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
巴陵西跨城闉,揭飞观①,署之曰:“岳阳楼”,不知俶落②于何代何人。自有唐以来文士编集中,无不载其声诗赋咏,与洞庭、君山率相表里。宗谅初诵其言,而疑且未信,谓作者夸说过矣。去秋以罪得兹郡,入境而疑与信俱释。及登楼,而恨向之作者所得仅毫末尔,唯其吕衡州诗云:“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此粗标其大致。自是日思以宏大隆显之,亦欲使久而不可废,则莫如文字。乃分命僚属于韩、柳、刘、白、二张、二杜③逮诸大人集中,摘出登临寄咏,或古或律,歌咏并赋共七十八首,暨本朝大笔如太师吕公、侍郎丁公、尚书夏公④之众作,榜于梁栋间。又明年春,鸠材僝工⑤,稍增其旧制。古今诸公于篇吟,率无文字称记。所谓岳阳楼者,徒见夫屹然而踞,呀然而负,轩然而竦,伛然而顾⑥,曾不若人具肢体而精神未见也,宁堪乎久焉?
(滕子京《与范经略求记书》节选)
注释:①闉,古代瓮城的门。揭,高举。飞观,岳阳楼。②俶落,落成。俶,始也。③即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张说、张九龄、杜甫、杜牧。④吕公,吕夷简(978-1043),曾任宰相、司徒、封申国公。丁公,丁谓(962-1033),曾任门下侍郎,封晋国公。夏公,夏竦(985-1051),曾任吏部尚书,封英国公。⑤鸠材僝工,鸠材,聚集材料。僝工,召集工匠。⑥这里用人的四种姿态比喻无“记”得岳阳楼“有形而无神”,为下文求记作张本。呀然,大而空的样子。伛,驼背。
4. 为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
春和景明
A. 景物 B. 风景 C. 光景 D. 日光
5. 翻译句子。
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⑵不知俶落于何代何人。
6. 材料二中,与材料一里划线句子“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句在内容上形成照应的是哪些文字?
7. 阅读材料一“若夫淫雨霏霏……其喜洋洋者矣”一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作者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材料一“若夫淫雨霏霏……其喜洋洋者矣”一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作者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答:
参考答案
4. ⑴ D; 评分: 2分;
5. ⑴政治通达百姓和乐,各项荒废的事业都得到振兴。 评分:2分;
⑵不知道岳阳楼是在哪个朝代何人之手建造而成的。 评分:2分。
6. “乃分命僚属于韩柳刘白二张二杜逮诸大人集中…… 暨本朝大笔如太师吕公侍郎丁公尚书夏公之众作,榜于梁栋间。” 评分:2分。
7. 示例:本段文字抓住岳阳楼上登楼远望时一凄清悄怆一明媚亮丽两种景象进行描写,在对比中揭示出一般的迁客骚人登临送目,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如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等句子的描写,亮丽的景色与人登高望远时的心旷神怡相互映衬;而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等景色又极易使人触景伤怀,感慨生活的遭际与不公。在作者笔下既表达了对他们的这种情感的理解与同情,也间接抒发了自己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情怀的渴慕与向往。 评分:4分。
相关阅读
1 上与群臣论止盗阅读答案与翻译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 【查看全文】
2 创鹜之报阅读答案与翻译创鹜之报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 【查看全文】
3 顾恺之,字长康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 《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每食甘蔗,恒 【查看全文】
4 【甲】鱼,我所欲也【乙】梁惠王曰阅读答案与翻译【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查看全文】
5 张岱《湖心亭看雪》袁宏道《满井游记》阅读答案与翻译[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查看全文】
6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答案与翻译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