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从从:跟随
②高祖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假:暂且
③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 举:做、办
④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适:到
⑤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过:来访
⑥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幸:幸运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参以右丞相属韩信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①参去,属其后相曰
②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C.①治无大于此者乎
②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D.①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
②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3)下列文言句式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大破之,斩夏说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渐渐愁煎迫
D.戌卒叫,函谷举
(4)下列对文中词语及课本中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本文的“迁为将军”。同样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还有“转”、“徒”、“调”等。
B.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有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文中“懿侯”,是一个带有褒义的称号。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写,现存诗305篇,分“风、雅、颂、赋、比、兴”六个部分。
D.《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集体创作的结集,后世尊称为《南华经》,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逍遥游》是内篇的第一篇。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
②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
③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答
(1)A。
(2)C(A.介词,凭借/介词,因为。B.代词,他的/副词,一定。C.介词,比。D.动词,担任/动词,成为。)
(3)A.省略句。(曹参)大破之,斩夏说。译文:曹参大败赵相国夏说军,斩杀了夏说。
(B.被动句,“于”字表被动。译文:这不是曹操被周瑜所困的地方吗?
C.被动句,“煎迫”意义上被动。译文:渐渐被愁绪煎熬。
D.被动句,“举”在意义上被动。译文:戍卒一声呼叫,函谷关被攻破。
(4)C.“相传为孔子所编写”错误,《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是编订不是“编写”。
(5)①为:做;诣:到;平:平定。
译文:韩信做了齐王,领兵到了陈县,与汉王会合,共同打败了项羽,而曹参留下来平定齐国尚未降服的地方。
②趣:通“促”,赶快;治行:整理性状。
译文:曹参听到这个消息,就告诉他的门客赶快整理行装,说:“我将要入朝当相国去了。”
③凡:总共;不焚:没有被焚烧;殆:大概。
译文: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被烧毁,大概是有神灵保佑的缘故吧。
译文:
平阳侯曹参,沛县人。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萧何做主吏,他们在县里已是有名望的官吏了。高祖成为沛公而刚起兵时,曹参以内侍的身份跟从他。秦国灭亡,项羽让沛公做了汉王。汉王封曹参为建成侯。曹参跟从沛公到了汉中,又被升迁为将军。高祖二年,被任命为从代理左丞相,进入关中屯兵。过了一个多月,魏王豹造反,曹参以假左丞相的身份与韩信分兵在东张向东攻打魏江军孙遨军,大败他们。在曲阳攻击魏王,追到武垣,活捉魏王豹。攻取平阳,得到魏王母妻子,尽数平定了魏地,总共五十二座城。又跟从韩信在邬东攻击赵相国夏说军,大败对方,斩杀夏说。韩信已经攻破赵国,成为相国,向东攻打齐国。曹参以右丞相的身份隶属韩信,攻破齐历下军,于是攻取了临菑。平定齐地,总共获得七十多座县城。韩信成为齐王,带领军队到了陈地,和汉王一起打败了项羽,而曹参留下来平定还没臣服的齐国人。天下已经平定,汉王成为皇帝,曹参归还了汉王相印。汉高祖把长子刘肥封为齐王,而把曹参任命为齐国相国。在高祖六年赐予爵位列侯,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称平阳侯。孝惠帝元年,除去诸侯的相国法。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听说了这件事,告诉门客赶紧整治行装。“我将要入朝成为相国。”过了没多久,使者果然召曹参。曹参离开,嘱咐他后任的丞相说:“把齐国的狱市拜托给你,要慎重对待它,不要轻易干涉。”后任丞相说:“治理国家没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吗?”曹参说:“不是这样。狱市,是善恶并容的,如果您严加干涉,坏人在哪里容身呢?我因此把这件事摆在前面。”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他死了以后,被谥为懿侯。百姓们歌颂曹参的事迹说;“萧何制定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替萧何为相,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曹参施行他那清净无为的政策,百姓因而安宁不乱。”
相关阅读
1 秦攻魏,取宁邑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战国策·赵策四》
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三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 【查看全文】
2 沈君理传原文_文言文沈君理传翻译赏析文言文《沈君理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 【查看全文】
3 戴胄犯颜执法阅读答案与翻译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 【查看全文】
4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齐纪六》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黄门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乐,宜复修之。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于前,朕岂可袭之于后乎!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在舆、据鞍,不忘讲道。善 【查看全文】
5 《答段缝书》阅读答案与翻译答段缝书 [宋]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 【查看全文】
6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清]汪琬传是楼记 [清]汪琬 ①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