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0-01-08
鲁国之法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①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②。
子贡③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④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⑤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选自《吕氏春秋 察微篇》)
注释:①为臣妾:做奴隶。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称臣,女称妾。②府:指国库。③子贡:名赐,孔子的学生。④赐:子贡的名。⑤子路:孔子的学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鲁国之法 (法:法令、法规)
B.圣人之举事 (举:选拔、推举)
C.移风易俗 (易:改变)
D.其人拜之以牛 (拜:感谢)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
②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3)孔子对两个学生的做法分别持什么态度?他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
(1)B
(2)①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鲁国的)国库中报销赎金。
②你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3)孔子批评(否定)子贡赎人而不支取金钱的行为,(表扬(肯定)子路救人取牛的行为;这样做是因为孔子认识事情看得远(或:看重事情对他人的影响;或:看重事情对社会的影响)。

【解答】
(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A.句意:鲁国有一条法律。法:法令、法规。解释正确。
B.句意:圣人做的事。举:做。解释不正确。
C.句意: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易:改变。解释正确。
D.句意: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拜:感谢。解释正确。
故选:B。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法,法律;于,在;取,报销。句意为: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鲁国的)国库中报销赎金。
②句中重点词有:取,收取;金,补偿金;复,在;赎,赎身。句意为:你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内容,从“赐失之矣”和“鲁人必拯溺者矣”中可知,孔子批评(否定)子贡赎人而不支取金钱的行为,(表扬(肯定)子路救人取牛的行为;从“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鲁人必拯溺者矣”中可知,孔子看重事情对他人的影响。

参考译文: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鲁国的)国库中报销赎金。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端木赐)在诸侯国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到鲁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赐(子贡的名)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的人了。”



相关阅读
1 创鹜之报阅读答案与翻译

创鹜之报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 【查看全文】

2 上与群臣论止盗阅读答案与翻译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 【查看全文】

3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答案与翻译

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 【查看全文】

4 顾恺之,字长康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 《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每食甘蔗,恒 【查看全文】

5 张岱《湖心亭看雪》袁宏道《满井游记》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查看全文】

6 【甲】鱼,我所欲也【乙】梁惠王曰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