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
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
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
白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
【注释】本诗作于建炎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在风雨飘摇之际,作者避乱于岳州。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和杜甫的《春望》相比,语言风格相似,表情达意中都能够体现出“清新俊逸”的语言特点。
B. 首联起句平缓,叙述了写诗的地点、时间以及诗人对环境的感受,次句“恨醉迟”则是以饮酒难醉言内心愁绪之深。
C. 颈联两句,“天翻”对“地覆”,“齿豁”对“头童”,语言庄重严肃,诗人直抒胸臆,将内心的情感强烈地宣泄出来。
D. 尾联二句为全诗作结。“白竹篱”是眼前所见实景,“湖海阔”则既指眼前景物,也指由眼前之景所联想到的广阔世界。
15. 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颔联的艺术特色。
答
14. A
15. (1)寓情于景(融情与景、情境交融)。紧承首联,表面写燕子不禁夜雨,海棠傲立寒夜之景,实寄寓诗人对朝廷投降派(小人)的蔑视与批判以及对气节高尚之人的歌颂与崇敬之情。对比(衬托)。燕子不禁夜雨和海棠傲立寒夜对比(或以燕子衬海棠)突出海棠的坚韧与高洁,从而抒发诗人对海棠的赞颂之情。
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本诗和杜甫的《春望》相比,语言风格相似,表情达意中都能够体现出‘清新俊逸’的语言特点”错误,这两首诗歌都不是“清新俊逸”。“清新俊逸”是指清美新颖,不落俗套。本诗的创作背景“南宋朝廷正处在风雨飘摇之际,作者避乱于岳州”,《春望》写于安史之乱诗人身处沦陷区之时,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写下《春望》一诗,这两首诗歌的背景已经决定了这两首诗歌不可能是“清新俊逸”。本诗是感慨悲壮,意境深阔;杜诗则是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故选A项。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颔联的艺术特色”,题干只是给出鉴赏的对象,却没有指明鉴赏的角度,故考生可以多角度入手分析。首先理解颔联的意思,明确写了什么,“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这两句意思是“归巢的燕子瑟缩着毛羽,连夜寒雨使它们畏怯难飞。庭下的海棠却经雨不谢,仍然争芳吐艳待我老夫吟诗”,宋人本就有以莺燕比喻趋炎附势、苟且偷安的小人的习惯,这里的燕子也是既为实指,又含有比喻朝廷宵小之意。诗人以此表现了诗人对投降派的憎恶和谴责,以“海棠傲立”表现了对气节高尚者的崇敬和称颂,这二句,诗人是将自己的感情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之中,考生可以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分析。这两句诗中涉及两个形象,一是“燕子”,其表现是“不禁连夜雨”,二是“海棠”,其表现是“犹待……”,同样身处寒夜之雨,但表现截然不同,考生可以从对比反衬的角度分析。
相关阅读
1 秋晚登古城翻译赏析_秋晚登古城原文_作者李百药
《秋晚登古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 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 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 【查看全文】
2 夏日饮山亭阅读答案-刘因,借住郊园旧有缘,绿阴清昼静中便夏日饮山亭 刘因 借住郊园旧有缘,绿阴清昼静中便。 空钩意钓鱼亦乐,高枕卧游山自前。 露引松香来酒盏,雨催花气润吟笺。 人来每问农桑事,考证床头《种树篇》。 15、下列对这首 【查看全文】
3 和咏廨署有樱桃翻译赏析_和咏廨署有樱桃原文_作者孙逖《和咏廨署有樱桃》作者为唐朝诗人孙逖。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林天禁里,芳树有红樱。 江国今来见,君门春意生。 香从花绶转,色绕佩珠明。 海鸟衔初实,吴姬扫落英。 切将稀取 【查看全文】
4 七哀诗·荆蛮非我乡翻译赏析_七哀诗·荆蛮非我乡原文_作者王粲《七哀诗荆蛮非我乡》作者为汉朝诗人王粲。其古诗全文如下: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 【查看全文】
5 水龙吟·故乡何处栖迟翻译赏析_水龙吟·故乡何处栖迟原文_作者长筌子《水龙吟故乡何处栖迟》作者为元朝诗人长筌子。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乡何处栖迟,海山雾敛春风细。花浓石润,云娇烟淡,天容如水。芝桂香分,橘橙酒滟,锦茵摛翠。佩霓裳缥渺, 【查看全文】
6 筹笔驿·抛掷南阳为主忧翻译赏析_筹笔驿·抛掷南阳为主忧原文_作者罗隐《筹笔驿抛掷南阳为主忧》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罗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