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0-02-26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正义》)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故 人 不 独 亲 其 亲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不独子其子 以……为子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 憎恶 
③仿佛若有光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④悉如外人 全,都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十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甲】段中阐述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请找出【乙】段中表达“大同”社会特点的语句,并简析两文的关系。

参考答案: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①以……为子②憎恶③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④全,都
(3)①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②(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4)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意思对即可)
(5)①人人安居乐业,比如:大同社会的“男有分,女有归”与世外桃源的“其中往来种作”相似。②百姓能幸福的劳作、生活。比如:大同社会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与世外桃源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似。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的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参考译文:
【甲】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乙】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节奏的划分。这种题型,解答的前提对句子节奏的划分方法有一定的积累:划分停顿时,一是要根据语义,二是要注意虚词,三是要看清要求,划分几处。具体划分的时候,应该以词语的意义为单位,表达一个意义的词语就不能被划分开。本句子的意思是: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所以这个句子划分的节奏是:故/人不独亲其亲。
(2)本题考查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子: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子
②句意: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恶:憎恶
③句意:洞里隐隐约约有点光亮。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④句意: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悉:全,都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与:同“举”,选举,推举。句意: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②重点词有: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句意:(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梳理文章内容,分层概括要点。通过阅读,文章的第二、三、四句就包含“大同”社会的三大基本特征,即: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5)本题考查对两段文字的比较阅读及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然后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得出答案。【甲】文中提出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其中,“男有分,女有归”一句体现的就是人人安居乐业的特征,而【甲】文中“其中往来种作”一句所表现的也是世外桃源人的安居乐业生活,与【乙】段“大同”社会特点相似;另外,【甲】文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所表现的正是【乙】文“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即“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羚,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第三,“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是艺术的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它对后世影响巨大,如【甲】文中的外桃源的境界就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的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相关阅读
1 上与群臣论止盗阅读答案与翻译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 【查看全文】

2 张岱《湖心亭看雪》袁宏道《满井游记》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查看全文】

3 【甲】鱼,我所欲也【乙】梁惠王曰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查看全文】

4 创鹜之报阅读答案与翻译

创鹜之报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 【查看全文】

5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答案与翻译

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 【查看全文】

6 顾恺之,字长康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 《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每食甘蔗,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