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中国古典学》阅读答案-孙玉文

发布时间: 2021-04-04
中国古典学,就是对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中国古代典籍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古典学,可以从古代文献的文本本身和当今社会的需要两个方面来谈。    首先,中国古代典籍文本本身,有相当丰富的知识营养,足资后人汲取。中国古代典籍历三千多年而连续不断。它记载了不少自然、社会现象,以及人们改造自然、社会的活动,保留了中华民族祖先面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挑战所取得的认识成果,展现了先民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生生不息的生活体验这些超乎我们想象的丰富成果,有着足资后人借鉴、参考的内容,是后人必须批判继承的东西,也是发展新文化的一个光辉起点。因此,出色完成中国古典和当代的对接,是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次,从当今社会的需要来说,我们应该研究中国古典学。
    理由之一:中国古典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依归。正常状态下,一个民族,重视传统,从祖宗流传下来的古代典籍中安顿自己的心灵,寻找生活的勇气和经验,避免消沉和盲目,奋发图强,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当然,中华民族也不例外。这种重视本民族古典的情怀,这种文化寻根的强烈愿望,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更容易变得强大起来。
    理由之二:上述这种情怀,非常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我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社会发展速度不一。要凝聚中华民族,需要有能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都能达成共识的东西。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很多古老的文化现象已经扎根于中华大地,易于为众人接受。它的历史穿透力和它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的空间辐射力,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一个民族需要凝聚起来,而中国的古典具有这种凝聚力。
    理由之三:中国古典是后人创造新文化的重要的活水源头。任何一个民族,特别是有文明史的民族,它的后人,必须通过自己熟知的东西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中国古典是中华民族发展新文化,走向世界的方便法门。多少年来,我们对于中国古典文献成果的吸收还是有限的,以前人们大多吸收其中讲思想、道德、政治等方面的内容,其他方面重视得不够。有一些自然科学工作者,如梁思成在建筑研究和设计方面的贡献,得益于他对中国古建筑史的研究。可见,自然科学研究者,如果能从中国古典中吸取养分,将会大大促进他们的研究。在其他方面,中国古典还有相当多的好内容值得人们吸收,为创造新文化服务。
    跟所有民族的古代文化遗产一样,中国古典中既有优秀传统,也有劣质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学,经过充分论证,将优秀传统剔发出来,对劣质传统进行批判,对于克服个人的局限和时代局限,创造新文化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应当指出,对于中国古典我们发掘、利用得还很不够。这主要是因为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太重视模仿西方甚至照搬西方传统,形成惯性思维。要想从古典中发掘出更多科学有用的知识,就要解放思想,牢固树立自主意识、独创意识,既吸收西方先进的学术思想,又不为西方既有的成果和框架所囿,从中国古典中寻求突破口,多多利用我们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典学研究可谓任重道远。
    (摘编自孙玉文《我所理解的中国古典学》,《人民政协报》2019年5月2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学研究意义重大,其研究对象是五四运动以前三千多年的中国古代典籍。
   B.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时代,重视中华民族的古代典籍,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精神的依归。
   C.中国古典具有民族凝聚力的原因是其具有历史穿透力和在广袤中华大地上的空间辐射力。
   D.作者认为我们对中国古典发掘、利用不够的主要原因是仅重视其思想道德政治等内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阐释了中国古典学的含义,然后依次分析了为什么要研究,怎样研究等问题,思路清晰。
   B.文章从中国古典对创造新文化的价值和凝聚作用两个角度论述了研究中国古典学的社会意义。
   C.文章举梁思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自然科学工作者从中国古典中汲取营养将有助于其研究。
   D.文章以所有民族的古代文化遗产作类比,旨在说明中国古典优劣杂陈,需要加以批判继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不同方面尽可能多地吸取中国古典的内容,有利于创造出更多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文化。
   B.中国古典营养丰富,是祖先们记载自然、社会现象和改造自然、社会活动及其成果等的载体。
   C.发掘中国古典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应当打破长期以来重视模仿甚至照搬西方传统的惯性思维。
   D.深入研究古代典籍,经过全面论证,弃粗取精,可以使古典研究者克服个人的局限和时代局限。


1.D(“仅重视其思想道德政治等内容”错,无中生有,根据原文,主要原因是“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太重视模仿西方甚至照搬西方传统,形成惯性思维”。)
2.B(以偏概全,文章从三个角度论述了研究中国古典学的社会意义。)
3.A(“从不同方面尽可能多地吸收中国古典的内容”错,扩大了范围,原文是“中国古典还有相当多的好内容值得人们吸收,为创造新文化服务”。)



相关阅读
1 春风怨阅读答案-张爱国

春风怨 张爱国 没有谁叫他来,也没有谁知道他为什么来。反正,他来了。 他甩开万重山,进入这块算不上开阔的山谷时,落日正圆。 打马西行时,黄河流急,长安城春风正催花千树, 【查看全文】

2 浮来一棵树阅读答案

浮来一棵树 我执拗地相信,眼前这棵银杏树与记忆中那棵银杏树,一定有某种亲密而必然的联系。 四十多年前,在我家楼后,挺立着一棵银杏树,四下就这一棵树,看上去孤零零的。它 【查看全文】

3 材料一: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

材料一: 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首型5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 【查看全文】

4 《朋友圈》阅读答案-刘梦琳此小说以“朋友圈”为题,有哪些深刻意蕴?

朋友圈 刘梦琳 星期六上午,胡忠铭在床上翻微信朋友圈,刷到了部门主任郑美琪对一篇文章的转发和评论。 文章链接的标题是:曝光!渥太华一动物园强行让动物母子分离,辱骂、虐 【查看全文】

5 《“白衣送酒”与赏菊饮酒》阅读答案-任梦池

唐代重阳诗中的典故白衣送酒,与崇拜陶渊明有关。据南朝《续晋阳秋》中载: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就是努力实现生态正义。只有自觉追求生态正义,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价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