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精舍寺·胜景不易遇翻译赏析_题精舍寺·胜景不易遇原文_作者钱起

  《题精舍寺·胜景不易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钱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胜景不易遇,入门神顿清。
  房房占山色,处处分泉声。
  诗思竹间得,道心松下生。
  何时来此地,摆落世间情。
  【前言】
  《题精舍寺》是唐代著名文人郎士元所作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了诗人夜访精舍寺,拜谒高僧时的见闻感悟,表达了诗人欲高僧一样,内心超脱,达到断离尘缘的禅境的思想感情。
  【注释】
  ①武溪:水名,在湖南庐溪县。
  ②远公:即庐山慧远,此处将精舍寺中高僧比作慧远。
  ③诸品:诸多种类的事物。
  ④半偈:释迦牟尼在雪山修菩萨道时,帝释曾为之诵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释迦牟尼愿舍身而闻后半偈。帝释为之宣说:“生灭灭己,寂灭为乐。”
  ⑤双峰:本为山名,因禅宗四祖、五祖居之而成为禅家胜地之代称。
  【翻译】
  石林精舍武溪水东,夜叩禅关拜谒高僧。月在上方万籁俱静,僧持半偈万缘皆空。秋山终日猿声凄切,落叶寒泉喧嚣不停。惟系双峰至高山巅,我与故人心心相通。
  【鉴赏】
  这一首诗先写作者夜访寺院,拜谒高僧。这是进入寺院的开始,也是步入禅门的开始。寺院中果有另一番景象:明月高悬之下,万籁俱寂,仿佛是明月所象征的清静智慧的力量镇定了万事万物。高僧也果然有别一种神情:半偈在手,便参破生灭,万法俱空。明月能静万物,半偈能空万缘。这是佛法的力量、是禅智的力量。“‘生灭灭己’即是永断于生死,‘寂灭为乐’即是常得无量乐。”(《涅檠经疏》卷二一)既然已得禅定之智,终日里猿啸、落木、寒泉都不能使之心动。无论是处在多么惊心动魄的环境,作者也将与高僧一样,内心超脱,达到断离尘缘的禅境。


相关阅读
1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全文】

2 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 【查看全文】

3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翻译赏析_玉漏迟·乱离词客少原文_作者张尔田

《玉漏迟乱离词客少》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尔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 【查看全文】

4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原文_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翻译赏析_作者崔护

《晚鸡黯黯严城罢鼓鼙》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赏析】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 【查看全文】

5 燕公为汉将翻译赏析_燕公为汉将原文_作者胡皓

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 【查看全文】

6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翻译赏析_南乡子·睡起绕回塘原文_作者李之仪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作者为宋朝诗人李之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睡起绕回塘。不见衔泥燕子忙。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犹有轻风递暗香。 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自恨无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