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声名鹊起 B.川流不息 C.熙熙攘攘 D.融汇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B.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林觉民《与妻书》)
C.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林觉民《与妻书》
D.钟情如我之辈者,能忍之乎?(林觉民《与妻书》)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删除后,从语义上看并没有影响,为什么说有了这句,语段的表达效果更好?
答
18.A
19.B
20.①在叙述中插入议论、抒情,使文章行文有了变化,增强了文段的感染力。②更能表达出“我”对深圳气魄和深圳速度的赞叹之情。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声名鹊起:形容声名迅速提高。与“早就是”相互矛盾,使用不符合语境。
B.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修饰“沙井”的热闹,使用符合语境。
C.川流不息:多形容往来的人、车辆等很多,规模浩大。修饰“高速公路与空中铁路”,使用符合语境。
D.融汇:融合汇聚。此处强调珠江是“深圳海陆空铁交通最发达的区域,海洋经济与空港经济优势并举”的地方,使用符合语境。
故选A。
19.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原句,运用比喻修辞。把“外来人”比喻“叶片”和“草木”。
A.运用对偶。“叶密”对“风轻”,“鸟飞”对“花落”,“碍”对“迟”,对仗工整。
B.运用比喻修辞。“狼犬”比喻黑恶势力。
C.运用借代修辞。用“寸管”代指笔。
D.运用反问修辞。“能忍之乎?”,意思是“不能忍受”。
故选B。
20.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1)此段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在叙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发展情况,而划线句子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作者的议论和抒情,这样,使行文表达错落有致,又便于作者情感的表达,富有一定的感染力,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力。(2)这句话高度赞扬了深圳发展的迅猛,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赞叹之语,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所以表达效果更好。
相关阅读
1 浮来一棵树阅读答案
浮来一棵树 我执拗地相信,眼前这棵银杏树与记忆中那棵银杏树,一定有某种亲密而必然的联系。 四十多年前,在我家楼后,挺立着一棵银杏树,四下就这一棵树,看上去孤零零的。它 【查看全文】
2 材料一: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材料一: 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首型5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 【查看全文】
3 春风怨阅读答案-张爱国春风怨 张爱国 没有谁叫他来,也没有谁知道他为什么来。反正,他来了。 他甩开万重山,进入这块算不上开阔的山谷时,落日正圆。 打马西行时,黄河流急,长安城春风正催花千树, 【查看全文】
4 材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材料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以人类为价值本位的价值追求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就是努力实现生态正义。只有自觉追求生态正义,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价值 【查看全文】
5 《“白衣送酒”与赏菊饮酒》阅读答案-任梦池唐代重阳诗中的典故白衣送酒,与崇拜陶渊明有关。据南朝《续晋阳秋》中载: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 【查看全文】
6 《朋友圈》阅读答案-刘梦琳此小说以“朋友圈”为题,有哪些深刻意蕴?朋友圈 刘梦琳 星期六上午,胡忠铭在床上翻微信朋友圈,刷到了部门主任郑美琪对一篇文章的转发和评论。 文章链接的标题是:曝光!渥太华一动物园强行让动物母子分离,辱骂、虐 【查看全文】