井中捞出,斩张丽华于青溪中桥(一说斩于青溪栅),所以青溪是张丽华的丧身之处。
  《南史·张贵妃传》又载:“至德二年(指584年),(后主)乃于光昭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高数十丈。……后主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从诗的三四两句看,“临春阁上魂”应是指张丽华。陈后主死于洛阳,葬于邙山,所以“临春阁上魂”实应为“结绮阁上魂”,用“临春”代“结绮”,是因句中平仄韵律的需要。不过这也无关紧要,陈、张的幽灵,仍然可以在临春阁相聚。诗人不过是用此来警告不思振作的宋代统治者,希望他们不要重蹈陈后主的覆辙罢了。


相关阅读
1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

2 燕公为汉将翻译赏析_燕公为汉将原文_作者胡皓

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

3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

4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

5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

6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