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0-03-20
(一)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二)
志功名者,荣禄不足以动其心;重道义者,功名不足以易其虑。何则?纡朱怀金,与荷锄畎亩者殊途;抗志青云,与侥幸一时者异趣;此伯夷所以饿于首阳,仲连所以欲蹈东海者也。矧名教之乐,加乎轩冕,违己之痛,甚于冻馁,此重彼轻,有由然矣。仲尼有言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未见其人。嗟乎,如先生近之矣!
       (节选自赵孟頫《五柳先生传论》)
(三)
窃惟靖节先生高志远识,超越古今,而设施不少概见。其令彭泽也,不过一时牧伯①辟举相授,得公田之利以自养,如古人不得已而为禄者尔,非受天子命而仕也。曾几何时,不肯屈于督邮而去,充此志节,异时讵肯忍耻于二姓哉!观《述酒》《荆轲》等作,殆欲为汉相孔明之事而无其资。
  (节选自吴澄《湖口县靖节先生祠堂记》)
注:
①牧伯:州郡长官。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田园将芜胡不归         为什么         ②恨晨光之熹微             微弱
③策扶老以流憩           拄着           ④复驾言兮焉求             言语
⑤曷不委心任去留         随心           ⑥乐夫天命复奚疑           犹疑
⑦如先生近之矣           接近           ⑧异时讵肯忍耻于二姓哉     怎么
A.①⑧            B. ②④        C.③⑥      D. ⑤⑦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悟已往之不谏             得公田之利以自养
B.眄庭柯以怡颜             行义以达其道
C.泉涓涓而始流             如古人不得已而为禄者尔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加乎轩冕
3.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云彩没有心情从山里飘出,鸟飞倦了就知道返回山林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有时坐着有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
C.纡朱怀金,与荷锄畎亩者殊途
身份富贵的人,与荷锄耕种的人有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D.而设施不少概见
但是他施展才能的事情,却很少见到
4.下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问征夫以前路”中的“征夫”意为征召之人。
B. “乃瞻衡宇”中的“衡宇”代指简陋的房屋。
C. “审容膝之易安”中的“容膝”指狭小的地方。
D. “将有事于西畴”中的“西畴”指西边的田地。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②重道义者,功名不足以易其虑。
6.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①文段(二)中说陶渊明“隐居以求其志”,请联系《归去来兮辞》,说说陶渊明有怎样的“志”。(4分)
②文段(三)说陶渊明想做“孔明之事”却“无其资”,请解释“资”的含义,并联系本段内容说说这样说的依据。(3分)


1.(3分)B(熹:明亮的,言:语气助词)
2.(3分)B来,用来(A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表修饰,因而;D句中表停顿,介词“于”)
3.(3分)A(云彩无意间从山里飘出,鸟飞倦了就知道返回山林)
4.(3分)A
5.(4分)
(1)羡慕万物按照时节生长,感叹我的一生行将结束。
(2)看重道义的人,功名不能够改变他的思想。
6.(7分)
①(4分)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追求田园生活,享受天伦之乐;享受自给自足的躬耕之乐;息交绝游,洁身自好;不追求得道成仙不追求荣华富贵。(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②(3分)资:资本(凭借),机遇和条件。文段(三)中说“非受天子命而仕”,意为陶渊明缺少孔明那样的机遇和条件,非遇明君,无人赏识。(解释“资”1分,解释理由2分)

翻译
(二)
志向在功和名的人,荣华利禄不能够动摇他的心;看重道义的人,功和名不能够改变他的思想。为什么呢?身份富贵的人,与荷锄耕种的人有不一样的人生道路;志存高远的人,与一时侥幸有成的人志趣不同;这就是伯夷饿死在首阳山的原因,(也)是鲁仲连想要赴汤蹈火奔赴东海的原因。况且儒家思想,加官进爵,违背内心的痛苦,比冻饿严重,此重彼轻,是有来由的啊。仲尼说过,隐居来追求自己的志向,推行道义来实现自己的主张。我听说过这样的话,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啊,像陶渊明一样的人,就差不多接近了。
(三)
我私下里认为靖节先生有高远的志向,有远见卓识,超越了古今之人,但是他施展才能的事情却很少见到。他到彭泽当县令,不过是一时被州郡长官授予官职,得到公田的利益来供养自家,就像古人不得已为俸禄因而当了官罢了,不是受皇帝之命而当官的啊。曾几何时,他不肯屈尊于督邮而离开了,秉持这样的气节,在时代变化之时,怎么肯忍受异姓的耻辱呢?观看他的《述酒》《荆轲》等文章,大概他是想要做汉丞相诸葛亮所做的大事却没有他的资本。



相关阅读
1 沈君理传原文_文言文沈君理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沈君理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 【查看全文】

2 秦攻魏,取宁邑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战国策·赵策四》

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三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 【查看全文】

3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齐纪六》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黄门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乐,宜复修之。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于前,朕岂可袭之于后乎!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在舆、据鞍,不忘讲道。善 【查看全文】

4 《答段缝书》阅读答案与翻译

答段缝书 [宋]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 【查看全文】

5 戴胄犯颜执法阅读答案与翻译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 【查看全文】

6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清]汪琬

传是楼记 [清]汪琬 ①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