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宋史·牟子才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
B.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
C.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
D.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
ll.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为学术上专通经艺、教授生徒的官职。文中“博士”与《送东阳马生序》中“有司业、博士为之师”中的“博士”同义。
B.孝弟,即孝悌。孝指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悌指朋友同辈之间的友爱。孝悌是中国文化精神,文中“孝弟”与《孟子·梁惠王上》中“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孝悌”同义。
C.东宫,是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而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汉时因皇太后居未央宫东,故也指皇太后;文中之义为前者。
D.致仕,即交还官职,正常退休。古代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古代官员想退休必须再三恳请君王批准.因而退休又被形象地称为“乞骸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牟子才有才华,深得君王赏识。入朝奏对,得到理宗皇帝反复询问政事;度宗上位前,总尊称他为先生。
B.牟子才讲原则,认定之事绝不更改。他撰写的贬官文书多褒语,皇帝和丞相先后向他提意见,他也坚决不修改。
C.牟子才为官清廉,绝不贪财。他以集英殿修撰身份担任太平州长官,却不愿意兼任领江、淮茶盐等多财的官职。
D.牟子才为官正直,敢说敢做。贾似道自恃功高,听不进正直意见.牟子才对此直言不讳地批评,得到皇帝赞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翼日.帝谕宰相曰:“人才如此.可峻擢之。”(4分)
译文:
(2)宣坐赐茶,问外事甚悉,子才具以田里疾苦对,帝颦蹙久之。(6分)
答
10. B(“也”是句末语助词,“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是两个对称句。)
11. B(悌不是指朋友同辈之间的友爱,而是指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
12.C(牟子才不愿意兼任领江、淮茶盐的官职,是因为他不熟悉财务方面的事宜,并非表现他的清廉不贪财。“谙”并非贪污、贪婪,而是熟悉的意思。)
13. (1)第二日,皇帝告诉宰相说:“像这样的人才,可以高升提拔他。”(翼、谕峻擢各1分,句意1分)
(2)(皇帝)给他座位赐他喝茶,询问他朝廷政事很详尽,牟子才用民间疾苦之事详细回答,皇帝为这些事而皱眉头忧虑许久。(宣、外事、悉、具、颦蹙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牟子才字存叟,井研人。嘉定十六年考中进士。入朝与皇上奏对,开始说到大臣们不公正不团结的六件事,然后陈说了边塞防务的三大策略。理宗向他询问得很详细,在他将离开时,又再次召回他与他说话。第二日,皇帝告诉宰相说:“像这样的人才,可以高升提拔他。”左丞相李宗勉准备提拔牟子才为秘书郎,右丞相史嵩之怨恨他(在皇帝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就说:“暂且调任为校勘。”不久李宗勉去世,史嵩之独揽相权,牟子才就请求外调,担任了吉州通判,后转任衢州通判。后来调入国子监担任主簿兼史馆校勘,过了一年,升迁为太常博士。升迁兼任侍讲。御史徐经孙弹劾府尹厉文翁,皇帝开始没有回复,后来让厉文翁出关,牟子才进奏挽留厉文翁。厉文翁被改任绍兴知府,后来皇帝收回了对厉文翁贬谪的成命。伯玉被降官已经过了一年,舍人院
一直没有对此形成文书,牟子才说:‘按照惯例,(这样的事情)形成文书不应该过夜。”就写了贬官文书。皇帝说:“文书中都是些褒奖的话,应该更换。”牟子才没有按照皇帝说的改,丞相又表明了皇帝的意思,牟子才说:"手腕可以断.文 书我是绝不会改的。丞相想要改就你自己去改吧。”这才停止了这件事。明堂建成,皇帝将巡幸西太乙宫答谢建设者,实际上就是想去西湖游玩,牟子才竭力进谏阻止了这件事。皇子将行加冠礼,皇帝当大臣面说要制作乐章,礼部官员说:“以前,君王的嫡子第一次行醮礼是没有礼乐的,庶子要第三次醮礼才行礼乐,现在皇子行冠礼用礼乐不合规矩。”牟子才说:“做乐章是学士院的惯例,更何况这是皇帝对臣子的面谕,不能不作。”皇帝后来诏令顺从了牟子才的说法。牟子才升迁为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后来以集英殿修撰的身份任太平知州.按此前这样的惯例(任太平知州的人)同时还要兼任领江、淮茶盐的官职,牟子才以不熟悉财务为由请求不兼任。到了任上,一开始就教老百姓孝悌之道,把前人的《慈竹》《义木》二诗印制出来颁布给老百姓,后又找时间到学府去为学子们讲解经义。又修建采石战舰百多艘.制造兵器数以千计。皇帝召牟子才入朝奏对,代理了工部侍郎。当时贾似道自以为天下太平都是自己的功劳,所以放纵自己贪奢淫逸,不喜欢听取诤言。牟子才说:“开庆之时,天下还很危险,现在幸好恢复太平了。不知上天将要去除隐患,就以为再无忧虑了吗?或者只能顺适自己的心意,以致埋下了后来不可预测的祸患。只可惜贪图安逸享乐就如同饮毒酒一样,不明白无所事事也可能招致政令刑罚啊!谏议的人是朝廷的根本,现在他们的谏议即使涉及皇帝出行(的事),尚且要得到皇帝的宽容对待,如果评议的事与皇室江山有关,皇上就生气愤怒表现出来,那么朝政的缺失,臣子的蒙蔽.皇帝又怎么能了解知道呢?”皇帝说:“不是你,我听不到这样正直的话啊。”(皇帝)给他座位赐他喝茶.询问他朝廷政事很详尽,牟子才用民间疾苦之事详细回答,皇帝为这些事而皱眉头忧虑许久。很快牟子才又兼任侍读,不久被提拔为代理礼部尚书。每次当值,总是被召入内殿对答,常说到深夜,有时还赐给他美酒果子。度宗还是太子时,很敬重牟子才,每每称呼他为先生。度宗即位后,任命他为翰林学士、知制诰,牟子才坚决推辞不接受职务,多次请求离开。后来又升迁为端明殿学士,最后在资政殿学士的位置.上退休,去世后,追赠他的家人四个官职,赏赐官职给他的两位后人。
相关阅读
1 王履吉墓志铭阅读答案-文征明
王履吉墓志铭 文征明 呜呼悲哉!王君已矣,不可作矣!君文学艺能,卓然名家,而出其绪余,为明经试策,宏博奇丽,独得肯綮,御史按试,辄褒然举首,一时声称甚藉,隐为三吴之望。 【查看全文】
2 萧望之传原文_文言文萧望之传翻译赏析文言文《萧望之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 【查看全文】
3 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 【查看全文】
4 【甲】晋太元中【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查看全文】
5 虎求百兽而食之原文_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翻译赏析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 【查看全文】
6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江淹宇文通,济阳考城人也。少孤贫好学,沉靖少交游。起家南徐州从事,转奉朝请。寻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