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立
(一)
我住浦东。
春天的时候,我在唐镇临街的路边开了一家服装店。
店刚开张的时候,生意并不好。我心里很着急,脾气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我的门口,经常走过一对打扫卫生的老夫妇。很多时候,他们一个人推着车,一个人打扫着马路,一路走过去。他们打扫后扬起的灰尘,常常令我厌恶。我厌恶店里的生意差,如同厌恶他们扫起的灰尘。
以至于有一天,那个老头拿着一个空杯子,怯生生地走近我的门口,说:“可以让我倒杯热水吗?我老太婆她肚子有些疼。”我冷冷地看着他,冷冷地说:“对不起,没有热水。”老头无奈地看着我,无奈地走了。老头走向不远处,那个蹲在那里捂着肚子的老太婆的背影有些沉闷,有些苍白。
我的心,隐隐地有些不忍。
(二)
老婆来店里看我。
依老婆的本意,她并不希望我开什么店。她还是希望我本本分分地上一个班。而我,终是有些不甘寂寞,不撞南墙不回头。
我把拒绝给老头提供热水的事说给地听。事实上,我是有热水的。
老婆圆瞪着眼,看我,说:“你不该这样的。一点热水,这么小的事儿。”
我叹一口气,说:“是的,我做错了。老头离开我的店时,我已生出悔意。我甚至想过喊住老头,但我终究下不了这个决心。”
其时已近中午,我看到那对老夫妇,他们坐在不远处的小板凳上,正拿出饭盒、面包,还有两只塑料杯子。看起来,他们是要吃午饭了吧。
老婆朝我努了努嘴,眼神落在了角落里的热水瓶上。我明白了。我鼓起勇气,打开门,朝着他们走了过去。
我到了他们眼前。他们看到我时有些慌张,以为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我说:“我给你们拿来了热水。喝点热水,对胃会好一些。”我打开了热水瓶,热水倒在杯子里,冒出暖暖的热气。热气缓缓地上扬。
他们说:“谢谢你。”还有些诚惶诚恐,有些不敢相信似的。
我笑笑,说:“没关系。”
我还说:“以后,需要热水了,随时来我店里倒。”
(三)
店里原本只有一个热水瓶。
我又买了一个,现在有两个了。
有时,老头或是老太,他们会来我店里倒水。有时我会给他们倒好水,有客人在的时候,就会让他们自己去倒。
老头或是老太走出去的时候,也许是碰到了路过的需要倒热水的行人。
一天,一个男人进来,问我:“请问,这里有热水吗?”我愣了一下,刚想回绝,男人又说:“我刚才看到一个老头,从你这里倒了热水出来。”我拍了拍脑袋,说:“对,对。”
我给男人的杯子倒满了热水。男人连声说着:“谢谢,谢谢。”
男人走出去。门口,站着一个怀孕的女人。男人把热水递给女人喝,女人缓缓地喝着水。男人女人回过头,还朝我甜甜地一笑。我也微笑,微笑地看着男人小心地搀着女人离去。
(四)
我的店里准备了5个热水瓶。每天一开店,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把那几个热水瓶给倒满。
越来越多走过的行人,会到我的店里来倒水。只因我在门口,用A4纸打印了几个大字:免费倒热水。为了让他们倒水方便,我还将5个热水瓶,都放在了门口。
店里的生意渐渐好起来了。
我一个人开始有些忙不过来,于是我请了一个人来帮忙。老婆来店里看我,脸上写满惊讶,连连说:“看来你这店还真是开对了。”
我想说:“你没看见,我这边的门口,被打扫得特别干净吗?自然会有很多客人光顾了。”
我其实还想说:“还有,被打扫得无比干净的心灵。”
准备说话的时候,我的眼睛望向落地玻璃窗外,那对老头老太正缓缓地打扫着走过去。
(选自《小小说月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选取第一人称叙事,叙述亲切自然,能比较自由地表现“我”的思想和情感变化,也带给读者真实生动的阅读感受。
B.“我”最开始不愿意给打扫卫生的老夫妇倒水,主要是因为“我”认为是他们在店门口扫地扬起了灰尘,使我的店里生意不好。
C.文章设计妻子对“我”开店的前后态度变化,实际上是为了凸显“我”和“小店”的变化,使情节发展更加自然合理,严密完整。
D.文章末尾借“还有,被打扫得无比干净的心灵”这句话,表明一个小小善举,不仅能帮助他人,也能净化施与者的心灵。
5.作者把小说分成四个章节,这样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有何好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5分)
6.小说题目“春天的故事”有何意蕴?请简要说明。(6分)
答
4.(3分)B 【解析】文章并未介绍“我”服装店生意冷清的原因,另外“我”不愿给老夫妇倒水,主要是生意不好,内心烦躁。
5.(5分)依据:情节发展。(2分)
好处:清晰地反映了“我”帮助的对象范围的逐步扩大,为“我”生意逐渐变好以及“我”心灵的净化,提供清晰而合理的依据。(3分)
6.(6分)①表明故事发生的时间;②暗指“我”的生意逐渐变好,以及“我”助人为乐,为人送去春天般的温暖;③揭示互帮互助就能营造如春天般和谐温暖的社会氛围这一主题。(每点2分)
相关阅读
1 九三年(节选)阅读答案-肖江虹
九三年(节选) 肖江虹 一九九三年,四川内江来的建筑队开进了我们无双中学。 那个寒风凛冽的黄昏,父亲站在学校大门口等。一直等到天黑,客车才带着怒气将一群外乡人吐在学校大门 【查看全文】
2 《日落碗窑》阅读答案-迟子建此篇小说设置了关家和王家两条线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日落碗窑 迟子建 碗坯子终于一个不落地进了窑里。 烧窑这天是个晴天,关老爷子心情很好,他兴奋地点燃第一把窑火。接连三天晚上他都没有回家,关小明每天黄昏时带着冰溜儿来给 【查看全文】
3 文本一:夜行阅读答案-何荣芳文本一: 夜行 何荣芳 小倩下班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地带着一身的葱花味追上了一辆驶向远郊的公交车。有座。 同排座位上抱臂闭目的是一位大爷,或者说是一位大叔,脑袋亮光光的, 【查看全文】
4 《未遂》阅读答案未遂 赖海石 一辆破破烂烂、没有车牌的小中巴,缓缓启动,晃晃悠悠跟在老太太后面。 文化广场,一群大妈随着音乐起舞。老太太远远站在她们后面,跟着做动作:甩手、抬腿、扭头 【查看全文】
5 《传话》阅读答案-孙道荣传话 孙道荣 老赵、老钱、老孙和老李,四个人是住同一个小区的邻居,几个老伙伴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其乐融融。可是最近老赵感觉到,他不在的时候,另外三个人就嘀嘀咕咕,而 【查看全文】
6 老地主张磨油阅读答案-冯俊科老地主张磨油 冯俊科 地主张磨油家祖上是开油坊的。他就出生在油坊里,他爹随口就给他起了名,叫磨油。 我对张磨油有印象时,他已经四十多岁,天天卖酱油卖醋。他肩上一根油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