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刑部尚书领京兆内史/卫文升年老/闻渊兵向长安/忧惧成疾/不复预事/独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奉代王侑乘城拒守/
B.刑部尚书领京兆内史卫文升/年老/闻渊兵向长安/忧惧成疾/不复预事/独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奉代王侑乘城拒守/
C.刑部尚书领京兆内史/卫文升年老/闻渊兵向长安/忧惧成疾/不复预事/独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奉代/王侑乘城拒守/
D.刑部尚书领京兆内史卫文升/年老/闻渊兵向长安/忧惧成疾/不复预事/独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奉代/王侑乘城拒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公,既用于对父亲的敬称,也指对年长者的敬称,文中是指柴绍岳父李渊。
B.长史,古代职官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亦称为别驾。
C.长春宫,初名晋城,后因登高可以远望,花木茂盛四时如春,遂改名长春宫。
D.娘子军,隋末李渊的女儿统率的军队号称娘子军,后泛称由女子组成的队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渊娶神武肃公窦毅的女儿为妻,窦氏生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太子千牛备身临汾人柴绍。
B.李渊的堂弟李神通在长安,段文振的儿子左亲卫段纶在蓝田,同时聚集部众响应李渊。
C.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及关中群盗都向李渊请降,李渊——写信慰劳并授予其官职。
D.李世民所到之处,官吏百姓和群盗如同流水一样归附他,李世民收纳其中的英雄豪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第速行,我一妇人,易以潜匿,当自为计。
(2)庚午,自临晋济渭,至永丰仓劳军,开仓赈饥民。
14.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李氏的形象特点。
答
10.B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句意:刑部尚书兼京兆内史卫文升已年老,他闻知李渊军队向长安进军,忧惧成疾,不再参预政事。只有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尊奉代王杨侑据城坚守。“刑部尚书领京兆内史卫文升”中“刑部尚书领京兆内史”是卫文升的官职,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C。“京兆郡丞骨仪奉代王侑乘城拒守”中“代王”是杨侑的称号,中间不宜断开,排除D。故选B。
11.A.“尊公,既用于对父亲的敬称”说法有误,尊公,是古人对别人父亲的敬称,不能用于指自己父亲。故选A。
12.B.“李渊的堂弟李神通在长安,段文振的儿子左亲卫段纶在蓝田,同时聚集部众响应李渊”理解有误,原文为“从弟神通在长安,亡入鄂县山中,与长安大侠史万宝等起兵以应渊”,是李神通和史万宝等聚集部众响应李渊,不是段纶。故选B。
13.(1)你只管赶快动身,我一个女人容易躲藏,可以自己想办法。
(2)庚午(二十二日),李渊从临晋渡过渭水,到永丰慰劳军队,并开仓赈济饥民。
14.具有超人的胆略。具有政治远见。具有高超的军事才能。(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1)“第”,只管;“潜匿”,躲藏;“为计”,想办法。(2)“济”,渡河;“劳军”,慰劳军队;“赈”,赈济。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君第速行,我一妇人,易以潜匿,当自为计”,面对丈夫认为自己留下会遭到灾祸的疑虑,李氏坚决鼓励丈夫快走,自己可以保护好自己,说明她具有超人的胆略。
李氏派家僮马三宝前去游说何潘仁归降,连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其势力大增,说明她具有高超的军事才能。
“李氏归鄂县别墅,散家资,聚徒众”,李氏回到鄂县的别墅,她散掉家财,聚集部众,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组成“娘子军”,积极助力父亲李渊的起义大业,可见她具有政治远见。
参考译文
当初,唐公李渊娶了神武肃公窦毅的女儿为妻。窦氏替李渊生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四个儿子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还有一个女儿,嫁给太子千牛备身临汾人柴绍。当初,柴绍从长安赶赴太原时,对他的妻子李氏说:“你父亲起兵,现在我们不能一起走,你留在此地就会遭到灾祸,怎么办?”李氏说:“你只管赶快动身,我一个女人容易躲藏,可以自己想办法。”柴绍就走了。李氏回到鄂县的别墅,她散掉家财,聚集部众。李渊的堂弟李神通住在长安,逃入鄂县的山里。他与长安大侠史万宝等人起兵响应李渊。西域的胡族商人何潘仁进入司竹园为盗贼,有部众几万人,他劫持前尚书右丞李纲任用为长史。李氏派家奴马三宝去劝说何潘仁,和她一起去依附李神通,合兵一处进攻鄂县,攻下了鄂县。李神崐通部众超过一万人。他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任命前东城长令狐德为记室。李氏又派马三宝去劝说群盗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人,他们都率众归附了李氏。西京留守屡次派兵讨伐何潘仁等,都被打败。李氏率军进攻盩厔、武功、始平,都攻克了。其部众达七万人。左亲卫段纶是段文振的儿子,他娶了李渊的女儿,也在蓝田聚众,得到一万余人。待李渊渡河,李神通、李氏、段纶各自派遣使者迎接李渊。李渊任命李神通为光禄大夫,李神通的儿子李道彦为朝请大夫,段纶为金紫光禄大夫,派柴绍率领几百名骑兵到南山迎接李氏。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和关中的群盗都向李渊请求归降。李渊一一写信慰劳授官,让他们各自在自己的辖地受敦煌公李世民的指挥。刑部尚书兼京兆内史卫文升已年老,他闻知李渊军队向长安进军,忧惧成疾,不再参预政事。只有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尊奉代王杨侑据城坚守。己巳(二十一日),李渊到蒲津,庚午(二十二日),李渊从临晋渡过渭水,到永丰慰劳军队,并开仓赈济饥民。辛未(二十三日),李渊返回长春宫;壬申(二十四日),李渊进驻冯翊。李世民所到之处,官吏、百姓及群盗归附如流,李世民收集其中的豪杰之士作为自己的僚属。他在泾阳驻军,有能作战的兵力几万。李氏率一万余名精兵在渭北与李世民会合。李氏和柴绍各自设置幕府,李氏的军队号称“娘子军”
相关阅读
1 于江原文_文言文于江翻译赏析
文言文《于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 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优。 【查看全文】
2 《咏雪》阅读答案与翻译-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查看全文】
3 桓公伐孤竹原文_文言文桓公伐孤竹翻译赏析文言文《桓公伐孤竹》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查看全文】
4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阅读答案与翻译-《贞观政要·卷二直谏(附)》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容色绝姝,当时莫及。文德皇后访求得之,请备嫔御,太宗乃聘为充华。诏书已出,策使未发。魏徵闻其已许嫁陆氏,方遽进而言曰:陛下为 【查看全文】
5 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1)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的句子是 , (2)古诗词中,小楼常常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平台,思念、愁苦、感伤 【查看全文】
6 《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1)《屈原列传》中运用对比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创作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陆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