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髦凌人,甚于暴君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18-12-23
时髦凌人,甚于暴君
余光中
近日接受记者访问,有个问题令我颇为惊讶。她说:“你似乎很喜欢苏东坡。为什么到这个时代还喜欢苏东坡呢?”记者的访问往往是绠短汲深,原来不足为怪,倒是“折旧率”这文化现象甚或文化观念,值得注意。折旧之为观念,使某些价值显得“过时”;折旧之为现象,使某些价值变得“贬值”。在量产促销的工商社会,折旧的观念是一切广告的真理。新车一开出展示室,就开始折旧贬值了。电脑也是一代比一代高明,同时一代比一代便宜。科技的产品总是后来居上,永远在“进步”之中,所以人类也养成一种幻觉,觉得自己是在“进步”。
不错,人类是进步了,不过只是在器用文明而非精神文明。罗素在《哲学与政治》一书中就说:“变化乃客观现象,进步乃伦理价值;变化无可怀疑,进步则见仁见智。”这道理完全可以用到文学上。目前的新诗人中,谁敢站出来说:“我的作品比苏东坡新,所以比苏东坡进步?”在泛商业的社会,科技产品的折旧率往往误用到艺术上去,而以为文化也像科技一样,恒在进步之中。
高克多说得好:“艺术的作品看来丑,但后来往往变美。时髦的产品则不然,看来美,但后来一律变丑。”拉丁文早就有这么一句谚语了:“时髦凌人,甚于暴君。”我只想再续半句:“而广告乃其帮凶。”
在我们这变变变、变得太快太频也太便宜的进步社会,文学、艺术、哲学等的人文价值仍是折旧率无法欺凌的东西。六十多年前,被进步作家讥为落伍文人的沈从文就说过:“两千年前的庄周,仿佛比当时多少人都落后了一点。那些人早死尽了。到如今,你和我爱读《秋水》、《马蹄》时,仿佛面前还站有那个落后的人。”
23.“这变变变、变得太快太频也太便宜的进步社会”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23.表明作者对“进步社会”的反思,“进步社会”并非一切都在进步,有的只是变化,变化不等于进步;进步只是器用文明的进步,不能把器用文明的观念移用到文学艺术领域。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中文句的含义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扣住对文句的意思的理解,结合句子的上下文理解文句的意思。本题题干问的是:“这变变变、变得太快太频也太便宜的进步社会”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考生要注意理解“变”,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变”是指社会的变化,“进步社会”是用科技的进步去衡量文学的进步,这是一种很教条很不合理的现象,作者是持有批判态度的。
24.文章尾段引用沈从文的话有什么作用?
24.内容上:证明文学、艺术、哲学等流传的时间越久远,越显示其人文价值(或证明文学、艺术、哲学等的人文价值仍是折旧率无法欺凌的东西,不会贬值);典型、权威的论据使论证更具说服力。结构上:前后呼应,照应开头,回答“为什么到这个时代还喜欢苏东坡”,使文章结构严谨。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文段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从内容上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两个角度来作答,考生要注意从结构上的作用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段落的具体部位进行解读其作用。例如本题中问的是末尾段的作用,在结构上是照应开头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从内容上沈从文的话正是体现了作家的观点,艺术是不能等同于科技的进步的,艺术的价值是永远也不会折旧的。
25.作者以“时髦凌人,甚于暴君”为题有何用意?
25.(1)揭示一种社会现象(错误观念)的危害之大:当今社会以追求产量促销和便宜为时髦(或,人们对器用文明的追求与认识),这种社会风气严重影响人们对文学、艺术、哲学等精神文明的正确认识与追求,以致于文学、艺术、哲学的人文价值贬值。(2)警示人们尤其是文学艺术工作者,不要赶时髦,不要只求快捷、便宜、多产、促销,而要创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学艺术。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题目的内在的含义及作用的能力。分析题目的含义及作用类试题,要注意扣住题目的含义的解读,同时要抓住作者在文本中的观点进行作答。本题题干问的是:作者以“时髦凌人,甚于暴君”为题有何用意?考生要抓住文本中对当下现象的批判,作者是批评当下科技的时新的潮流,作者批评那些用科技的进步与时尚的观点,去衡量文学艺术的标准的,作者认为这样做是极其的粗暴和无理的,所以才说“甚于暴君”。



相关阅读
1 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阅读答案-迟子建

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 迟子建 ①这世上最出色的染匠,一定就是秋霜了,只要它来了,青山就改变了颜色。初霜来的时候,树叶只是微微转黄,这时节的山峦看上去更像是洋溢着丰收气息 【查看全文】

2 《米缸山下播绿记》阅读答案

米缸山下播绿记 白莹 每年初夏的育苗工作,对于我们护林员来说,是一件大事。早上七点多钟我们已经到达离场部十多公里的二台苗圃地。山谷里晨风清凉宜人,天空蓝得像是刚刚被擦 【查看全文】

3 《蒙自杂记》阅读答案-朱自清

蒙自杂记 朱自清 ①我在蒙自住过五个月,我的家也在那里住过两个月。我现在常常想起这个地方,特别是在人事繁忙的时候。 ②蒙自小得好,人少得好。看惯了大城的人,见了蒙自的 【查看全文】

4 杨花与柳絮飘飞的日子阅读答案与解析-张抗抗

杨花与柳絮飘飞的日子 张抗抗 ①1977年初夏,我离开生活了八年的北大荒鹤立河农场,去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报到。记得猛烈的春风摇撼着路边高大的白杨树,眼前一片杨花飞 【查看全文】

5 马二先生游西湖(节选)阅读答案

马二先生游西湖(节选) 马二先生上船一直来到断河头,问文瀚楼的书坊,乃是文海楼一家,到那里去住。住了几日,没有甚么文章选,腰里带了几个钱,要到西湖上走走。 这西湖乃是天 【查看全文】

6 《千年书香落闲花》阅读答案

千年书香落闲花 陈世旭 (1)一千年前的大宋是一个崇拜文化的王朝,而大宋文化的基业在四大书院。 (2)嵩阳书院为四大书院之首,讲经论籍的盛景远在宋明两朝。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