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已进行了47次火星探测活动,仅有25次成功或部分成功

发布时间: 2021-06-16
材料一:
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已进行了47次火星探测活动,仅有25次成功或部分成功,成功率为51.2%。而火星着陆任务风险更高,22次着陆任务,只有10次取得成功,成功率为45%,目前只有美国和中国掌握火星软着陆技术。
我国是第一次探测火星,此前还没有火星轨道器,所以中国火星车在技术上和美国还有一定差距。但中国此次采用了绕、着、巡的方式,就是环绕、着陆、巡视三位一体一次实现,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第一次开展火星探测时,采用如此高难度的任务方式,所以说中国的第一次火星探测已经开创了先河,而且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巨大的跨越。
材料二:
你觉得航天员在空间站里都吃啥?汉堡?面包?蛋炒饭?梅菜扣肉?鱼香肉丝?其实,从国际空间站全面建成,到现如今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升空,多年来,空间站上的食物清单一直在更迭。
最早的版本,食物极大可能是糊糊状的。经过特殊处理、确保不会掉渣的糊状“黑暗料理”,“口感难以形容”。
除了糊糊外,还有类似小块压缩饼干的“一口吃”食品,以及需加水软化才能下咽的复水食品。可是不论哪一种,味道都不是重点,温饱和健康才是重点。
现在,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不仅可以吃到诸如八宝饭、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中式食品,饭后还可以喝一杯用中药和滋补品配制的饮料。
总之,空间站食物越来越“接地气”。要想在航天员面前不露怯,身为“菜鸟”的你千万记得收起对“太空食品”的刻板印象,在看到食物的那一刹要淡定,务必藏好眼神里的那丝惊讶,假装熟练地挑选你的最爱,或许就能在其中找到一份美味的宫保鸡丁。
16.下列选项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火星着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
B.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火星探测技术和美国还存在较大差距。
C.材料二我国航天员的食品由原来的糊状“黑暗料理”到现在的八宝饭、鱼香肉丝、四川串串、重庆火锅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D.两文都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我国空间科技方面的进步和成就。
17.从语言风格方面,两则材料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3分)


16、D
17.示例:喜欢材料一,语言平实准确、科学严谨。
喜欢材料二,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相关阅读
1 《朋友圈》阅读答案-刘梦琳此小说以“朋友圈”为题,有哪些深刻意蕴?

朋友圈 刘梦琳 星期六上午,胡忠铭在床上翻微信朋友圈,刷到了部门主任郑美琪对一篇文章的转发和评论。 文章链接的标题是:曝光!渥太华一动物园强行让动物母子分离,辱骂、虐 【查看全文】

2 春风怨阅读答案-张爱国

春风怨 张爱国 没有谁叫他来,也没有谁知道他为什么来。反正,他来了。 他甩开万重山,进入这块算不上开阔的山谷时,落日正圆。 打马西行时,黄河流急,长安城春风正催花千树, 【查看全文】

3 《“白衣送酒”与赏菊饮酒》阅读答案-任梦池

唐代重阳诗中的典故白衣送酒,与崇拜陶渊明有关。据南朝《续晋阳秋》中载: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 【查看全文】

4 浮来一棵树阅读答案

浮来一棵树 我执拗地相信,眼前这棵银杏树与记忆中那棵银杏树,一定有某种亲密而必然的联系。 四十多年前,在我家楼后,挺立着一棵银杏树,四下就这一棵树,看上去孤零零的。它 【查看全文】

5 材料一: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

材料一: 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首型5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 【查看全文】

6 材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就是努力实现生态正义。只有自觉追求生态正义,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价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