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传》说“生生之谓易”

发布时间: 2021-01-04
《周易·系辞传》说“生生之谓易”,_____, 变化不止,这是天道。从本质上说,“富有之谓大业”与“日新之谓盛德”分别属于“道”与“德”的层面。道以明德,德以尊道,思想指导行动,有对天道运行不已的认识,才更加坚定地奋进革新;也只有            ,不断更新观念,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周易·系辞传》出于孔子和早期儒家,其思想却渊源有自。至少从尧舜时代开始,中国人就不断地“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认识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追寻事物发展规律。商汤盘铭有言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代《诗》《书》强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都是强调创新。儒家经典《大学》又加以引用,并视之为“克明德”“克明峻德”,体现了对革新观念的高度重视。《周易》 强调时变,是关于“时”的哲学,是中华思想智慧的结晶和代表。无论世间万物还是我们每一个人,______,都应该看到变化,认识变化,与时俱进,适应变化,只要这样,就能获得进步与发展。
(摘编自杨朝明《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光明日报》 2020年8月24日02版)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绵绵不绝       励精图治        砥砺前行          毫无意外
B.绵绵不绝       自强不息        砥砺德行          无一例外
C.生生不息       自强不息        砥砺前行          无一例外
D.生生不息       励精图治        砥砺德行          毫无意外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都应该看到变化,认识变化,适应变化,与时俱进,只要这样,就能获得进步与发展。
B.都应该与时俱进,看到变化,认识变化,适应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进步与发展。
C.都应该看到变化,认识变化,适应变化,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发展与进步。
D.都应该看到变化,认识变化,与时俱进,适应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发展与进步。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用法与其它几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商汤盘铭有言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周代《诗》《书》强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C.儒家经典《大学》又加以引用,并视之为“克明德”“克明峻德”,体现了对革新观念的高度重视。
D.《周易》 强调时变,是关于“时”的哲学,是中华思想智慧的结晶和代表。


17. C [解析]绵绵不绝,形容多,连续不断;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没有终止。
励精图治,指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自强不息,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砥砺前行,指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
砥砺德行,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奋发向上。毫无意外,指意料之中;无一例外,都是这样,没有其他特殊的。
18. B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与时俱进”是前提,应放在“认识变化”前面;二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把“只要”就”替换成“只有”“才”。依次排除选出正确答案。
19. D[解析]前三项均表示引语,其中A项是直接引用,BC两项是间接引用; D项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起强调作用。



相关阅读
1 浮来一棵树阅读答案

浮来一棵树 我执拗地相信,眼前这棵银杏树与记忆中那棵银杏树,一定有某种亲密而必然的联系。 四十多年前,在我家楼后,挺立着一棵银杏树,四下就这一棵树,看上去孤零零的。它 【查看全文】

2 春风怨阅读答案-张爱国

春风怨 张爱国 没有谁叫他来,也没有谁知道他为什么来。反正,他来了。 他甩开万重山,进入这块算不上开阔的山谷时,落日正圆。 打马西行时,黄河流急,长安城春风正催花千树,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就是努力实现生态正义。只有自觉追求生态正义,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价值 【查看全文】

4 《朋友圈》阅读答案-刘梦琳此小说以“朋友圈”为题,有哪些深刻意蕴?

朋友圈 刘梦琳 星期六上午,胡忠铭在床上翻微信朋友圈,刷到了部门主任郑美琪对一篇文章的转发和评论。 文章链接的标题是:曝光!渥太华一动物园强行让动物母子分离,辱骂、虐 【查看全文】

5 材料一: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

材料一: 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首型5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 【查看全文】

6 《“白衣送酒”与赏菊饮酒》阅读答案-任梦池

唐代重阳诗中的典故白衣送酒,与崇拜陶渊明有关。据南朝《续晋阳秋》中载: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