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坟》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19-05-30
合坟
院门前,一只被磨细了的枣木纺锤,在一双苍老的手上灵巧地旋转着。浅黄色的麻一缕一缕地加进旋转中来,仿佛不会终了似的,把丝丝缕缕的岁月也拧在一起,缠绕在那只枣红色的纺锤上。
不远处,老伴带了几个人正在刨开那座坟。老伴早已不是村里的支书,可那坟里的事情一直是他的心病。
今天是那姑娘的喜日子,乡亲们凑钱寻了一个“男人”,做主给这孤单了十四年的姑娘捏和了一个家。请来先生看过,这两人属相对,生辰八字也对。坟边上放了两只描红画绿的干盒子,每只盒子上都系了一根红带。一只装了那个付钱买来的男人的尸骨,另一只等着将姑娘放进去,然后就合坟。
那一年,老支书领着全村民众,和北京来的学生娃们苦干一冬一春,在村前修出平平整整三块大寨田,为此还得了县里发的红旗。夏季发山洪的时候,学生娃们拿出那面红旗来插在地头上,要抗洪保田。疯牛一样的山洪眨眼冲塌了地堰,学生娃们照着电影上演的样子,手拉手跳下水去。把别人都拉上岸来的时候,新塌的地堰却将玉香裹进水里去……
后来,县委书记来开过千人大会。后来,就有了那座坟。坟碑的正面刻着:知青楷模,吕梁英烈。光阴荏苒了十四年,玉香的同学们早就头也不回地走得一个也不剩,县委书记也换了不知多少任,谁也不再记得这个姑娘,只是有些个青草慢慢地从砖石的缝隙中长出来。
渐渐地,一伙人都没在了坑底,只有银亮的镢头一闪一闪地扬出些湿润的黄色来。随着一脚蹬空,一只锨深深地落进了空洞里,人们的心头止不住一震:
“到了?”
“到了。”
“慢些,不敢碰坏她。”
“知道。”
老支书把预备好的酒瓶递下去:
“都喝一口,招呼在坑里阴着。”
会喝的,不会喝的,都吞下一口,浓烈的酒气从墓坑里荡出来。
用手揭去腐烂的棺板,那具完整的尸骨白森森地露了出来。一股尚可分辨的腐味,正从墓底的泥土和白骨中阴冷地渗透出来。
老支书把盒子递下去:
“快,先把玉香挪进来,先挪头。”
人们七手八脚地蹲下去,接着,是一阵骨头和木头空洞洞的碰撞声。
“惜惶的,为啥挣死挣活非要从北京跑到咱这老山里来死呢?”
“北京的黄土不埋人?”
“你死的时候保险没人给你开大会。”
“我有个孝子举幡,请来一班响器就行。”
老支书正色道:“又是封建。”
有人揶揄着:“你不封建。等你死了学公家人的样儿,用文火慢慢烧。到时候我吆上大车送你去。”
老支书涨头涨脸地咳起来。忽然有人喊:
“呀,快看,这营生还在哩!”
黑色的头扎成一堆,十来只眼睛大大地睁着,把一块红色的塑料皮紧紧围在中间:
“玉香平日用的那本《毛主席语录》。”
“呀呀,书烂了,皮皮还是好好的。”
“这营生咋办?也给玉香挪进去?”
猛地,老支书爆发起来,对着坑底的人们一阵狂喊:
“为啥不挪?咋,玉香的东西,不给玉香给你?挪!一根头发也是她的,挪!”
墓坑里的人不敢回话,只有些粗重的喘息声显得很重。
合坟后,黄土堆就的新坟朴素地立着,在慈祥的夕阳里仿佛真的再无一丝哀怨。
老支书把村里买的最后一包烟一份一份地发出去。有人用烟卷戳点着问道:
“这碑咋办?”
“啥咋办?”
“这碑是给她一个人的,现在是两个人,那男人也有名有姓,说到哪去也是一家之主呀!”
一伙人闷住头,有许多烟在头顶冒出来,一团一团的。
老人吞下一口酒,热辣辣的一直烧到心底:
“不用啦,他就委屈些吧,这碑是玉香用命换来的,别人记不记扯淡,咱村的人总得记住!”
挖开的坟又合起来。没有人回话,又有许多烟一团一团地冒出来,老支书站起来,拍打着屁股上的尘土:
“回去,吃合各。”
坟前的人散了场,那只旋转的纺锤再一次停下来。她扯过一根麻丝放进嘴里,缓缓地用口水抿着,心中慢慢思量着那件老伴交待过的事情。沉下去的夕阳,使她眼前这寂寥的山野又空旷了许多,沉静的思绪从嘴角的麻丝里慢慢扯出来,融在黄昏的灰暗之中。
吃过合各,两个老人守着那只旋转的纺锤熬到半夜:
“去吧?”
她把准备好的一只荆篮递过去。
“都有,烟、酒、馍、菜,还有香。”
“去。”
“告给玉香,后生是属蛇的,生辰八字都般配。”
“又是迷信!”
男人转身走了。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很黑。
那只枣红色的纺锤又在油灯底下旋转起来,一缕一缕的麻又款款地加进去。蓦地,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从坟那边传过来,她揪心地转过头去。
(选自《上海文学》1986年第11期,对原文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主体采取截取生活断面的写法,对于玉香牺牲的内容采用了插叙的写法。
B. 小说运用的一些方言,使小说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且富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C. 老支书斥别人“封建”,但他在善良愿望下主持的“合坟”行为也属“封建”。
D. 小说对纺线的场景描写文笔细腻,但是对老支书的介绍显得租疏,笔力不够。
8. 小说安排“人们为树立石碑犯难”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 这篇小说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7. D 题中D项,“老支书的介绍显得粗疏,笔力不够”错误,文中写老支书的语言、动作,塑造一个鲜明心念玉香、又有较深的迷信思想的形象,“粗疏,笔力不够”不当。故选D。
8. ①突出人物性格,表现人们浓重的封建迷信思想。②呼应前文关于石碑的内容,且使情节富有戏剧性,激发阅读兴趣。③突出小说主旨,增强对封建迷信的批判。
9. ①小说叙述的事件是“合坟”,故事本身就引起心灵的感伤。②玉香因护田牺牲,而且事迹被人遗忘,这样的人生结局让人悲伤。③小说的场景描写渲染出悲凉的气氛,给人以岁月沧桑之感。④小说表现的中国农民封闭、愚昧、迷信等文化心理,让人心情沉重。



相关阅读
1 太阳花阅读答案

太阳花 (张雪芳) ⑴他把那盆太阳花装上电动三轮车时,老板还在一旁叮咛:记得一定要把这盆太阳花送到啊,那个顾客昨晚可是打了三次电话给我的。他点头说好,一边看了看那盆太阳花 【查看全文】

2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阅读答案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 迟子建 我是个鄂温克女人。我的弟弟鲁尼降生了。一看到鲁尼的笑脸,父亲阴沉的脸也会变得和颜悦色了。 父亲一心想把鲁尼培养成一个出色的猎手,因而鲁 【查看全文】

3 镶嵌在墙上的黑板阅读答案-孙道荣

镶嵌在墙上的黑板 孙道荣 ①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在大山掩映之中,一个小村庄,兀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带的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就连为我们带路的向导,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小 【查看全文】

4 《凶犯》阅读答案与解析-契诃夫

凶犯 【俄】契诃夫 在法院审讯官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瘦弱无比的庄稼汉,穿着花粗布衬衫和打补丁的裤子。他的脸上胡子拉碴的,一脸的麻子,两条浓眉耷拉着,让人很难看清 【查看全文】

5 神鞭阅读答案-冯骥才

神鞭 冯骥才 一年,才刚开春,草木还没发芽子,远远已经能够看见点绿色了。南门外直通海光寺的大道两边开洼地,今儿天蓝水亮,风轻日暖,透明的空气里飘着朵朵柳絮。这时候,要 【查看全文】

6 晕厥羊阅读答案-铁凝

晕厥羊 铁凝 老马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就是喜欢吃蒜。但是,这个通俗而又廉价的嗜好并不总是能够顺利地被满足,原因是他的老伴绝不能闻大蒜的气味。 昨晚临睡前,她已经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