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宣武三十韵翻译赏析_到宣武三十韵原文_作者李绅

  七月趋梁苑,三年谢尹京。旧风除物蠹,新律奉师贞。
  龙节双油重,蛇矛百练明。跃鱼连后旆,腾虎耀前旌。
  路转金神并,川开铁马横。拥旄差白羽,分辔引红缨。
  在浚风烟接,维嵩巩洛清。贯鱼奔骑疾,连雁卷行轻。
  烟垒风调角,秋原雨洗兵。宿云看布甲,疏柳见分营。
  鼓彻通宵警,和门候晓晴。虎符三校列,鱼胄万夫迎。
  弄马猿猱健,奔车角牴呈。驾肩傍隘道,张幕内连楹。
  森戟承三令,攒戈退一声。及郊知雨过,观俗辨风行。
  望宋怜思女,游梁念客卿。义夫留感激,公子播英名。
  泽广豚鱼洽,恩宣岂弟生。善师忘任智,中略在推诚。
  式宴歌钟合,陈筵绮绣并。戏鼙千卒跃,均酒百壶倾。
  乐与师徒共,欢从井邑盈。教通因渐染,人悦尚和平。
  授钺惭分阃,登坛荷列城。虚裘朝独坐,雄剑夜孤鸣。
  白发侵霜变,丹心捧日惊。卫青终保志,潘岳未忘情。
  期月终迷化,三年讵有成。惟看波海动,天外斩长鲸。
  【前言】
  《到宣武三十韵》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此诗对宣武军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描述,强烈地渲染了作者眼中的宣武军磅礴浩大的威风与气势。
  【注释】
  ⑴宣武:即宣武军,唐朝中原地区的藩镇之一。
  ⑵汴州:古地名。即今河南省开封市。
  ⑶悴:萎靡,衰败。
  ⑷阃:统兵在外的将帅。
  【赏析】
  “宣武”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建立的宣武军,其大本营设在今开封一带。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成为叛镇、跋扈藩镇和唐朝中央政府反复争夺的重要地区。为了防范河朔地区及缁青、淮西等叛镇对唐政府的威胁和保护运河的安全,唐政府根据形势的变化先后在此地设立了一些藩镇,宣武军就是适应这一形势而建立的。宣武军占据着中原腹地,“在浚风烟接,维嵩巩洛清”,说明宣武军的前沿就处在当年流经浚县的黄河南岸。
  此诗极力渲染宣武军的浩大声势。作者在另一首诗《拜宣武军节度使》中曾写道:“油幢并入虎旗开,锦橐从天凤诏来。星应魏师新鼓角,地嫌梁苑旧池台。日晖红旆分如电,人拥青门动若雷。伊洛镜清回首处,是非纷杂任尘埃。”表达的也是类似的意思。
  尽管诗人把个宣武军写得耀武扬威,其实宣武军内部十分复杂。一是宣武军所处漕运咽喉的地理位置上,军中将士河北平卢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宣武军的核心和骨干,安史之乱期间和乱后,宣武军进入了大量的受河朔化影响比较大的军人。二是先后镇汴的节度使及与宣武军来源有关系的节度使张献诚、田神功、李忠臣、令狐彰等都和平卢军人和安史叛军有关系,他们投诚唐朝后,尽管有的表现得很恭顺,但其所率领的军队河朔化很严重,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走向叛乱的道路。三是宣武军节度使往往靠厚赏来取悦于军队的支持,而军队的要求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反而为军乱埋下祸根。四是唐朝中后期,藩镇军队素质的降低。五是宣武军节度治军失当。由于以上原因,宣武军先后发生大的军乱就有八次。有这样的军队,纵是“虚裘朝独坐,雄剑夜孤鸣。白发侵霜变,丹心捧日惊。卫青终保志,潘岳未忘情。”也难挽回大唐的江河日下。


相关阅读
1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

2 燕公为汉将翻译赏析_燕公为汉将原文_作者胡皓

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

3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

4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

5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

6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