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芳树·迢迢芳园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
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
风条洒余霭,露叶承新旭。
佳人不可攀,下有往来躅。
【前言】
《对芳树》是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所作的一首悼亡诗,作者因看到园中的花树,依然一片生机,而攀条摘花的人,却已逝去,生出了物是人非之感。
【注释】
①迢迢:遥远的样子。
②曲:曲折之处。
③风条:受风的枝条。霭:云气。 余霭:指残余的雾气。
④新旭;朝阳。
⑤躅:足迹。
【翻译】
高大美好的园中花树,排列的倒映在弯弯曲曲的清水池中。芳树新美,远枝摇摇,在微风中露水从远枝风条中抛洒;露叶青翠如碧,迎接着朝阳的升起,承受着旭光的照耀,显得新美可爱,生机盎然,然而看着这个却伤人心。不要随意攀折这芳菲佳树,树下有佳人徘徊往返的脚印。
【赏析】
首二句是起兴兼比喻:“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这两句既是对园中实景的生动描绘,也是对昔日美好夫妻生活的比喻。比喻美好的夫妻,如鱼得水之欢欣,如芳林映清池之和谐。但是,妻子故去了,园中之景尚存,怎么不伤人心呢?
因而引出次二句的慨叹:“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芳树碧绿,池水清清,美景一如故旧,唯独不见妻子的倩影。物依旧,人已故。睹物思人,诗人追念之情缕缕传出。
颈联“风条洒余霭,露叶承新旭”,是承“还如故时绿”而来,显得芳树新美,远枝摇摇,生机盎然。然而诗人写这清景佳趣,并非要抒发“赏心悦目”之思,而是要表达其“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之慨,抒发的是“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之怅惘。这里是以乐景写哀情,借美景反衬内心的伤感。
诗末直接将芳树看作故妻:“佳人不可攀,下有往来躅。”视芳树如故妻,因而不要使其受到半点损伤。自己也需时时在芳树下徘徊停留,精心地保护她。
本诗纯用比兴之体,字面均写对园中碧树清池的喜爱、伤、感、依恋之情,而处处流露对故妻的痛悼恋旧之思。这种不即不离的悼亡之作,令人读来倍感真挚动人。
《秋斋独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赏析】 《秋斋独宿》紧扣秋和独宿展开诗意。开篇即从写月光入笔 【查看全文】
2 游开元精舍翻译赏析_游开元精舍原文_作者韦应物《游开元精舍》作者为唐朝诗人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 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 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翻译】 初 【查看全文】
3 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翻译赏析_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原文_作者韦应物《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野泉几处侵应尽,不遇山僧知问谁。 【前言】 《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是唐 【查看全文】
4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翻译赏析_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原文_作者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 【查看全文】
5 调笑令·河汉翻译赏析_调笑令·河汉原文_作者韦应物《调笑令河汉》作者为唐朝诗人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塞北江南别离。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赏析】 这首词在写法上,层层 【查看全文】
6 夏冰歌·出自玄泉杳杳之深井翻译赏析_夏冰歌·出自玄泉杳杳之深井原文_作者韦应物《夏冰歌出自玄泉杳杳之深井》作者为唐朝诗人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出自玄泉杳杳之深井,汲在朱明赫赫之炎辰。 九天含露未销铄,阊阖初开赐贵人。 碎如坠琼方截璐,粉壁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