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二世元年七月【乙】齐桓公问管仲曰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19-04-14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 :‘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①,不遂亡者,未之有也。”——(选自刘向《说苑》)
【注】①上:君王
10.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度已失期 (_________)
(2)为天下唱 (___________)
(3)仰而视天(_________)
(4)不遂亡者 (___________)
11. 翻译下列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
12. 下列选项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B.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3. 【甲】文中陈胜以“天下苦秦久矣”揭示起义的根本原因,正是【乙】文管仲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甲】【乙】选文都是通过_______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选文中陈胜、管仲共同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 (1). (估计) (2). ( 同“倡” 倡导) (3). (连词表修饰) (4). (最终,终于)
11. (1)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2)齐桓公问管仲:“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
12. C
13. (1). 民怨其上 (2). 语言 (3). 敏锐的洞察力

【解析】
10.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唱”通“倡”,“倡导”的意思;“度”是古今异义词,“估计”的意思。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亡、举大计、等”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王、何、贵”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 “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题目中的“扶苏以数谏故”中的“以”是“因为”;A项中“以”是“介词,把”;B项中的“以”是“凭借”;C项中的“以”是“因为”;D项中的“以”是表承接关系。故选C。
13.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人物描写的内容概括作答。【甲】文中的“天下苦秦久矣”与【乙】文管仲所说的“民怨其上”是一样的,都是百姓对统治者的不满。【甲】【乙】都采用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了两个人都善于对事物进行分析,抓事物的本质,具有敏锐的洞察问题的能力。据此理解作答。

参考译文:
【乙】齐桓公问管仲:“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管仲回答)说:“应把天当作最宝贵的。”(于是)齐桓公仰起头望着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的天。给人民当君主的,要把百姓当作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亲附,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就要灭亡。《诗》中说“做人如果不善良,一个地方的人都会怨恨他”。 百姓怨恨他们的君主,而最后不灭亡的政权,是从来就没有过的。”



相关阅读
1 《陋室铭》《王欢守志》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查看全文】

2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 【查看全文】

3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乙】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 【查看全文】

4 王大将军起事,丞相兄弟诣阙谢阅读答案与翻译

王大将军起事①,丞相兄弟诣阙谢,周侯深忧。诸王始入,甚有忧色。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②卿。周侯直过不应。既入,苦相存活。既释,周大说,饮酒。及出,诸王故在门。周曰: 【查看全文】

5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与解析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查看全文】

6 [甲]余幼时即嗜学[乙] 初,权谓吕蒙曰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