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
①药都的锅盔是一种独特的面食,又名壮馍,厚足一寸,直径满三尺。有人来买,用薄如火纸的长竹刀轻轻一划,嚓地掉下一块,外脆里筋,表酥内绵,甜丝丝,香喷喷。富人家直接吃,一般市井人家用其作下饭下酒的菜吃。巴掌大一块足够一个成人的晚饭,其筋其软其酥其脆其香其甜其味其质其色其形,无不堪称一绝。这说的是穆家锅盔。清末民初,药都有四十多家专营锅盔,但独穆芳的锅盔最为有名,人代物名、物代人名,久之,人称穆芳和穆家锅盔均曰:穆锅盔。
②穆锅盔生于光绪年间,长在清风巷,及至成人,做锅盔卖锅盔也在清风巷口。其人高七尺,臂长过膝,手大若扇,曾有一算命先生吃过他的锅盔说他有帝王之相,只因风水被人所破,才成了为世人提供美食的艺人。穆锅盔并不相信,一笑了之,依然天天做锅盔卖锅盔。
③看穆锅盔做祸盔是一种享受,有人看出香来、有人看出味来,有人看出神、有人看出阳刚之美,有人看出阴柔之雅。每天太阳刚刚露脸,穆锅盔就开了朝东的店门,把放在店内的面案,平底大锅等一应用具搬出来,再把袖子挽到两肘上方,清水净手后,便开始了一天的生意。他每天只卖一斗麦面的锅盔,十六两称整整十五斤。这些面一次倒入缸中,一次性兑水入内,然后弯腰勾头,一气和成。净手,点上一袋水烟,口吐青雾,面向东方。恰好一袋烟抽完,面正“醒”好,扬手把烟袋交给站在身后的徒弟。再净手,又弯腰低头两手入面缸,只听“啪”的一声,一块石头样瓷质的面块甩在了右面的面案上,“啪, 啪,啪”如是三声响,三块大小一样的面块,紧挨着排在了七尺长的面案上。之后,穆锅盛才直起头来,耸肩出气,像做了啥重活一样。接着,穆锅盔取一面块,揉了堆、堆了揉,反复一百零八遍,面块“熟”了,正好成一圈球;两手并拢按了一圈,面球变成了径达二尺的面饼,再用梨木面杖忽地旋了一圈,面饼正好厚是一寸,径三尺;然后,只见他抓一把芝麻,手腕一旋,芝麻薄薄地盖了一层。此时,平底大锅下,碳火正白。
④穆锅盔并不看铁锅,两手从两边托起面饼,“啪” 地向锅内一撂,面饼在锅中一旋,正好严严地塞满铁锅。穆锅盔做锅盔,锅底并不放油,只是带芝麻的一面在锅底干烧,文火慢烧。一个时辰之后,锅盔成了,用手猛地提出,只见先前的面饼已如石块,靠锅底的一面正好烧出五个深黄的圆印,浑似鴝鸥眼,砚台般大小。这是穆锅盔特有的标志。
⑤人的能耐大了,规矩也准大。穆锅盔有两条规矩:一是火候不到,任你买家催待急要也不出锅;二是每天只卖三饼,任你达官富商势力再大、出钱再多,也绝不多做。真让药都人又奇又气。
⑥话说宣统元年,官至热河都统、昭式上将军的药都人姜桂题,想将口福惠及家乡父老,重金从宫中请来八位御厨来药都联袂授徒传艺,为药都留下三百二十九道有名大菜,这是后话。御厨们离开药都的前一天,听说穆锅盔世上独有,想尝尝。但由于起床晚了点儿,来到清风巷穆锅盔店前,恰第三饼锅盔刚刚卖完,正要收摊。姜家大管家一脸讨好地说:“烦请穆先生再做一个,这八位御厨可是慕名而来的呀!”穆锅盔看都不看一眼,“明天请早!”说罢,扭身进店。
⑦管家和御厨们离开后,徒弟问穆锅盔,“师傅,这些都是御厨啊,何不破个例?”穆锅盔长叹一声,“你还年轻,规矩改了,穆锅盔就不是穆锅盔了!”
⑧徒弟并不解其意。
1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贯,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有比较明显的地城文化印记,刻画的人物个性独特、有风骨,充满传奇色彩。
B. 开篇写锅盔是药都的独特面食,不仅点题引出了“穆锅盔”,还吸引了读者兴趣。
C. 穆锅盔每天只做三饼,达官贵人出钱再多也绝不多做,可见他固执,不懂生意经。
D. 小说虽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叙事简约,记言、记行结合,语言精到传神。
12. 小说花了近一半的笔墨详写穆芳做锅盔的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13. 小说被收录在《药都笔记》中,作者曾说其中人物“各有奇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穆芳的“奇绝”之处。
答
11. C .分析不正确。根据⑦“穆锅盔长叹一声,‘你还年轻,规矩改了,穆锅盔就不是穆锅盔了!’”,可见每天只做三饼是穆锅盔的特色,也是经营之道,长远经营,不图眼前利益,说明穆锅盔懂经营之道,而非“固执,不懂生意经”。故选C。
12. 突出了穆锅盔制作的独特和人物的精神风貌,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13. 长相奇绝:高七尺,臂长过膝,手大若扇,有帝王之相;手艺奇绝:其筋其软其酥其脆其香其甜其味其质其色其形,无不堪称一绝;性格奇绝:每天只卖三饼,任你达官富商势力再大、出钱再多,也绝不多做。
相关阅读
1 开镰阅读答案
开镰 洪忠佩 ①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母亲心目中,没有什么农事比开镰收割稻子更重要了。 ②夜,是时间投在山村大地上的影子,偶尔的犬吠,一如村庄的梦呓。月光刚刚飘过 【查看全文】
2 《相马》阅读答案-郑俊甫相马 郑俊甫 窑镇东南有一方地,跑马场大小,四周围以木桩。空地里也到处是木桩,一根根杵在那儿,极似兵戎相见的战场。窑镇人称这块地为牲畜行,也就是交易牲畜的场所。说是牲 【查看全文】
3 火光在前(节选)阅读答案-刘白羽火光在前(节选) 刘白羽 我们命令你们:奋更前进 毛主席、朱总司令1949年4月21日《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夜间十一点钟,云散月出,江上闪着白光。 在港汊的芦苇丛中,指导员李春合 【查看全文】
4 鸟又飞回来了阅读答案-京格格鸟又飞回来了 京格格 小镇在北方,四季分明。马嫂望着衣带渐宽的河床叹息着:蒲河都开了,咋不见鸟儿的影子? 婆婆去世了,儿子去南方读研,五十岁的马嫂从岗位上退下来。马嫂 【查看全文】
5 芦花荡阅读答案-孙犁芦花荡 孙犁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 【查看全文】
6 《一汤陈》阅读答案-2019年中考阅读一汤陈 ①裕后街有一句口头禅: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这一口汤还得上一汤陈去喝。 ②一汤陈是一间馆子的店名。店子原来叫陈八碗,老板姓陈。俗称陈八碗,还是源于祖上传承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