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湖心亭看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19-08-16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乃于三更启行。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布满空中,雷电大作,大雨如注,仓卒披雨具,然衣已沾湿。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圉人于昏黑中寻一草棚,相与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象,如山,如怪石,如树,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是日仅行四十里,抵临淮;使人入城访朱鉴薛,值其他出。薄暮,独步城外。是时隍中荷花盛开,凉风微动,香气袭人,徘徊久之,乃抵旅舍主人宿。(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18.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乃于三更启行
(3)值其他出
(4)乃抵旅舍主人宿
19.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
20. 【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甲文写景采用的是______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乙文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字里行间很明显地读出了作者的行踪。
21. 【甲】文中叙事是行文的线索,写景是重点,景中含情,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意外惊喜,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感伤,因为志趣相投又释然,情绪的变化可谓一波三折。试分析【乙】文中作者感情的变化。

【参考答案】
18. ①还 ②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③恰逢 ④才
19. (1)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离开。
(2)(我们)敲遍附近旅社的门,都没有人应声。
20. (1). 白描 (2). 移步换景
21. 下雨时的焦急;天亮时兴奋喜悦;傍晚流连忘返。

【解析】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更”是一词多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更”是“还”;“乃于三更启行”中的“更”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值”是古今异义词,“恰逢,适逢”的意思。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余(我)、强(尽力)、白(杯)”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叩(敲)、逆旅(旅店)、皆(全,都)”几个词是赋分点。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甲文“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运用的是白描的写法,勾勒出湖中美景。乙文“三更启行”“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雨止,则天已明矣”“仰观云气甚佳……”;“是日仅行四十里”“使人入城访朱鉴薛,值其他出”;“薄暮,独步城外”“是时隍中荷花盛开,凉风微动,香气袭人”。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据此理解填写作答。
【21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分析。乙文是以作者的行踪和时间的推移为线索,随着景致的变化,作者的情感也在不断地变化。“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下雨时的焦急;“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雨后,天亮时的欣喜;“薄暮,独步城外”“徘徊久之,乃抵旅舍主人宿”--今晚时的流连忘返。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甲)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附近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从上至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着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呢!”
(乙)于是在三更启程。走了四五里,看到西北方云气升腾聚集;不久,(乌云)布满空中,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我们)急急忙忙地披上雨具,然而衣服已经淋湿了。走到总铺,雨越发大了;(我们)敲遍了旅店的门,都不应声。马夫在黑暗中找到一间草棚,大家一起暂时躲避在草棚下面。雨停了,而天已经亮了。道路都被大水横流淹没,分不清田地和小路。我暗自感叹水利工程没能修筑好,天下没法安定啊。如果能得到一位好官,也足够治理好一个邑了。可惜没有在这上面用心思的人。抬头看到云气非常好看:有的像人,有的像狮子大象,像山,像怪石,像树,瞬息万变。我曾说过看云最好在落日时分,最好在雨过天晴时,却不知在日出时分看云也很美。这一天只走了四十里,抵达临淮;让人进城拜访朱鉴薛,恰逢他外出到别处去了。傍晚,独自在城外散步。此时护城河里的荷花盛开,凉风轻轻吹过,香气袭人,我徘徊流连很久,才回到旅店休息。



相关阅读
1 顾恺之,字长康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 《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每食甘蔗,恒 【查看全文】

2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答案与翻译

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 【查看全文】

3 张岱《湖心亭看雪》袁宏道《满井游记》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查看全文】

4 【甲】鱼,我所欲也【乙】梁惠王曰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查看全文】

5 创鹜之报阅读答案与翻译

创鹜之报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 【查看全文】

6 上与群臣论止盗阅读答案与翻译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