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莫濛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莫濛字子蒙,湖州归安人。以祖荫补将仕郎,两魁法科,累官至大理评事、提单广南市舶。张子华以赃败,朝廷命濛往鞫之,濛正其罪。又言秦熺、郑时中受子华赂,计直数千缗。还朝,除大理寺正。吏部火,连坐者数百人,久不决,命濛治之。濛察其最可疑者留于狱,出余人为耳目以踪迹之,约三日复来,遂得其实,系者乃得释。黄州通判奏亲擒盗五十余人,上命濛穷竟,既至,咸以冤告。濛命囚去桎梏,引通判至庭,询窃发之由,斗敌之所,远近时日悉皆抵牾,折之,语塞。濛具正犯数人奏上,余释之。上谕辅臣曰:“莫濛非独晓刑狱,可俾理金谷。”
朝廷遣濛措置浙西、江淮沙田芦场,濛多方括责,得二百五十三万七千余亩。言者论其丈量失实,责监饶州景德镇。起知光化军。谍知金渝盟,郡乏舟,众以为虑,濛力为办集,及敌犯境,民赖以济。时饷馈急,除淮南转运判官,濛迁延不之任,右司谏梁仲敏劾其慢命,竟罢官。宣谕使汪澈为言于上,复旧职,召见,上谕曰:“朕常记向措置沙田甚不易。”濛谢曰:“职尔,不敢避怨。”上曰:“使任责者人人如卿,天下何事不成。”出知扬州。陛辞,上以城圮,命濛增筑。濛至州,规度城闉,县重赏激劝,阅数月告成。除直宝文阁学士、大理少卿兼详定司敕令官,兼权知临安府。未几,假工部尚书使金贺正旦。金庭锡宴,濛以本朝忌日不敢簪花听乐,金遣人趣赴,濛坚执不从,竟不能夺。使还,除刑部侍郎,改工部侍郎兼临安府少尹,以言者罢。起知鄂州。卒于官,年六十一。
【注释】
①无
【翻译】
莫字子蒙,湖州归安人。因祖上恩荫补任将仕郎,两次法科考试第一,累积迁官至大理评事、提举广南市舶司。张子华因为贪赃败露,朝廷命令莫前去审理此案,莫 依法治了他的罪。又上言秦、郑时中接受张子华的贿赂,统计价值好几千缗。回朝,授任大理寺正。吏部失火,牵连获罪的有几百人,很久不能判决,命令莫 处理此案。莫细察其中最可疑的人留在牢里,放出其他的人作为刺探消息的人来追踪访查,约定三天后再来,就得知案子的实情,被关押的人才得到释放。黄州通判上奏亲自捕捉盗贼五十多人,皇上命令莫彻底追究,盗贼押解到以后,都哀告冤枉。莫命令给囚犯去掉刑具,带通判上堂,询问盗窃发生的原因,和敌人战斗的场所,地点时间全都互相矛盾,和他辩论,回答不出。莫开列出正犯几个人上奏,其余全部释放。皇上告知辅佐大臣说:“莫 不仅通晓刑狱,还可以让他管理财政。”
朝廷派遣莫 筹措管理浙西、江淮的沙田芦场,莫想方设法搜括督责,得到二百五十三万七千多亩。言官指责他丈量不真实,罚监饶州景德镇。起用为光化军知军。间谍得知金人背弃盟约,州里缺少船只,人们为此忧虑,莫尽力办理收集,等到敌人侵犯边境时,百姓依靠这些船只渡河。当时军饷紧张,(莫 被)授任淮南转运判官,莫拖延不上任,右司谏梁仲敏弹劾他不敬君命,(莫 )最终被罢官。宣谕使汪澈替他向皇上求情,官复原职,召见他,皇上告知说:“我总是记得你从前筹措办理沙田的事很不容易。”莫感谢说:“尽职罢了,不敢逃避怨恨。”皇上说:“假使承担任务的人都和你一样,天下又有什么事做不成。” (莫 )出朝做扬州知州。上朝辞行,皇上因州城坍塌,命令莫 增修。莫到州里,规划裁度城墙城门,悬重赏激励鼓动,过了几个月就修成了。授任直宝文阁学士、大理少卿兼详定司敕令官,兼代理临安府知府。不久,为暂任工部尚书出使金国贺正旦。金朝廷赐酒宴,莫因为是本朝的忌日不敢簪花听乐,金朝派人催促赴宴,莫坚持不听从,最终不能强迫他改变。出使回来,授任刑部侍郎,改为工部侍郎兼临安府少尹,因言官弹劾而被罢免。起用为鄂州知州。死在任上,享年六十一岁。
相关阅读
1 上蔡学士书阅读答案与翻译
上蔡学士书 【宋】曹巩 庆历四年五月日,南丰曾巩谨再拜上书谏院学士执事:朝廷自更两府谏官来,言事者皆为天下贺得人而已。贺之诚当也,顾不贺则不可乎?巩尝静思天下之事矣。 【查看全文】
2 诫外甥书原文_文言文诫外甥书翻译赏析文言文《诫外甥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询,除嫌吝, 【查看全文】
3 少年岳飞原文_文言文少年岳飞翻译赏析文言文《少年岳飞》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 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楚庄王欲伐越 材料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阅读答案与翻译材料一: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 【查看全文】
5 张浚传原文_文言文张浚传翻译赏析文言文《张浚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人,唐宰相九龄弟九皋之后。父咸,举进士、贤良两科。浚四岁而孤,行直视端,无诳言, 【查看全文】
6 记雪月之观阅读答案与翻译-沈周记雪月之观 沈周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①。风寒冱②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