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之乐也。
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卒葬之 卒:最终
B. 有碑仆道 仆:倒
C. 火尚足以明也 明:亮
D. 则或咎其欲出者 告:过失
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浮图慧褒始含于其址 浮屠:这里指和尚
B. 唐浮图慧褒始含于其址 址:山脚
C. 褒之庐家也 庐家:坟墓
D.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 这里指山南
7.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
B.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以其无礼于于晋且贰于楚也
C. 有息而欲出者 项王按剑而跽曰
D. 不出,火且尽 若属皆且为所虏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是篇游记,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览的过程,叙议结合,以记叙为主。
B. 第一段说明褒禅山命名由来,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为归依,内容上环环相扣
C. 第一段记叙的最物由慧空禅院、华山洞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为后文议论埋下了伏笔
D. 第二段写作者进洞半途,听了倦怠者的话,没能尽赏游之乐,“悔”概括了其心情。
【答案】5. A 6. C 7. D 8. A
【解析】
【5题详解】
(1)本题是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推测.A项“卒”解释为“最终”有误,应解释为“死”,这句话翻译为:死后又葬在那里.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是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推测。C 庐家:也作“庐墓”,古人在服丧期间,于父母或师长坟墓旁搭建的守护的屋舍。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本题考查了“其”“以”“而“且”四个常见文言虚词。结合具体用法和语境可知,A项其:代词,代指华阳洞;其,代词,代指荆轲B.以,相当于“而”,表伴随关系,因为C而,顺承关系;伴随关系;D意义、用法都相同,“将要”。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赏析表达方式,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A“以记叙为主”有误,本文是篇游记,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览的过程,本文是篇游记,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览的过程,叙议结合。记叙为主, 表述错误。故选A.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相关阅读
1 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两句表现出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客吹洞 【查看全文】
2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阅读答案与翻译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人有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笔后便难作,此殆以工 【查看全文】
3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4 陆游书房阅读答案与翻译陆游书房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 【查看全文】
5 宋·苏轼《魏武帝论》唐·朱敬则《魏武帝论》阅读答案与翻译文本一: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古之所谓大智 【查看全文】
6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阅读答案与翻译-《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